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新农合网上监管系统对22项重点指标进行预警监测

时间:2015-06-14 10:59来源:大西北网-西部商报 作者:金奉乾 点击: 载入中...

  新农合网上监管系统监测预警22项重点指标


  大西北网6月14日讯 前日,记者从省卫生计生委获悉,省卫生计生委前日召开全省新农合管理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我省将通过发挥医保支付杠杆撬动的作用,对多点执业专家进行有效激励,将多点执业医师相关费用统一纳入支付方式改革范畴,实行打包总额预付,按照病种的价格和多点执业医师工作量核定总额的60%预付给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同时,我省新农合网上监管系统,对医保基金使用、医疗行为进行动态监管,对22项重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红线预警。目前,我省新农合网上监管系统前期的22项重点监测指标已全面启用。


  会议对下一时期新农合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要求,各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签约病种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分级诊疗工作基础好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扩增分级诊疗病种,要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下沉优势,进一步优化患者就医结构,力争做到门诊病人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就医比例分别控制在10%、40%、50%左右。


  各地、各单位要在现行的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和按疾病诊断分组付费的基础上,遵循“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原则。落实总额预付与定点医疗机构费用总额包干相结合的复合付费模式,通过发挥医保支付杠杆撬动的作用,对多点执业专家进行有效激励,将多点执业医师相关费用统一纳入支付方式改革范畴,实行打包总额预付,按照病种的价格和多点执业医师工作量核定总额的60%预付给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让老百姓在出院时只交自付的那一部分费用,其余由定点医疗机构与新农合经办机构结算,真正享受“先看病,后付费”政策带来的利好。医疗机构对总额预付的资金拥有支配权,超支则由医疗机构自行承担,结余归医疗机构,倒逼医疗机构主动规范诊疗行为、对其成本管理和医保控费进行主动约束。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省唯一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陇明公”上线运营
  • 今年一季度,甘肃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86.2亿元人民币
  • 甘肃省超九成规上工业企业复工
  • 甘肃省已完成春播面积1326.2万亩
  • 2020年夏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通知
  • 甘肃助力白俄罗斯抗疫“甘肃方剂”将于本周抵达明斯克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