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何罗生

时间:2023-10-20 16:46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 ■刘恺 点击: 载入中...
 ■刘恺
 
  1973年我入伍分配到陆军第四十七军一四零师医院当卫生员,有一位院首长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他是我此后33年军旅生涯中的榜样。
 
  何罗生,时任140师医院副院长,湖南郴州人,1960年入伍,他身材健硕,行走快步如飞,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给人以诚实、友善与纯朴的直觉。

 
  1974年初一四零师领导点将,将他从师直喷火连连长调任师医院副院长,以期改变师医院军容不振和后勤保障落后状况。
 
  他到职以后,严于律己身先士卒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为师医院这个担负全师官兵医疗保健服务的后勤分队,带来了一股新风。使全院干部战士在贯彻执行《条例》《条令》,严肃军容风纪转变工作与生活作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得到了院党委和师领导的好评。也深得全院干部战士的认可与拥戴。干部战士对这个新来的“不懂医”的副院长赞赏有加,我,一个新兵更是对他敬佩不已。
 
  “再生馒头”有用处
 
  为了迅速改变落后面貌,何副院长从大处着眼以小事着手。到职不久的一天,他看见餐厅门外的泔水桶里飘浮着两个完整的馒头,便叫来炊事班班长李现江,然后挽起袖子将两个馒头捞出来。他对李现江说:你把这两个馒头清洗干净再蒸一遍,午餐时交给我。
 
 
  原一四零师医院卫生员茅志斌插图
 
  中午,广播里照例响起开饭号声,并且播放了一则“意外”通知:全院人员按建制在餐厅列队集合。当院部陈功泽干事整理队列完毕,并向何副院长报告应到与实到人数以后,何副院长站在队列前大声说道:今天全体人员按照《内务条例》在开饭前唱一首歌!在他高亢的歌声带领下,全院人员打起精神同声齐唱军歌《说打就打》,歌声嘹亮铿锵有力令人振奋!事后有老兵说:如此震撼的歌声,是师医院史上第一回。《说打就打》是我们四十七军的军歌,于1947年11月诞生于战火纷飞的辽沈战役期间,由四十七军的老前辈谢明作词,庄映作曲。
 
  唱罢军歌,何副院长作了到任后面对全院干部战士第一次讲话。他说:我们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的父母是农民,他们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耕种在田野,每一粒粮食都浸透着他们的汗水。可是我们中有的人忘记了这一切,把陕西当地居民也吃不上的85白面馒头随手扔掉,这种浪费粮食的行为不应该发生在我们革命军人身上!今天我从泔水桶里捞上来两个完整无缺的馒头,并要炊事班清洗干净后重新蒸了一遍,在开饭前我们全体人员每人吃一小块,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使每个人牢记浪费粮食是可耻的,而珍惜粮食反对浪费是一个革命军人的本色。说罢,他拿起一片“再生馒头”当众吃下。嗣后,杜院长、刘副政委等院首长,医院各部门领导及全体人员依次“品尝”了“再生馒头”。
 
  通过这一次别开生面的珍惜粮食反对浪费教育活动,从此医院食堂用餐过后泔水桶里的残羹剩液减少了许多,再也没有扔馒头倒米饭面条的现象发生。
 
  风雨中的老兵本色
 
  一四零师医院于1974年初,移驻地处距耀县县城约三公里的塬上。新建的医院包括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药房以及官兵宿舍和餐厅等,由一排排整齐的砖砌窑洞组成。由于西北干旱少雨,光秃秃的黄土坡上没有树木,连野草也依稀少见。
 
  1974年夏秋之交,渭河流域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连续几天大雨滂沱,四处一片汪洋。罕见的大雨来势迅猛,洪水夹杂着泥土,从医院背后高耸的山顶直冲没有院墙毫无遮拦的医院营区,位于医院侧后的传染科率先受到冲击。泥水排山倒海般顺流而下,顷刻间传染科房前小院水深过踝,以致于只得将伤病员及医务人员悉数转移。

 
  原一四零师医院卫生员茅志斌插图
 
  院里紧急决定组建抢险队,我和我们二所的几个抢险队友奉命直奔“灾区”。此时传染科房前屋后人声鼎沸,冒着风雨,干部战士们以铁锨扫帚为工具,有的堵口有的排水争分夺秒与山洪抢时间。在“嘈杂与混乱”之间,只听见一个带有浓郁湖南口音的喊声:抢险队跟我来!但见得大雨中何副院长光着双脚手提铁锨站在泥水之中,他神情紧张却依然坚毅!参加抢险的人员在他的招唤下,抢挖排水沟,把围困传染科病区的泥水引入一条从山上自然冲刷而成的沟壑。疏胜于堵,经过干部战士们艰辛奋战,终于排除了传染科被山洪围困的险情,位于下方的住院部、手术室、门诊部等房屋及人员设施也免遭水患。
 
  好一阵雨中抢险过后,人人浑身湿透泥水沾衣,脸庞透露出几分疲惫,又面带着胜利的悦色。何副院长对大伙说:同志们辛苦了!说着便从贴身衣兜里掏出一包香烟,逐一递给吸烟的人,我也接过一支。这是陕西地产的大雁塔牌香烟,售价两毛六分,在我们一月领六元至十多元津贴的战士看来这可是“奢侈品”!吸烟的人潜意识里认为这是何副院长对我们的最高奖赏!而我至今仍对雨中塵战之后的那一支香烟所带来的解乏与舒畅记忆犹新。
 
  医院来了个老猪倌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毛主席1939年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的口号。1942年四十七军的前身,八路军359旅奉调至南泥湾开展大生产时,毛主席还亲笔为359旅写下了“自已动手丰衣足食”的题词。从那时至今全军以毛主席的题词精神,作为部队的一项光荣传统继承下来。一四零师医院也坚持干部战士利用业余时间种菜养猪改善伙食,减轻人民的负担。
 
  那一年医院的饲养员叫何明玉,1974年从四川入伍,十八岁的年龄却身高仅1米5多,体重不过100斤。就凭着这瘦弱的体格他却承担着饲养十多头猪,每年完成出栏肥猪四至五头,改善全院人员及住院病号营养的艰巨任务。猪圈建在医院的后山坡上,远离食堂且坡徙路长。小何每天要将炊事班摘除的菜叶果皮,和泔水桶里的残羹剩渣挑上山去,满足十多头猪的一日三餐之需,还要一日三扫其圈清理猪屎猪尿,其劳动强度显而易见。何副院长调来医院后,很快就发现了这是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难点。

 
  原一四零师医院卫生员茅志斌插图
 
  在医院人员编制受限的条件下,他决定自告奋勇的当一名编外饲养员。从此人们常常看见他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着一身旧军装,肩挑盛着猪饲料的担子往来于食堂与猪圈之间。
 
  那时他也是住集体宿舍的“单身”,节假日他和小何一起打扫猪圈清除猪粪,忙得不亦乐乎!他还从帮助饲养员劳作的过程中,发现小何不怕脏不怕累任劳任怨扎实肯干等优秀特质,在院党委讨论预提干会议上推荐小何,最后使小何光荣提升为医院后勤管理干部,为部队建设培养选拔了一名踏实工作的好苗子。
 
  永不褪色的军装
 
  老何于1960年入伍,从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到师医院副院长,一路走来一步一个脚印。在调任师医院副院长三年以后,师党委提名选送他到石家庄高级步兵学院指挥系学习深造。临行前师军政首长分别与他谈话,充分肯定他在各级岗位上取得的成绩,免励他努力学习,毕业后组织上拟安排去一四零师所属团里担负更重的担子。
 
  1982年老何学成归来,可是此时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部队也发生了包括人事变动在内的重大变化,师领导班子成员年轻化了,推选他去军事院校学习的两位主官也已分别调出四十七军;四十七军缩编裁员,一四零师整合为炮兵旅……。
 
  从军校回到老部队后所面临一系列始料未及的变故,使入伍23年仅39岁的老何一度感到些许迷茫,但他没有迷糊,他清醒的知道23年军龄21年党龄就意味着自己是党的人,党的需要就是自己志向所在。
 
  当组织上决定老何退出现役时,他毫无怨言的服从部队党委的安排,依依不舍的告别了为之奋斗了23年的陆军第四十七军一四零师,奔向祖国经济建设的新战场,立志为党和国家为人民再立新功。
 
  2023年10月9日
 
  作者简介:刘恺,牙医,陕西渭南人,兰州军区机关门诊部退休,甘肃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兰州95岁老兵耳聪目明:玩耍柔令球还能做出高难动作
  • 老兵,足球和酒
  • “猎鹰号”实验室里的青年“老舱长”——“95后”抗疫老兵是
  • 让退役老兵成为社会职场“香饽饽”
  • 七名甘肃森林消防退伍老兵主动归队参加火灾救援——“需要我
  • 33年割不断兄弟情 老兵手术牵动战友心 全国30多名战友捐助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