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成“金山银山

时间:2017-10-10 09:13来源:大西北网-兰州晨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千年药乡:绿水青山成“金山银山
  
  陇西县首阳镇的中药材市场,每天有上万人在这里进行中药材交易。
  
  大西北网讯  仲秋的定西大地,山梁原野满目苍翠,坡地梯田层层翠绿。在药香四溢的田间地头,党参、当归、黄芪等各种中药材竞相生长,马上收获希望的药农喜笑颜开……
  
  近年来,定西市以打造“中国药都”和创建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为目标,坚持将中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来抓,当地农民依靠中医药产业脱贫致富,曾经的千年药乡焕发新颜,有着中草药材的绿水青山变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千年药乡 家家户户种植中草药
  
  9月中旬,一有时间,梁治国便来到自己的当归地里看药材的长势。因为马上要到当归的收割期,雨水太多会影响到当归的品质。
  
  今年42岁的梁治国生活在岷县寺沟乡立珠村,从他记事起,家里一直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但以前都是小规种植模,每家就种一两亩。近年来,随着政府的号召,每家都扩大种植面积,家里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都种药材。梁治国不仅把家里的15亩土地全都种植当归,还流转附近村庄的土地种植药材。
  
  在漳县大草滩镇,也是家家户户种植中药材。大草滩镇石咀村村民曹发科的儿子高中毕业后,选择了在家和父亲一起种药材。“以前还种一点小麦等口粮,现在全都种上药材了。”曹发科告诉记者,村民的示范带头作用很明显,之前也有村民不愿意种植药材,看到别的村民种药收入好,才都慢慢改种药材了。
  
  9月中下旬,兰州晨报记者行走在渭源、岷县、漳县、陇西等地的山间地头,虽然已过夏收季节,但这里的山野梯田依然披着绿装,到处都是长势良好的药材。来自定西市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50万亩,总产量30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地级市中居第一位。其中当归、党参、黄(红)芪三个主要品种分别达到31万亩、48万亩、35万亩,分别占全省的74%、70%和65%,全国的60%、20%和40%,形成了以岷县为主的当归、陇西为主的黄(红)芪、渭源为主的党参三个道地特色优势品种种植带。
  
  主导产业 绿水青山成金山银山
  
  渭源县莲峰镇绽坡村,农民居住的楼房随处可见,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轿车。渭源县中药材产业办公室副主任陈鹏告诉记者,这一切都是中药材带来的改变。“种小麦玉米,每亩收入在1000元左右,但是种植党参,一亩地的收入在5000元左右。”陈鹏介绍,现在每家种植药材的收入每年在五六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上的收入也很平常。
  
  漳县大草滩镇村民雷想合在20年前扩大规模种植中药材,取得良好效益,第一个在村里建起了楼房,开上了小轿车。这些年,他带领大家共同种植中药材,他所在的石咀村成了附近有名的富裕村。大草滩镇镇长李永宏介绍,这个村20年前很贫困,为了让村民脱贫致富,政府主导让村民种植药材。如今,这个村成了全镇最富的一个村。去年药材丰收,村里最少的家庭收入在8万元,最多的收入30万元以上。
  
  在岷县梅川镇车路村村民陈龙中家里,当归种子还有一吨多,按照去年每斤300元左右的价格,这些种子可变卖五六十万元。车路村书记车俊伟告诉记者,现在漫山遍野绿油油的药材,会给每户村民每年带来十万元左右的收入。
  
  记者了解到,去年定西市中药材种植业实现产值76亿元,加工业实现产值56亿元,市场销售额达到160亿元。有了中药材生长的绿水青山,变成了农民的金山银山。
  
  体系形成 为当地百姓更多增收
  
  定西药农的收入不仅仅是在药材种植方面,由于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从种植到原药材销售,从存贮到加工,最终走向市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每个环节都给当地群众带来增收。
  
  在陇西县首阳江能市场,每天上万人在这里进行交易,很大一部分是中药材初加工的切片。当地药农王成志告诉记者,每年他将黄芪采挖后,就在自家进行初加工成切片后再出售,价格会提升百分之二十以上。
  
  在岷县中国当归城,每天有很多当地妇女来务工。这些人很大一部分是在县城陪读的学生家长。“每天可以挣到60元以上,当天可以拿上。”今年72岁的刘晓琴老人告诉记者,她这么大年龄不仅给孙子可以做饭,还能给孙子挣到生活费,很知足。
  
  定西青年何俊海10年前一直从事货运,看到中药材的商机后,在陇西成立专门运输药材的物流企业,每天发货在三四十吨,经济效益可观。而他的朋友,有的干脆成立了信息公司,为国内外药商提供信息。
  
  岷县的几家制药厂,吸纳当地数千人就业……
  
  品牌效应 千年药乡焕发新生机
  
  据了解,近年来,定西市以打造“中国药都”和创建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为目标,坚持将中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来抓,基本实现了产业聚集和规模扩张的历史性跨越,开始步入标准化种植、规模化贮藏、精深化加工、市场化营销的发展新阶段。
  
  目前,陇西黄芪、岷县当归、渭源党参的品牌已经形成,品牌化效应不断扩大。定西道地中药材的品牌和优势引起了国内外药商的广泛关注,吸引一方制药、奇正藏药、康美药业、神威药业、禾邦制药、千金药业等国内知名企业来定西投资。目前定西市年产值过亿元的药材加工企业达到11家,产品已发展到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保健品、美容化妆品等多个系列。同时,与国内30多所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陇西县政府与天津天士力控股集团联合组建了甘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成为全省首家中药材及农产品检测第三方检测平台。
  
  定西中药材市场化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定西已有5个大型中药材专业市场和3个全国中药材信息发布中心,全年交易中药材80万吨。同时建立电子商务平台5个,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大型网络平台开设网店1200多家,通过网络外销各类中药材产品过亿元。
  
  在定西,很多农民通过发展药材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我们相信,随着中药材种植这个富民产业的发展升级,我们定西将与全国一道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漳县马泉乡村民徐有来说出了定西药农的心声。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