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3人新晋“两院院士”在陕两院院士增至64人

时间:2015-12-08 08:54来源:华商报 作者:乙实 任娇 荣元昭 点击: 载入中...

  陕3人新晋“两院院士” 在陕两院院士增至64人


  昨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5年增选院士名单,我省有3人当选。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何雅玲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李魁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侯晓当选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


  至此,在陕两院院士已经达到64人。


  此次院士增选也是院士制度改革后的首次增选。


  何雅玲


  工程热物理专家 获多项国家级奖励


  何雅玲,工程热物理专家。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教授。1963年生于西安。198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88年、2002年分别获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热能高效传递、转换、利用及数值模拟的研究。研究成果在航天、能源和化工领域得到应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李魁武


  我国现代化自行防空反导武器开拓者之一


  李魁武,河北省井陉县人,1943年出生。我国现代化自行防空反导武器的开拓者之一。


  据公开资料报道,作为项目总设计师,李魁武成功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代昼夜型、全自动、具有行进间射击功能的某管自行高炮系统的研制。由李魁武成功主持完成的我国第一代自行高炮武器系统被列为“9910工程”项目,参加50周年的国庆阅兵,使我军从此拥有了领先世界的自行高炮野战防空系统。


  侯晓


  给固体火箭造“心脏”的人


  侯晓,陕西岐山人,1963年出生。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1990年获得西北工业大学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博士学位,现任航天四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兼任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侯晓是中国固体推进技术的新一代领军人,国家重点型号副总设计师和发动机总设计师。负责研制了国家多个重点型号固体火箭发动机,攻克多项关键技术,为我国国防装备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


  23位在陕中国科学院院士(按年龄排序)


  朱显谟 1915年12月 土壤学家


  陈学俊 1919年3月 热能动力工程学家


  周尧和 1927年5月 铸造学家


  保铮 1927年12月 电子学家


  鞠躬 1929年11月 神经生物学家


  邢球痕 1930年9月 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


  沈绪榜 1933年1月 计算机专家


  姚熹 1935年9月 材料科学家


  王锡凡 1936年5月 电力系统专家


  侯洵 1936年12月 光学家


  陈达 1937年3月 核科学与技术专家


  张国伟 1939年1月 构造地质、前寒武纪地质学家


  陶文铨 1939年3月 工程热物理学家


  安芷生 1941年2月 第四纪地质学家


  舒德干 1946年2月 进化古生物学家


  周卫健(女)1953年3月 第四纪地质学家


  徐宗本 1955年1月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家


  杨元喜 1956年7月 大地测量学家


  郝跃 1958年3月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家


  郑晓静(女)1958年5月 力学家


  李应红 1963年1月 航空推进理论与工程专家


  何雅玲(女)1963年9月 工程热物理专家


  魏炳波 1964年4月 材料科学专家


  41位在陕中国工程院院士(按年龄排序)


  陈士橹 1920年9月 飞行力学专家


  傅恒志 1929年8月 材料及冶金专家


  汪应洛 1930年5月 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专家


  姚穆 1930年5月 纺织材料专家


  陈一坚 1930年6月 飞机设计专家


  杨士莪 1931年8月 机械与运载工程专家


  张贵田 1931年12月 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


  山仑 1933年1月 作物生理学和作物栽培学专家


  林宗虎 1933年5月 蒸汽工程专家


  谢友柏 1933年9月 机械学设计及理论、摩擦学专家


  王任享 1933年10月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


  汤中立 1934年10月 地质矿产勘查专家、矿床学家


  李佩成 1934年12月 农业水土工程及水资源与环境专家


  王兴治 1935年9月 制导技术专家


  张锦秋(女)1936年10月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魏子卿 1937年4月 卫星大地测量学家


  李鹤林 1937年7月 机械工程材料和石油管工程专家


  徐德民 1937年11月 水下自航器专家


  张立同(女)1938年4月 航空航天材料专家


  马远良 1938年7月 水声工程专家


  关杰 1939年11月 冶金机械专家


  张生勇 1939年11月 精细化工专家


  周廉 1940年3月 超导及稀有金属材料专家


  黄先祥 1940年4月 导弹发射及运用技术专家


  杨绍卿 1941年2月 外弹道学与灵巧(智能)弹药武器系统工程技术专家


  梁文灏 1941年9月 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


  邱爱慈(女)1941年11月 高功率脉冲技术和强流电子束加速器专家


  董春鹏 1942年8月 水中兵器专家


  李魁武 1943年 火炮专家


  卢秉恒 1945年2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家


  陈志南 1952年6月 著名肿瘤细胞生物学与生物技术药物专家


  徐德龙 1952年8月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


  郑南宁 1952年12月 自动控制专家


  樊代明 1953年11月 消化病学专家


  段宝岩 1955年3月 电子机械工程专家


  蒋庄德 1955年8月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家


  刘加平 1956年11月 建筑热工与节能专家


  侯立安 1957年8月 环境工程专家


  唐长红 1959年1月 飞行器设计专家


  欧阳晓平 1961年1月 脉冲辐射场诊断专家


  侯晓 1963年11月 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


  梳理


  新增院士年龄最大73岁 最小43岁


  随着今年新增院士名单的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数量达到77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852人。


  在中国科学院61名新院士中,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年龄最小,为43岁;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朱诗尧年龄最大,为69岁,平均年龄53.9岁。新当选院士中有9名女性,其中包括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姜杰等。


  在中国工程院70名新院士中,47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黄璐琦年龄最小,73岁的北斗系统副总设计师谭述森年龄最大。平均年龄56.2岁。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2020年陕西计划解决和改善12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
  • 陕西无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境外输入11例
  • 陕西省抗疫情稳外贸一揽子政策“干货”来了
  • 兜底、督办、补贴陕西民政厅10项措施确保未脱贫人口清零
  • 陕西省18家众创空间纳入国家备案名单
  • 陕西省教育厅发布通知要求 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管理工作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