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电动汽车社会快速发展战略机遇期,电动汽车社会的基础产业结构发展的好坏决定我国抢占未来全球经济新增长点的质量,决定我国汽车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动力系统转型是否顺利实现,是实现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
我国电动汽车社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但面临着无发展经验和模式可借鉴、电动汽车制造价值链不完整、价值链体系内利益方利益争斗不止、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相对弱、企业知识产权和标准战略意识不够、开放协同创新机制不畅、政策导向与技术战略需优化、示范推广普及发力点不明确等问题。
将来符合国际和符合市场需求的纯电动汽车必定遵守以下几项:
1.电动车辆研发制造运营必须符合国家各项相关法规。整车、零部件性能必须满足国家技术标准和各项具体要求。
2.电动车辆是以电为能源,由电动机驱动行驶的,不再产生新的污染,不再产生易燃、易爆之隐患。
3.电动车辆储能用的电池必须是无污染、环保型的。且具有耐久的寿命,具备超快充电(2-3C以上电流)的功能。车辆根据用途确定一次充电之续行里程,以此装置够用电量的电池组,充分利用公用充电站超快充电以延长续行里程。
4.电动机组应有高效率的能量转换。刹车、减速之能量的直接利用和回收,力求车辆之综合能源利用的高效率。
5.根据车辆用途和行驶场合设定最高车速,且不得超过交通法规的限定值,以合理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和配置电池组容量。
6.车辆驾驶操作,控制简单有效、工作可靠,确保行车安全。
7.机械、电气装置耐用少维修。车辆运营之费用低廉。
8.以目标市场需求为依据,提供实用、合适车型满足之,力求做到技术、经济、实用、功能诸方面的综合统一。
9.目前,第一电动网是专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媒体网站,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信息服务及电子商务平台。
2010 年年初国际气候组织曾对40 名电动汽车相关行业专家进行访谈,结果表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程度在电动汽车发展众多影响因素中排名第2,超过了购买价格因素,仅次于排名第1的电池技术提高因素。充电设施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各方已达成共识。
从国外发展情况来看,尽管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充电设施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政府支持力度非常大。从国内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充电设施建设主要参与者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普天海油、中石化、比亚迪等企业。近几年来,我国已经投产了一定数量的充电站与充电桩,充电方式有快充、慢充、换电池等多种,先期的工作为后续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普天海油、中石化等企业已经与多数地方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制定了较为明确的建设目标和计划,充电站建设开始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
尽管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内外普遍得到高度重视,但是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相关技术标准与运营模式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我国亟待在试点基础上加大研究和创新力度,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道路。 混合动力及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技巧
电池监视器的主要功能是直接测量串联电池的电压,通常每个IC监视12个通道。这类IC中还包括电池容量平衡控制和额外的测量输入(如用于温度的输入)。为了管理高压电池组,这类器件通常设计为通过菊花链式串行接口相互通信。电池管理系统中,通常不太可能集成到电池监视IC中的元素就是嵌入式软件。SOC算法是受严密保护的技术,针对化学组成、尺寸、外形、工作条件和应用而定制。对于新型高压、大功率电池组和嵌入式软件而言,现有的算法可能并没有价值,这使得故障机制效果分析(FMEA)变得复杂,此时系统设计工程师无法进行直接控制。说明了由任意节电池组成的电池模块的基本配置,其中电池管理系统的算法是软件编码的,并由开发商独家控制。
通过对电动车行业现状分析了解到,随着电动车核心技术的突破,我国逐步发展由电动车代替燃油车,现已开发出了不同的电动小轿车、电动公交车、电动面包车、电动货车等,并已逐步投入市场。电动车产业的发展,终将会为人类居住净化环境做出贡献。同时,电动车产业将是一个真正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尽管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还遇到技术等方面的难题,但是无可争辩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合力将加速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我国汽车行业彻底摆脱被外资品牌控制的格局,提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也是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重要动力。
虽然电动汽车行业暂时遇冷,这主要是因为电动汽车行业的规模还不够大,影响了与电动汽车使用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对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造成了已定的负面影响。但是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我们坚信电动汽车行业必定迎来市场的爆发。
随着关键技术方面的突破和电动自行车的性能不断提升,让电动自行车成为了摩托车和自行车的替代产品,而它的快捷、环保、方便和廉价,也让更多的消费者认同,同时也激发了市场对于电动自行车的诉求。在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先前研发生产的企业迅速崛起,一些新的企业也开始进入,他们对电动自行车的投入也不断加大,使得产能迅速扩展。
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策划总监朱建明认为,未来电动车产品的优势并不在于单一项的卓越,而是整个系统的最优配置。新产品的研发进一步整合了新日近年来在技术、设计方面取得的成果,加入了智能动力系统、升级的安全系统等,能够使骑行更加舒适,实现人机互动。同时,时尚元素也在新品设计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作为世界能源消耗大国和环境保护重要力量,中国积极实施电动汽车科技战略,促进汽车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动力系统电动化转型,培育和发展电动汽车社会,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面临着政策环境亟需完善、工业基础薄弱、国际竞争力弱、开放协同创新环境差、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化意识低、个别关键技术有待加强、车辆成本高、商业模式探索不充分等问题。本报告在简要分析国外电动汽车社会发展现状和阶段特点基础上,着重总结我国电动汽车社会的发展历程,构成我国电动汽车社会的基础产业结构特点,电动汽车社会建设所需的政策、标准、组织保障体系发展现状,并结合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提出完善我国电动汽车社会发展的建议。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