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加强“泛第三极”环境研究有助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访中科院院士姚檀栋

时间:2019-03-13 15:56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新华社内罗毕3月12日电专访:加强“泛第三极”环境研究有助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访中科院院士姚檀栋
 
  新华社记者卢朵宝
 
  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泛第三极”正在发生的环境变化可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生环境影响,呼吁相关国家和地区加强科技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挑战,共同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姚檀栋日前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相关论坛上组织了“从第三极到泛第三极和广域环境变化科学分会”。他介绍,“泛第三极”是指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为起点向西辐散,涵盖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高加索、喀尔巴阡等山脉的亚欧高地及其水文过程影响区,面积2000多万平方公里。从地理位置上看,“泛第三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高度重合,其环境变化影响30多亿人的生存。
 
  姚檀栋说,中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首期研究成果显示,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地区正在发生重大环境变化。一贯干燥寒冷的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威胁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他认为,“第三极”地区的环境变化,根本原因是全球变暖。“而青藏高原就像一个放大器,放大了全球变暖。”姚檀栋说,目前“第三极”地区的升温速率是全球平均速率的两倍。
 
  联合国重视“第三极”环境变化的研究。姚檀栋之前主导的“第三极环境”国际计划,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旗舰项目。他所在的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还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科技司签署协议,将“泛第三极”环境专项研究成果通过联合国平台分享给更多政策制定者和私营部门。
 
  姚檀栋说,“泛第三极”环境研究对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有重要意义。“第三极”的北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边是海上丝绸之路,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比较脆弱。而“泛第三极”正在发生的环境变化可能构成较大的环境挑战。
 
  姚檀栋认为,共同做好“泛第三极”环境研究,可以为各国经济发展规划与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防范重大环境风险。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 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研究加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长短相济“稳就业”加强版政策待落地
  • 专访:金砖合作推动建设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访北京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希腊共和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
  • 筑牢新时代强军事业的坚实基础——全军部队在习近平强军思想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