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科技行业那些事:IT巨头加紧冲刺步伐

时间:2012-12-27 16:43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编者按

 

  2012年,是IT技术浪潮风起云涌的一年,也是软件产业应对挑战、转型创新的一年。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与云计算在全球掀起一轮又一轮的热潮,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在收购、估值、潜力等词语的背后,是无数创业者、风投前来掘金的目光,也是众多IT巨头加紧冲刺的步伐。

 

  在国内,有优酷土豆颇具娱乐化的合并,有百度、360在渠道、技术、市场、营销、产品各个领域的争夺战,有京东苏宁挑起的价格战,还有阿里巴巴不惜血本的“赎身”、文思海辉合并打破东软独霸中国软件外包领域之势,海尔收购斐雪派克加快国际化进程……

 

  国际上,Facebook打开了社交网站登陆资本市场之门,Windows 8推出、雅虎再换新掌门寄望扭转颓势,当然,还有三星和苹果无休止的专利战……

 

  大浪淘沙,前赴后继,在这个硝烟弥漫的IT江湖,好戏总在不断上演。

  优酷土豆合并:“治乱竞合”年度大戏

  业内始终有观点相信,优酷吞并土豆是为了抱团取暖,防止第二名土豆被其他人收购

  徐洁云

  优土合并,算是年度头号大戏。

  即便是多年的竞争对手,但在资本意志下,网络视频业的第一名和第二名仍旧安安稳稳地走到了一起。

  创始人离婚、财产争讼等,土豆网创始人王微的个人生活竟直接决定了土豆作为独立公司的命运,左右了中国视频业发展的走向,也为投资界留下了所谓的“土豆条款”(即所投公司的CEO结婚或者离婚必须经过董事会,尤其是优先股股东的同意后方可进行)的谈资。

  相比优酷那个搜狐出身的班底,土豆的团队先天不足。在初期融资就让渡出了大量股权之后,王微对于土豆的控制权也随着多轮融资逐步减弱。土豆一些核心部分犹如技术团队的稳定性也不够。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土豆作出了一个日后看来错误的判断,自行收缩、拱手让出了行业老大的位置。随后在IPO竞逐中因故落后,上市之际又遭遇资本严冬开始不得不流血IPO。相比优酷携份额优势赶上良好窗口又乘势增发融资,土豆的处境颇为不妙。

  更为深远的是这一新竞合模式对行业心态的影响。在优酷土豆合并之后,视频业内新并购案的传闻不绝于耳,而对于优土而言,自3月起他们就在竭力证明其合并决策的正确性。新优土更是极力宣称“1+1大于2”。不过,业内始终有观点相信,优酷吞并土豆是为了抱团取暖,防止第二名土豆被其他人收购。

  今年8月,在两家公司公告合并之后,王微突然通过微博宣布退休。在王微退出后次月,优酷土豆宣布其新策略,双品牌中优酷更偏主流,而土豆更偏时尚个性,古永锵说“让优酷更优酷,土豆更土豆”。

  从下一季起,土豆的业绩将全面并入优土,而有人士认为,两家公司的双品牌协作消化可能是个持久过程,目前,王微已然离场成为专栏作家,而古永锵则将带领着合并后的优土继续走下去。

  “3B”大战:双赢还是两败

  对搜索领域的各个入局者而言,这将是场持久战,没有谁能够速胜

  刘佳

  从3721、一搜网、奇虎搜索再到360搜索,曾三次折戟搜索的周鸿祎在2012年第四次重操旧业,挑战连续两年坐拥中国近八成搜索市场份额的百度。

  8月16日,奇虎360推出综合搜索,借助强大的“小白”用户基础及渠道引流能力,立即撬动了沉寂两年之久的搜索引擎市场。这一次,奇虎CEO 周鸿祎再次祭出“打垄断”的道德牌。他说,中国有垄断八成的搜索巨头,让用户没有选择,是对用户和行业最大伤害。很快,二者开始轮番上演了一场场用户争夺 战与反击战。

  在上线仅5天之后,360搜索迅速拿下国内10%的搜索市场份额,成为超越搜搜、搜狗的国内第二大搜索引擎;而百度股价因此下跌5.7%,创下10个月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伴随着搜索之战的爆发,一场在渠道、技术、市场、营销、产品各个领域蔓延开来的战争正在进行。例如,在3B大战一个月之后,360搜索启动独立 域名,并不断扩大版图,相继推出音乐、地图、图片搜索等搜索产品与百度竞争。在不久前,周鸿祎表示360搜索正在进入内部商业化系统和对外合作系统的测 试。

  对于奇虎360而言,搜索背后的商业利益前景可期:360浏览器的导航广告,再努力不过几百个广告主,收入增长天花板十分明显;而百度却拥有 40多万家中小广告主,搜索模式的广告可以无限扩大,因此360做浏览器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借道3亿多的浏览器用户,切入搜索,和百度、谷歌等分享搜索的 黄金富矿,为360获取更多持久的收入。

  但对百度而言,它已意识到“恐龙病”的危机感正在加深。

  相比360,百度的优势在于品牌效应更强,已通过百度联盟与中小网站建立起不易打破的生态圈;而搜狗CEO王小川则认为,周鸿祎知道怎么做搜索不是问题,技术与积累才是问题。

  根据易观国际最新发布的2012年Q3搜索引擎市场份额,目前百度流量份额依然稳居70%以上,谷歌中国徘徊于10%上下,奇虎360用户流量 份额目前仍然保持在7%以上。其中,奇虎360的份额主要攫取自百度以及谷歌中国。尤其对于百度而言,个位数字用户流量的损失尚不能对本季度收入造成实质 性的影响,但是仍需面对一定的流量获取从而不影响广告客户点击消耗的挑战。

  易观智库认为,虽然360进入搜索市场对用户流量份额的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收入层面,涉及到营销团队、营销体系建设等多层面的资源配 置,这对于奇虎360来说需要时间进行相应的体系建设,同时,在搜索产品流量推广的前期,营销产品的推广相对来说会存在一定滞后,在这样的情况下,收入层 面的市场影响不会迅速在市场显现。

  事实上,对搜索领域的各个入局者而言,这将是场持久战,没有谁能够速胜。

  京东苏宁价格战一场被透支的网购游戏

  价格战透支网民消费的行为是否能持续,也是个问题

  赵楠

  8月15日清晨,在北京鸟巢旁的京东商城总部,一幅“打苏宁指挥部”的标语高高挂起。标语下方20平方米的温哥华会议室内,一个包括市场、销售、大家电、公关在内的小分队在京东商城CEO刘强东的统一指挥下,正密切关注着来自竞争对手的一切网络信息和言论。

  在1000公里之外,另一个主角也已登场。

  苏宁易购副总裁李斌坐在位于南京玄武区徐庄软件园的一个办公间内,时不时转溜着转椅,他的一名下属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这是他工作中最紧张时的潜意识动作。

  “8·15”价格战就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开始。刘强东说:“这是京东发展以来最大的一次价格战,未来10~20年都不会做如此大规模的了。”李斌说,“这是苏宁易购三年来上班最早的一天,刚过七点,员工们都已经到岗。”

  这是一个诞生于微博,而不是会议室,也不是董事会的决策。

  刘强东说,京东打这一仗已准备了5年。一是要把用户的注意力从线下转到线上,因为京东在线上的规模摆在那,不管用户去哪家电商买,总有一部分会转化为京东的用户。

  二是基于大家电的目标。京东家电品类已有100亿规模,规模太小,话语权不够;现在规模不大不小,正好对苏宁、国美“以小博大”,京东亏10%和苏宁亏10%的数额是不同的。

  此项战事也引起了央视等上百家主流媒体的报道。微博上的疯狂传播,让京东与他的挑战对象苏宁都吸引了足够的眼球。而经发改委调查,这场价格战也出现了夸大宣传的情况。一时间,刘强东,从一个挑战者的形象,变成一个备受争议的搅局者。

  有业内认为,“8·15”的驱动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苏宁自身的渠道转型。在实体经济下行下,苏宁正寻求依赖新的渠道来外延扩张,而网络平台成为这一战略的领头羊。2012年全年,苏宁计划实现网络平台销售200亿。二是,京东的增长压力。为了持续高规模的增长,京东必须在大家电领域做文章。三是,零售业库存的大量积压,使得更多的传统渠道不得不依赖于网络的低价出货走量。

  尽管如此,价格战透支网民消费的行为是否能持续,也是个问题。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