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PM2.5中煤烟聚集物最具毒性

时间:2015-08-05 16:20来源:新华社 作者:魏梦佳 点击: 载入中...

  我国科学家发现PM2.5中煤烟聚集物最具毒性


  我国有关课题组专家近日发布的研究成果显示:煤烟聚集物因其高粘附性和聚合性对人类健康最具危害性。


  根据北京大学工学院、苏州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发表的研究报告,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PM2.5)空气污染物主要分为4类,即蓬松的煤烟聚集物、长条状矿物灰尘、球状浮尘及其他颗粒物,其中蓬松且富集碳的煤烟聚集物具有很高的粘附性,易于聚集其他种类的颗粒,导致了其化学成分的混合及毒性的增强。


  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系主任段慧玲说,当这类煤烟聚集物接触到人体时,它的强粘附性可能会使皮肤和细胞更加持久地接触这些污染物,对人体造成危害。基于此,科学家们判断,这种来自碳氢化合物不完全燃烧生成的蓬松且富集碳的煤烟聚集物对人体最具毒害。


  段慧玲介绍,过去几年中,有很多研究报道了PM2.5的数量、尺寸、形状、成分、来源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根据他们研究,PM2.5颗粒中的化学毒性虽然对健康影响重大,但并不是导致颗粒危害性的唯一影响因素,颗粒的形状、表面性质等形貌因素也因其动力学行为和热力学性质对颗粒的危害性行为有显著影响。


  这些研究机构的专家通过测量PM2.5颗粒的表面粗糙度和粘附力,首次揭示了PM2.5空气污染物的纳米力学性质。


  在所有的有害空气污染物中,由于PM2.5可以侵入最小的气管而进入肺部,对人类健康最具危害性


  这项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科技期刊《自然》的子刊《科学报告》。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汇聚最强大脑 关注共同命运
  • 习近平向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2019)致贺信
  • 有梦想,就有未来——写在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闭幕之际
  • 习近平向2019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致贺信
  • 中国科学家精确定位嫦娥四号着陆位置再现落月过程
  • 邓小平在四位老科学家联名建议上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