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谈择偶条件 为何称“外国人是最不敢当的

时间:2011-12-28 18:33来源:浙江老年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核心提示:曾有好友追问章太炎的择偶标准为什么是这几条时,他说:“人之娶妻当饭吃,我之娶妻当药用。两湖人甚佳,安徽人次之,最不适合者为北方女子,广东女子言语不通,如外国人,那是最不敢当的。”

本文摘自:《浙江老年报》2010年12月29日3版,作者:刘波,原题:《国学大师章太炎征婚趣闻》

章太炎,浙江余杭人士,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国学大师,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诨名“疯子”的名流,其狂傲直率的秉性堪比三国时期“一代狂士”祢衡。他曾骂过康有为袁世凯、黎元洪乃至孙中山、黄兴,不时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

辛亥革命后,他在当时北京地区影响很大的《顺天时报》登出一则《征婚启事》,启事内容大抵有五条:一是只能是鄂女;二是必须是大家闺秀;三要文理通顺;四是不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五是必须要有从夫之美德。

这则启事一出,社会舆论哗然,一时之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话说自章太炎的原配夫人王氏于1903年病逝后,他便一直鳏居。辛亥革命后,章太炎经不住朋友们几次三番的劝说,有了再娶的念头,当时,社会新风尚大行其道,作为潮流性情中人的他于是干脆公开登报征婚。

曾有好友追问章太炎的择偶标准为什么是这几条时,他说:“人之娶妻当饭吃,我之娶妻当药用。两湖人甚佳,安徽人次之,最不适合者为北方女子,广东女子言语不通,如外国人,那是最不敢当的。”

章太炎钟爱湖北女性也是有出处的,一说便是“湘女多情,鄂女多音”。“湘女多情”和湘妃竹的传说相关,相传舜帝在南巡中驾崩,后葬于零陵,他的两个妃子娥皇与女英千里寻夫,泪洒湘竹。故后世即有“湘女多情”之说。“鄂女多音”则是指1914年章太炎赴京被袁世凯软禁时,袁世凯曾好奇地问章太炎:“何以非鄂女不娶?”章太炎回答道:“鄂女多音。湖北人语音之中,保存着许多古音,而本人正是研究古音的,若有鄂女应征,自当结秦晋之好。”二说是他认为“鄂地首义之区,女子亦殊不凡”。据说他在武昌期间,就曾相中艳丽风流的汉阳新女性吴淑卿,还私下托黎元洪做大媒,殊不知当时吴氏正跟黎元洪打得火热,黎元洪自然含糊其辞地把章太炎打发了。

不过,章太炎最终所娶的夫人汤国黎却并非鄂女,而是桐乡乌镇人,只是在其七岁至九岁间随父投靠在汉口做生意的叔叔,算是在鄂地生活过两年。

章太炎喜爱“鄂女多音”的传闻是否属实不得而知,但鄂地语言中遗存着古楚方言词汇却是实情,作为语言学大师的章太炎,当年还曾一度主张以武汉音为汉语的标准音。

不过据语言学界最新的研究表明,语音最多的语言应该是广东方言,其音有九种之多,是保留中国古代语音最多的语言。如若按照这种说法,当年章太炎则应该改口娶广东女性为妻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章太炎认为广东女子言语不通,那或许是他的境界未到,还不知道真正多音的乃是粤女而非鄂女吧!当然,这是一种托词也说不定,毕竟,两湖地区美女如云,换作谁,都会心向往之的。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宋朝皇帝钦定“秘书”的润笔钱
  • 黄侃的“为徒之道”
  • 溥仪反思蒋介石发家史得结论:没兵权一切无从谈起
  • 古代“达人”趣谈
  • 毛主席与邓稼先谈鸡兔同笼:不怕它们打架吗?
  • 揭秘首次汪辜会谈菜单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