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泉水寻娃 公众不妨多点善意目光

时间:2016-11-24 08:20来源:大西北网-新华网 作者:王莹 点击: 载入中...

  新华网 王莹

  大西北网讯  前几日,山东青岛便利店里出现的“失踪儿童矿泉水”引发网络热议。据了解,这款矿泉水的瓶身印有失踪儿童的头像和基本信息,以及公益组织“宝贝回家”的联系电话。除了在青岛销售以外,还将在北京、上海等地进行推广。厂家还承诺,对于帮助孩子回家者,重奖10万元。

  对此,网友发出了不同声音:有人认为是企业善举,值得点赞。也有人认为将一瓶普通的矿泉水挂上公益头衔便标价5、6元,是企业圈钱的噱头。

  可能是以往的一些负面案例造成了公众对于企业做公益的质疑心理,但就这件事本身而言,其实公众不妨多一点善意的目光。企业需盈利,讲求经济效益是天然属性,无可厚非。但如果在赚钱的同时,也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积极的社会效益,岂不双赢?

  众所周知,近些年因拐卖儿童等原因造成的儿童失踪现象不少。今年5月,公安部上线启动了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建立了儿童失踪信息发布的官方渠道。平台上线6个月以来,共发布失踪儿童信息286条,找回儿童260名,找回儿童比例达到90.91%。11月,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二期上线,经过升级,现在该平台可协助各地公安机关打拐民警即时发布各地儿童失踪信息,并自动推送到相关新媒体和失踪地周边一定范围内相关人群,让更多群众提供线索,协助破案。

  诚然,在寻找失踪儿童过程中,国家一直不遗余力,公众也看到了积极成效。但客观讲,如果仅仅依靠国家力量却又远远不够。从这一点上讲,让企业积极加入,确实是件好事。毕竟,一瓶矿泉水,便是多了一道失踪儿童信息发布的平台。印在瓶身上的线索,经过人群传递,便是多了一重找到孩子的希望。如果坚持下去,如果有更多企业加入类似的公益行动,那找到失踪儿童的几率,岂不是更大?

  即使这样,可能很多人还是会质疑:标了寻孩信息就卖5、6元是不是依旧有些贵?其实换个角度,疑惑大可不必。毕竟厂家承诺,对于帮助孩子回家者重奖10万元,而市面上有很多并没有加入寻孩公益但依旧卖的更贵的矿泉水存在。

  2015年,国内上映的两部电影《亲爱的》和《失孤》让儿童走失的话题备受关注,两部电影引发人们对于失踪儿童现象的关注,也引发全社会去加强寻孩的力度和行动。其实电影也是商品,也有票房需求。但相信看过电影的人不会去质疑这仅仅是赚取票房的噱头。对于这瓶寻孩矿泉水,道理亦是如此。

  正如美国“全国失踪和受剥削儿童保护中心”失踪儿童部执行主任洛厄里曾说,如果没有公众的帮助,搜救工作根本无法有效推进。这里的公众,其实说的便是全社会共同参与。

  一次善意的提醒,有可能避免一场悲剧的发生。一条有效的线索,也有可能让一个破碎的家庭重圆。对矿泉水寻娃,请多给点鼓励!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