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高管不妨把工资单说全

时间:2015-03-10 10:12来源:新华网 作者: 文峰 点击: 载入中...

    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现在薪水为税后每月8000元人民币。不久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陆启洲自称“每月7800元工资”。此举引发网友热议。(3月9日《华商报》)

    虽然不少人对此仍在吐槽,但笔者以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现在大多数央企高管的薪酬分为三部分:一个是基础薪酬,就是说每个月可以拿到的基本月薪;第二个是年薪,即如果中央下达的各项指标都完成了,第二年会一次性发放前一年的年薪,它也叫绩效工资;还有就是中长期激励,央企负责人一般三年一个任期,任期结束后,会对这三年进行考核,然后再一次性发放这部分薪酬。常小兵提及的8000元工资可能只是指他的基本月薪。

    两位央企高管之所以被公众吐槽,主要是因为刻板印象和这一职务长期带给人们的不公平感。一来,在过去,即便企业业绩不佳,不少央企管理者拿的工资却依然很多。二来,央企在资源配置上独占鳌头,再加上,而今又有“职业经理人”这样一个专门的管理职位,所以央企高管很容易被人误读:“做央企高管只要不傻,都能让企业赚钱,不需要什么商业天赋。”

    据媒体报道,在《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制定过程中,人社部等部委曾经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其中一项调研内容是,企业负责人是否愿意放弃行政级别,变身体制外。调研结果显示,“50岁以上的国企负责人99%都不愿意转变身份”,这一数据就多少折射出了央企高管的独特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在我国,央企高管一般还具有行政级别。但它与政府部门领导的“明工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现在各个部委部长的年薪也只有十几万元,而资料显示,央企高管的工资大多在百万以上。并且,有行政级别还代表着养老、退休等各个方面都有保障。于是才有人说,一边拿着高薪,一边享受特殊保障,这不公平。

    总之,待遇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即便只说显性的工资,它也可能分了不少类别。所以,央企高管谈及个人待遇,既然不忌讳公开基本月薪,何不把自己的工资单说全?这样或许还可以改变民众对其存在的刻板印象,继而消除误解。

    当然,我们也相信,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很多不合理的事物都会消失。国企高管到底该拿多少钱,这不应该成为一个刻意量化的问题。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改变群众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让人们觉得二次社会分配越来越公平。《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于2015年1月1日起已经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包括“三桶油”、五大银行、三大通讯运营商在内的72家央企,超过200名高管都是限薪改革的对象。因此,央企高管的薪酬能否实现与其能力匹配,央企高管与央企一般员工的工资差距能否更加合理,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对中央企业影响有限总体可控
  • 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全力推进治欠保支工作
  • 纠正“证明”乱象不妨用个人声明
  • 不妨以善意揣度“撞人者说谎”
  • 辟谣时,不妨多些大白话
  • 国企高管薪酬怎样激励算公平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