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平:对县委书记的政治重托

时间:2015-01-13 10:27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今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与206名参加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的学员座谈。
  
  这是一次富有历史意义的座谈——在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党的总书记第一次与这么多的县委书记直接交心、深入恳谈、会心交流。这样的座谈,突破了人们心中设定的政治层级,凸显了县委书记在中国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传递了总书记对县委书记工作高度重视的信息。这让人们明确意识到,县级政治主官在中国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极端重要性。这次座谈,是习总书记对县委书记的政治嘱托。
  
  在中国现行党政层级架构中,县一级党政机构具有着特殊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有“郡县治,天下安”之说。这一说法对今天的县政中国来讲,同样成立。中央机构主要着力在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上,省级、地(市)级机构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个幅度较大的区域范围的共同事务。唯有县级机构,发挥着三个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接中央与省地方针政策、重要举措而加以落实;与民融汇,直接发挥地方治理的指挥棒作用;作为地方主官,决定党政机构的领导绩效,塑造党政机构的工作形象,影响社会公众的信任程度。这三个问题解决好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就兴旺发达;解决不好,党和国家的事业就面临严峻的挑战。
  
  习总书记与县委书记的座谈,正是他一直将县级政治置于国家治理重要位置的体现。这与他担任过县委书记的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更与他对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中县委书记重要地位与作用的战略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中国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师,习总书记对县级政治发挥的政策传递、区域功能、治理绩效高度重视。县委书记,主政一方,他(她)是否具有自觉的政治责任意识、是否能够发挥主导一方发展的引领作用、是否可以承当一方群众的信任获得政治认同、是否能够保证公权公用克己奉公而发挥班长功能,都对中国的现代化治理发挥着成败分流的巨大影响。
  
  县委书记是中国基层治理的领导中坚,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聚于一身。基层兴,则国家兴;基层败、则国家衰。习总书记与县委书记座谈中,循循善诱、谆谆告诫,以“四有”为核心,导之以使命感、责任感、自律性。总书记对县委书记的政治嘱托,跃然纸上、力透纸背——“心中有党”说的是政治使命,“心中有民”谈的是社会责任,“心中有责”论的是岗位职责,“心中有戒”话的是谨言慎行。主政一方的县委书记,如能做到这四点,中国的现代化治理就夯实了基础、坐实了目标、保证了绩效。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习总书记诵出的这一对联,非常准确地定位了县委书记的位置与责任。今天参加座谈的县委书记自会觉察,总书记的重托,沉甸甸之余,更富殷殷之情。(文/国平)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地评线】为民护航,保国平安
  • 国平: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点赞鼓劲
  • 国平: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是最重要的导向
  • 国平: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 国平:把亚太共识转化为丰硕果实
  • “国平”评论集结成书 将于近日面世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