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河打响“百合品牌”保卫战

时间:2012-09-04 07:40来源:鑫报 作者:徐晓君 滕瑜 点击: 载入中...

  防止绿秧百合流入市场


  鑫报讯 9月3日,兰工坪工商所8名执法人员一大早就赶到所里来,经过简单的整装他们准备到西果园百合种植户中转一转。“每年11月是百合开挖的季节,为此,工商部门得提前预防治理。”七里河工商分局兰工坪工商所滕所长说。


  在路上,车上工商人员向记者介绍:兰州百合的采挖期是每年11月15日到第二年的3月15日,未到采挖期而提前采挖的一般口感差、营养成分不全,当地人称为“绿秧”百合,现在兰州百合已经成了全国的名牌货,在市场上非常走俏,但每年都会发生极个别不法商贩借此机会,将他们加工后的废料,当地人称为“烂皮子”买去,用真空包装冒充成正品模样在市场上低价兜售;此后不久,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种植户不顾百合自然的生长周期,将未到采挖时间的绿秧百合拿到市场销售,低下的品质一下倒了消费者的胃口。“两件事情倒了兰州百合的牌子,大家从这惨痛的教训中领悟到品质和品牌的重要性。”


  15分钟后,工商人员来到了西果园袁家湾村百合种植户老马家,工商人员来到加工场地后,一边询问着老马的加工状况,一边又把一沓百合商标的注册材料递到了老马手里说:“分局开辟了百合商标注册绿色通道,对于申请百合商标或者成立合作社的农户优先扶持”。谈起绿秧百合,老马深有感触地说,自己种了一辈子百合,以前有些村民为了让百合提前上市,提前开挖绿秧百合,让百合牌子受到了损失,那时百合的价格也非常不稳定,整个村子的百合销量开始下滑。那时的收购价竟只有两元钱,连废品的收购价都不如,上好的百合也只有五六元钱,与废钢的收购价相当,几年的心血付之东流,广大农民叫苦不迭,怨声载道。痛定思痛,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成立了西果园镇百合协会、百合管理站等,村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形成了“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运营机制,来自工商、质监,政府等多个层面的力量都在为保护这一兰州名品而齐心协力,渐渐镇上百合种植的面积扩大了、销路畅通了、收入增加了,加工的方式也由粗到精、由简单化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原来单打独斗到现在大家成了一家子,因为大家年底要一起分红,所以现在村民的意识都提高了,绿秧百合少多了。


  一位在兰工坪工商所工作多年的干部回忆,前几年所里真查了不少绿秧百合。他回忆称,2004年9月13日20时许,工商人员正在西果园乡巡查的过程中,发现一辆货车运载3吨多新鲜百合抵达西果园。经查,这是一车在渭源县种植的百合,还未到成熟季节便被种植商西固农民马某挖出,准备运到兰州加工销售,执法人员当场扣下全部绿秧百合共108箱。


  “创下一个品牌很难,但毁掉一个品牌却十分容易,如果光靠工商人员打假,绿秧百合很难消除,因此,最终还是要靠广大农民觉醒保护我们自己的财富,全国三十多种百合唯有兰州甜百合享有盛誉,每年外销量达6万吨以上,并出口海外,这个品牌的确来之不易,我们不能自己毁了它,对于我们来说保护百合品牌依然是一项长期工作,任重道远。”兰工坪工商所滕所长说。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兰工坪党建工作站——“1234”模式打造非公党建升级版
  • 第六届兰州百合文化旅游节将于7月5日在百合公园开幕
  • 七里河:打着和政府部门联办百合文化旅游节旗号拉冠名
  • 七里河:七里河商务局为兰州百合送“良药”
  • 七里河:魏家岭乡村民采摘百合花
  • 南山路兰工坪至华林坪之间堆垃圾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