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区真情服务构筑新型邻里关系

时间:2014-05-26 20:15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许丽 点击: 载入中...
  别让邻里间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远亲不如近邻,这句流传深远的古训,正在接受挑战。当钢筋水泥铸就的高楼大厦屹立城市之间,当住惯了家属院、单位房的市民迁徙新居,他们方才发现,往日亲密无间的邻里互助关系开始疏远,取而代之的,是邻里之间“对门不相识”甚至“老死不相往来”。住宅越来越好,关系却越来越远。这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代价还是偶然遭遇,面对这一都市病,我们又该如何对症下药?
 
  邻近的你我,渐远的情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即便是邻里之间,也已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偶尔遇见时,连一句温馨的问候语都难得出口,显得异常吝啬。砖瓦结构的大杂院相继拆迁,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不断崛起。在城市不断变高、变大中,“远亲不如近邻”,似乎已渐渐离我们远去,邻里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
 
  “回头想想10年前住的大杂院,好像现在每个人都住在各自的小格子里,房子大了楼高了,邻里亲情却淡了。”家住王家庄的李晓波先生,在搬过两次家后,对此深有感触。
 
  李晓波50多岁,土生土长的老兰州人。10年以前,他还住在焦家湾附近的平房里,只要有人在家,房门就不会上锁,邻居一经过,不忙的话还会探头进来打个招呼。院子里会放有简单的石凳、板凳,闲来无事,几个人坐在院子里,也能聊上三五个小时。院子里实在找不到人,到小巷晃悠一圈,总能找到聊天的熟人。
 
  对于那个温情时代,不少居民都与李晓波有着相同感受,那就是当时的居住条件虽然差些,但邻居之间走动频繁,关系密切。有一种洋溢着家长里短、人间烟火气息的温情。但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住房改革、住房市场化,城市居民的居住类型呈现多样化,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李晓波2008年搬进了王家庄附近的小区里,那是一个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小区,但邻居之间极度缺乏交流,别说整个小区,就是同一单元的邻居也不一定都能认识。关上房门,各家就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
 
  “以前邻居们之间知根知底,见面相互主动打招呼,住进新小区,周围都是陌生人,很自然地会在内心产生自我保护意识,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家事。”李晓波刚住进新小区时,第一次和对门邻居在楼梯上碰面时,也曾尝试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两句话没说完,邻居就“有事”转身走了。从那以后,李晓波和邻里的交往也“拘谨”起来。
 
  毫无疑问,住进商品房后,邻里关系正在不断“退化”,“咳嗽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随处可见,若没有适当的挽救措施,邻居之间最终很有可能成为“最近的距离和最远的感情”。
 
  “邻居的电话?我没有。”在雁滩公园内,许多市民面对记者的提问,都纷纷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邻居的电话。
 
  “我没有邻居家的电话,平时我们之间也很少串门,不要说电话,连他们叫什么我也不知道。”在雁滩公园,市民胡女士对记者说,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以后又要忙其他的事情,所以,根本没有时间和邻居坐在一起交流,甚至连对方的姓名都不知道。
 
  公园内,一群老人正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对于这个话题,今年68岁的老人王琦明对记者说,像他这个年纪的,很多认识的人不是搬走了,就是已经去世了。而现在住的单元房,楼层太高,他根本没有精力上下楼去串门。一旁聊天的孙大爷说:“现在,邻里之间的关系不像以前那么亲密了,基本上家家都装上了防盗门,一回到家,每家都是紧闭房门,邻里之间聚在一起的时间根本就没有,所以,我更喜欢到公园、广场等一些公共场所寻找玩伴。”
 
  对于这一现象,社会学专家贺明对记者说,邻里关系,是一种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可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变迁的加速,邻里之间的关系渐行渐远,而“邻里文化”也已经成了大部分人心中的一种文化记忆。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依靠基层社区多组织一些加强邻里之间关系的活动。同时,社区成员之间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成立各种兴趣小组,通过共同的话题和爱好加深邻里之间的了解,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联谊加强联系,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
 
  以心换心,住高楼也温馨
 
  说到小区邻里关系淡漠,心理咨询师马晓虎也深有体会。他说,最明显的场所发生在小区两个公共区域:一个是小区走廊,大家擦肩而过,都少有招呼;另一个是在电梯间里,本来都是同一栋楼的左邻右舍,但大家却沉默不语。
 
  有几次,他也试着在电梯间里给人微笑点头,但被对方白了一眼,仿佛在说,“这人有病啊,我又不认识你,为啥给我笑呢?肯定不怀好意。”这种被误解,无形中增添了几分尴尬的气息。时间一久,自然没有人再主动招呼了。
 
  “我觉得这就是现代都市人的戒备心理造成的。”马晓虎说,每个人都有保护自我的本能,当人体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下缺乏安全感时,他们都会表现出谨慎、静默,甚至避而远之。“以前,我们住筒子楼时,一层楼住有很多户人家,大家都把锅碗瓢盆、油盐酱醋放在过道边,你家需要啥了来我家拿去用就是。现在,哪还有这样的事情?”说起当年住筒子楼,马晓虎怀念着说。
 
  他说,现在小区楼下买东西很方便,甚至有商家为了揽生意,还主动送货上门,你有啥需要,一个电话就可搞定,根本用不着去敲邻居的门。况且,你敲了隔壁的门,还不一定能得到帮助。
 
  “形同陌路,不闻不问”。一直以来,为了拉近邻里关系,我市各街道社区也开展各种活动。“邻里节”、“邻里联系卡”等等都在为邻里关系做铺垫。“以前的‘远亲不如近邻’,渐渐地变成都不知道对面邻居长什么样,邻里关系也变得冷漠,很多人生活中没有‘邻居’这个群体关系。这不仅引起了居民们的普遍关注,也引起了社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王家庄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王主任,要不今天我们在你这里会个餐吧。”“王主任”是榆中街社区居民们给王淑英取的昵称。因为她是小区里几家居民一起活动的“发起者”,在这个“聚点”里,居民们可以聚餐、聊天,让大家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昨日,家住榆中街的退休职工王淑英家中热闹非凡,几位年龄相仿的姐妹们聚在一起,有的织毛衣、有的段段绣,也有的商量着怎样能做个好看的钩花。“我们经常会聚在‘王主任’这里聊天,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还会在她家起灶做饭,简单的炒几个菜大家一起吃,像是又回到了当年住平房时的感觉。”居民刘凤英说。
 
  “我希望我们永远能像现在这样,没事就串串门。”小区居民孙阿姨今年60多岁,刚搬进小区之初,她还很开心,因为她是从江西来兰的,常年在兰州做买卖,能在兰州安家,她心里也很高兴。但没过多久她就感觉“心里空荡荡”的。“以前在老家住的是小院子,周边都是老邻居,家里的门也是常年不关的,一直都有邻居来聊天扯家常。而现在,住进了新楼房,邻里间几乎没了以前那样的来往,生活也变得有些寂寞。”
 
  邻里关系的陌生化,似乎已成为现代都市的常态。据部分社区统计,在街道所辖范围内的住户中,“生活寂寞”、“无人交流”是居民们反映最多的两个问题。“我们也在走访时发现,许多居民会自发地改变这样一个陌生的邻里状态。”社区工作人员均表示。一些退休职工自发创办“民间组织”,几位能聊到一起的住户经常会“凑”在一起,晒晒厨艺、聊聊家常、探讨一下各类手工编织,在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还增进了邻里感情。
 
  同住一栋楼,大家不拘形式地聚首交流,互相关照生活。有共同爱好、共同志向的居民也可“拉帮结派”成为一个“小组织”。“如果以这种形式为启发,引导居民自发建立‘聚点’,也许会使居民们重回“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模式。“聚点”里的岳阿姨笑着说:“现在我们这里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了,平时我们还一起去跳跳舞,练练剑,生活一下子就丰富了。”
 
  居民社区齐努力 共建和谐邻里情
 
  铁路局一小区物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建明曾做了一个调查,现今小区里,最渴求邻里帮助的群体是小孩和老人。“以前住四合院里,小孩子都是东门串西门,约好一起玩耍,一起上学,关系融洽得很;而现在,很少见到这种现象了。”张建明说,以他们小区为例,目前有500多户业主,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老年人。这部分人,空余时间较多,但日常的娱乐方式却比较匮乏,他们容易感到寂寞。
 
  在小区的走廊里,张建明时常看到那些孤单寂寞的老人身影,他走过去和对方聊起天来。谈话中,张建明强烈感受到老人们的心灵孤独。“有些是从农村来的,过惯了那种邻里相处的热闹生活,现在到了单门独户的城里生活,突然不适应了。”张建明听后也感慨颇多。而身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群体,似乎对邻里关系的需求略显淡薄。“因为,现在的工作节奏快,竞争压力大。”张建明说,中年群体忙于应对工作,下班回到家,更感身体疲累。这样的紧张生活,挤掉了人们之间许多交流沟通的时间,人们的交流欲望也减少了,邻里之间的情感淡化便成了必然。
 
  为此,我市部分街道社区就利用“和谐卡”、“联络卡”、“心愿卡”等促进邻里关系。皋兰路街道各社区就在辖区内推广了“社区和谐卡”。“社区居民家中都有一张‘和谐卡’,每张‘和谐卡’正面填写着楼上楼下10多户居民的户主名、门牌号和联系电话,背面有用红色双心衬托的服务项目以及社区主任、社区民警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电话号码。”
 
  这张‘和谐卡’有什么用呢?据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他们开展的一项活动。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良好的邻里关系,“和谐卡”的是设立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并让居民们积极投身和谐社区建设中来。小小的“和谐卡”,方便了邻里间的交往,增进了居民之间的沟通、了解、互助,营造了“他人有事我来帮,我有事来大家帮”的友善、和睦的人际关系。社区通过“和谐卡”已接办百余件事情。
 
  据了解,我国自古就很重视邻里关系,由邻居组成的社区是最基层的管理组织,如西汉时期的“乡里制”、唐朝的“坊里制”、清末的“保甲制”、新中国成立后的“街居制”等。而现在,“现代城市住房的布局设计,在空间上阻隔了人们的密切交往。加上单元房功能齐全,电话、电视、电脑等媒体的普及,使现代休闲方式多样化,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这些都减少了邻里互动。而街道社区在邻里关系方面也做了细致的工作,记者在走访部分小区后了解到,也有很多业主、业委会、小区物业在开始觉醒,他们已然觉察到和谐邻里关系的重要。于是,重建邻里情,成了街道社区的潜在共识。
 
  在“城市森林”之中,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那堵墙,其实并不坚固,有时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声淡淡的问候就能打破僵局。所以,不要吝啬微笑,不要放弃感情的表达,对自己身边的邻居主动投以问候,真情相待,或许你就会发现,邻里关系并非你想象的那么冷漠,那么陌生。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社区楼院长:上情下达的“二传手” 邻里关系的“黏合剂”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