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搬不一般(经济新方位·六稳怎么干②)

时间:2019-03-22 11:46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人民日报-本报记者柯仲甲
 
  ■贸易兴旺,往来之间,当地蔬果产业跟着走俏。物流园落地后,宁安果蔬种植面积由24万亩扩到73万亩。贸易商还指导农户种植在俄罗斯更有市场的品种。大伙一起赚,赚更多。
 
  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蔬果商妮娜正等着中国来的一车新鲜蔬果。
 
  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市源丰对俄国际物流园,康维忙得脚不点地。24小时内,蔬果就要整到对面去。
 
  “菜农送菜到园区后直接上冷罐车,检验、检疫、报关,直奔俄罗斯,啥也不耽误。”搞出口很多年,康维握着响个不停的手机,边瞅边说,每隔一天就得发走这么一大车子。
 
  搁从前,可不怎么方便。从地里到市场,卸货、装车,还要运到200公里外的绥芬河口岸,再卸货,走完一堆程序才能运去俄罗斯……
 
  “多一次装卸货,多一分损耗。哪经得起折腾?”有年冬天运输不当、蔬果受冻,半车货都废了,一下就折进去十几万元。
 
  货在这头,口岸却在那头,愁的不仅是康维。
 
  “咱们蔬菜品质好,大量出口俄罗斯,是远东‘菜篮子’。”宁安市商务局副局长殷宪侠坦言,“但我们是内陆城市,外贸上瓶颈不少。”
 
  何不把“口岸”搬到家门口?长期对俄出口蔬果的源丰集团被引进来,建起国际物流园,内设多个部门,检验检疫、报关、结算、通关、货物代理一站式服务。这就是黑龙江首个口岸功能向内陆延伸的物流园。
 
  “口岸”一搬,变化不一般。
 
  更快。“是‘口岸’,更是市场。”园区业务经理刘杨说,这里提供冷库,还设了交易场,“菜农来了,供货、出口、运输无缝对接,环节大大减少。”
 
  更简。打个形象的比方:原来绥芬河口岸是一道“关”,货到了,得走各种程序。现在,这些都在园区完成,“口岸”成了一扇“门”,见证就放行。
 
  更省。“装卸、运输、人工,算下来每吨蔬果能省200多元呢!”康维说着就兴奋起来,“8年前,我一年出去40多车,现在一年发200多车。成本降低,咱的竞争力更强了。”
 
  更稳。7800万美元,宁安去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亮眼。营业额从2011年至今翻了9倍,出口批次翻3倍,物流园吸引了40多家蔬果出口贸易商。
 
  “下一步,打算扩大朋友圈。发挥口岸功能向内陆延伸的优势,优化结构,拓展对韩日等国的出口业务。”殷宪侠说。
 
  贸易兴旺,往来之间,当地蔬果产业跟着走俏。物流园落地后,宁安果蔬种植面积由24万亩扩到73万亩。“贸易商还指导农户种植在俄罗斯更有市场的品种,供销联系更紧。大伙一起赚,赚更多。”刘杨说。
 
  不仅如此,新一轮机构改革,出入境检验检疫职能划入海关,通关效率更高、成本更低。“365天不休息。我们优化流程、缩短查验时限,克服人员紧张问题,随到随检、随检随发。”牡丹江海关副关长陈思羽说。
 
  这不,暖棚里刚摘下的蔬果装进了27吨储量的冷罐车。得麻溜些上路,那一头,妮娜可盼着嘞。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 【边疆党旗红】探访雨中“国门”:记录时代变迁的西藏吉隆口
  • 制造业潜力依然巨大(经济新方位·70年数据说明什么)
  • 制造业潜力依然巨大(经济新方位·70年数据说明什么)
  •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货从五湖四海进,客因"一带一路
  • 三去一降一补亮出实招实效(经济新方位·八字方针半年观察①
  • 搭上工业互联网 新动能加速成长(经济新方位·做强做大新兴产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