1亩顶过去84亩 陕西“神草”为阿里“添绿添金”

时间:2015-07-27 16:36来源:西部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pic
“陕藏情·阿里行”在噶尔县昆莎乡人工种草基地采访。摄影 张琳

pic
昆莎乡的牧民正在收割紫花苜蓿。摄影 樊永强

西部网讯(记者 韦海 樊永强) 7月26日下午,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昆莎乡的农民正在地里收割紫花苜蓿。10年前,他们并不认识这种叶色浓绿开着紫色小花的草本植物,他们更不会想到陕西援藏干部带着他们种下的稀罕物,成了后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神草”。

噶尔县当地农牧民80%的收入来自于牧业,然而这里平均海拔4300多米,多为高寒草场且沙化严重,当地农牧民养一只羊需要84亩天然草场的饲草。传统的牧业生产不仅使当地的草场严重“超载”,牧民们的收入也随着国家禁牧政策和草场的不断沙化在“缩水”。

2005年,陕西第四批援藏干部、时任噶尔县委副书记的温江城从陕北带来了紫花苜蓿的种子,他计划着让这种一年收割两茬、在陕北能够生长12年的牧草也能在这里生根开花。

这个计划在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谁也不认识这个东西,也不知道能不能种活,而且听说种下去的第二年才能长出来。”昆莎乡的米玛告诉记者,温江城试种紫花苜蓿的时候,并没有获得多少人的响应,当地牧民并不确定这些外来的牧草是否符合藏区牲畜的口味,更何况搭进去一年的收成不是闹着玩儿的。

当年被温江城从靖边请来的技术员韩文俊,现在已经是噶尔县林业局局长了,他向记者回忆说,第一次试种的50亩紫花苜蓿就长了半米多高,这次试验成功,打破了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不能种植苜蓿的理论禁区。2007年,当地牧民给这种割了还能再长起来的苜蓿起了一个新名字——“神草”。

“现在一亩紫花苜蓿足够一只羊一年的饲草。”昆莎乡噶尔新村党支部书记贡布告诉记者,紫花苜蓿获得大面积推广之后,村里建起了奶牛场。目前,噶尔新村一共养了差不多300头奶牛,每天奶制品的销售就接近1万元。“这些奶牛都是分到每户牧民的,村上只是集中管理和经营,收入还都是牧民自己的。”

米玛家里种了40多亩紫花苜蓿,养了5头奶牛,每年收割的苜蓿除了饲养自己的牲畜,还能富余五六个垛子,如果外乡的牧民没了饲草,米玛会以1个垛子1500到2000元的价格卖给他们。“我06年开始种紫花苜蓿,比种青稞划得来。”种植紫花苜蓿喂养奶牛让米玛家现在一年有了3万多元的收入,这是他以前不敢想的。

陕西第七批援藏干部、噶尔县委书记程文杰告诉记者,到今天,噶尔县紫花苜蓿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7500多亩,并且还在以每年500亩的速度在戈壁滩上扩张着“绿色版图”。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2020年陕西计划解决和改善12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
  • 陕西无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境外输入11例
  • 陕西省抗疫情稳外贸一揽子政策“干货”来了
  • 兜底、督办、补贴陕西民政厅10项措施确保未脱贫人口清零
  • 陕西省18家众创空间纳入国家备案名单
  • 陕西省教育厅发布通知要求 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管理工作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