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岷县十里镇的古录村第一书记李亚亮同志

时间:2015-11-20 15:40来源:人民网 作者:秩名 点击: 载入中...

  院里牡丹开的红,


  李亚亮呀真个能。


  嘘寒问暖又串门,


  帮扶村里在行动。


  心里装着咱穷百姓,


  人人夸赞好心人。


  ......


  李亚亮,男,现年41岁,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入伍,曾在部队历任战士、学员和干部,一九九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二○○七年十月转业到中国进出口银行,现任该单位工会办公室副主任。从军期间荣获全军“优秀战士”、三等功,在中国进出口银行曾荣获“优秀行员”荣誉称号,今年八月份,他被中国进出口银行选派到十里镇的古录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来到村上不久,李亚亮就掌握了的古录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村民文化程度较低,人均耕地面地较少,农民增收渠道不广,等、靠、要思想严重,自身脱贫致富能力弱,贫困面大,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不到2000元。


  面对这种困境,李亚亮却说,“因为我出身农民,又经过部队的磨炼,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一定会脱贫致富的”,李亚亮还说,“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们要说到做到”,的确,李亚亮做到了,并赢得了百姓的一致好评。


  舍小家 顾大家 一心扑在工作上


  作为选派的第一书记,他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激情。到村任职后,为了能尽快融入工作,他一方面与村“两委”成员促膝谈心、了解村情、融洽关系;另一方面他坚持吃住在村,挨家挨户走访,与群众谈心,与老党员座谈,熟悉村情,了解民意,分析制约发展的原因。经过走访,他了解到的古录村“两委”成员结构相对年龄较大,思想保守,个别小组组长工作积极性不高,村支部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党员、干部作用发挥不明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亚亮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狠抓村组织建设,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叫响“我是党员看我的,我是干部照我做”的口号,首先从修改和完善村级组织制度建设入手,完善各项工作、活动制度;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三严三实”理论读本和省、市、县上有关精准扶贫工作文件,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加深对“党员身份”及自身工作职责的理解和定位。通过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学习活动和“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引领村“两委”干部结合自身实际,自我查摆和纠正问题,大补精神之“钙”,清除用风之“垢”。积极开展党员岗位定责、诺廉承诺等活动,大力倡导党员干部要用自身的表率作用和清风廉明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赞誉。同时,使得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巩固和加强。


  的古录村海拔近2400米,5个自然组分散在不同的山头,日常工作量非常繁重。作为选派干部,李亚亮用他的一颗真心和真情倾注了的古录村的每寸土地。接到任职通知,他就抛下年老的父母和幼小的女儿给妻子,不留恋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从北京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岷县。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没有职位高低之分和岗位大小之别;他以自身的表率作用,感召和带动全村干部凝心聚力干事,爱岗敬业有作为。


  不抛弃 不放弃 不达目的不罢休


  或许源于他是军人出身,李亚亮秉承了一种不懈努力、孜孜追求的精神,锻炼了一种困难面前不低头、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在普遍走访和重点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重点在村组道路亮化工程和留守儿童幼儿园建设等项目上下功夫,实实在在帮助协调解决发展困难。


  多方奔走协调到村组道路亮化项目。的古录村的道路硬化工程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关心下,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已得到了修建,实现了村级公路基本全覆盖,村民的出行得到改善。但由于山大沟深,村与村间的道路都为山路,坡陡弯多,村民早晚出行耕田和村里孩子们到山下上学都不是很便利。李亚亮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积极联系本单位湖南省分行,争取到湖南当地一家光伏企业为村里的道路两旁安装80盏太阳能照明路灯,价值近66万元。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中,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和孩子们的出行难问题。


  想方设法争取到幼儿园建设项目。在实现精准扶贫方面,在送资金的同时,更应该送“智”。要想使当地群众能够实现自我发展,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那就要从教育的“根”上下功夫。的古录村目前人口约1300人,和中国其他贫困地区的现状一样,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了使这些孩子能得到较好的教育,在村里建一所公办幼儿园,村“两委”几次动意,几次搁置,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导致。作为选派干部他明白,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盼,就是工作的重点和中心。他带领村“两委”跑乡、县两级教委无果的情况下,自己暗下决心要一定实现村里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幼儿教育。动脑子、想办法,通过他本单位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深圳的分支机构,争取相关企业赞助的方式,努力援建一所投资65万元,能容纳100多名学龄前儿童的村级幼儿园,此项目落成后,完全解决了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问题。


  强基础 增动力 凑响美丽乡村和谐曲


  的古录村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2015年全县脱贫村之一,水、电、路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已得到了修建和改善,硬件建设好了,群众的幸福发展又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这时,李亚亮又在思考,作为选派干部,找原单位要些资金,找部门和单位要一些项目,这些短期内接受的“温暖”,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必须要使村有自我造血功能,这才是关键。


  结合实际大力发展农牧养殖。鉴于今年底政府为每户村民分发5只羊供大家养殖,村“两委”研究,一定要把好事办实,邀请县里农业科技人员做好跟踪服务,同时影响和拉动畜牧业的养殖,确保养殖业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收入稳增长。


  立足村情找对找准支柱产业。全村耕地面积1400多亩,特色产业为种植经济作物,占农民收入的50﹪,农作物主要以当归、黄芪、马铃薯为主。为了增强农民收入,李亚亮和村“两委”积极做好土地流转,通过与村“两委”共同努力,争取农信合作社,为药农提供小额贷款,使特色产业逐步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同时,做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他们就业牵线搭桥,为村民就业搞好服务。


  积极引导营造和谐发展氛围。在入户走访村民的过程中,个别村民在低保费发放对象上有意见,认为不公平,李亚亮认真听取大家意见,及时与村“两委”沟通后,登门为大家解说,主动化解矛盾,维护和谐稳定大局,引导大家争创“五好家庭”和争当“星级文明户”。


  关爱弱势群体真情帮扶暖民心。的古录村弱势困难群体较多,低保户64户,五保户2户,残疾人16人。为了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李亚亮与村上的帮扶队、县发改局、镇上的同志与最困难群众实行“一对一”帮扶,互留联系卡,告知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方便群众联系,从驻村以来,选派干部到村深入结对户开展活动4次,帮助解决民困、民需,为群众提供就业和信息服务,联系本单位为村民捐赠衣物等活动。


  时间虽短暂,情谊更深长,在半年工作时间里,李亚亮做到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彰显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高贵品质。是的,正如的古录村群众用花儿唱的那样,群众拥护他、爱戴他:


  李亚亮为我们的古录村把心操烂了,


  的古录村从此彻底变样了,


  给我们把实事办到当面了,


  群众大家都见了,


  目的也就实现了,


  我们把亚亮难忘了。


  (中共岷县县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供稿)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岷县:种药有标准增收有门路
  •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一心防疫,一心脱贫——一心村的防疫一天
  • 买了房子,却办不了产权证?开发商撒谎,岷县144户居民被“坑
  • “I@甘肃2019网络扶贫博览会”定西站扶贫义拍活动岷县开拍
  • 【图片新闻】岷县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
  • 甘肃省药监局与岷县签订中药材产业发展合作协议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