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建成100个农贸市场

时间:2013-12-11 21:12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吴永隆 宋佳庆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讯  12月11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13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第四场专题发布会上,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繁己,省商务厅副厅长马相忠、省卫生厅副厅长李存文、省扶贫办副主任张森介绍有关情况。
 
  今年,我省已建成建制村通畅工程8000公里,全省建成100个农贸市场,全省新农合参合农民每人每年筹资标准提高到340元,600个整村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劳务输出成为贫困地区贫困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建成建制村通畅工程8000公里
 
  今年,全省安排建设建制村通畅工程10129公里,安排补助资金45.6亿元。据统计,截至11月底,全省已建成建制村通畅工程8000公里,超额完成了今年“建设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3000公里”的实事任务。
 
  王繁己介绍,该厅按照与各市(州)签订的“共建协议”,加强对通畅工程建设的考核,组织巡回督查组实施跟踪管理和阶段评估。加强管理帮扶,在充分发挥14个农村公路巡回督查组作用的同时,从厅机关和厅属单位选派27名专业技术干部到各市(州)和试点县交通局代职,增强农村公路建设技术和管理力量,帮助示范市县推进交通扶贫攻坚工作。
 
  全省建成100个农贸市场
 
  今年,我省将加大扶贫与弥补缺口相结合、全面统筹与联村联户相结合、新建与改扩建相结合,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重点扶持58个贫困县和农产品主产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未建市场乡镇建设市场。
 
  截止目前,全省100个农贸市场已全部完成建设内容。
 
  马相忠介绍,结合项目重点,我们在58个贫困县扶持建设了71个农贸市场,其中民族地区扶持建设了21个市场,进一步增大了我省县乡农贸市场乡镇覆盖率。市场建成带动社会投资额共计10.78亿元,建成县乡农贸市场占地共计约140万平方米。经测算,政府每投资一元钱就带动社会投资27元。
 
  通过新建或改建农贸市场,不仅解决了农产品交易以路为市的问题,而且改善了农产品市场交易环境,畅通了农产品交易渠道,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增加了就业岗位,促进了农民增收,缓解了农产品“卖难、卖贱”困难。县乡农贸市场在引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在全省还有552个乡镇没有农贸市场。农民交易难、交易远的问题仍然存在,现有县乡农贸市场交易方式落后,基础薄弱,功能不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弱的问题仍然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省商务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农村市场体系“三个全覆盖”的要求,结合1236扶贫攻坚行动,在今年为民办实事工作的基础上继续重点贯彻实施该项目,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扩大农村消费。力争在3-5年内实现县乡农贸市场在全省重点乡镇全覆盖的目标。
 
  新农合参合农民筹资标准提至340元
 
  今年,省卫生厅牵头承办4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250个村卫生室、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加强100个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
 
  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李存文表示,以上实事在今年11月底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李存文介绍,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2000万元,省政府省级财政配套1000万元加强100所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改善中医诊疗环境、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配置中医诊疗设备、提升中医药特色能力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中医药文化建设。截至11月底,项目单位各项规定目标全部完成。
 
  2012年全省新农合参合农民每人每年筹资标准为290元,按照为民办实事实施方案的要求,2013年,全省新农合参合农民每人每年筹资标准提高到340元,其中,中央财政每人每年补助188元,省级财政每人每年补助82元,市县两级财政每人每年补助10元,农民个人缴费每人每年不低于60元。2013年度新农合个人参合资金收缴工作已于2012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截至10月底,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已按标准全部拨付到位。全省86个县(市、区)市、县两级财政补助资金按照人均10元的标准也已全部落实到位。
 
  劳务输出成农民增收重要途径
 
  今年我省共安排实施整村推进项目600个,下达资金计划90389万元。截至11月初,已完成投资73215万元,占投资计划的81%。预计到年底各项建设任务可以基本完成。
 
  张森介绍,我省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今年共完成马铃薯、中药材、苹果、核桃、油橄榄、牧草、高原夏菜种植20.4万亩,设施蔬菜大棚916座,日光温室175座,引进良种牛7250头,引进良种羊7500只。据统计,贫困农户通过产业开发获得的收入达到或接近家庭收入的40%。
 
  同时,科技扶贫效果逐步显现。整村推进贫困村80%以上的劳动力普遍掌握1~2门致富技术,贫困农民依靠科学种养增加收入,劳务输出成为贫困地区贫困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更多详情请点击大西北网http://www.dxbei.com/)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兰州市城关区严惩8类行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 甘肃昆仑燃气公司向爱心车队捐赠1万立方米天然气
  • 中国邮政甘肃省分公司在兰州市推出“平价蔬菜箱”
  • 甘肃各地多措并举加强疫情防控
  • 甘肃省精准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
  • 甘肃111名特殊人才获高级职称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