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浩元:记者也有不吐不快的事

时间:2011-12-29 01:05来源:济南时报 作者:郑翠叶 点击: 载入中...
 
 
 
 

 

《封口费》 作者:孙浩元 新星出版社出版 定价:25.00元

  2008年9月20日,山西省霍宝干河煤矿一名矿工在矿内作业时丧生,煤矿未及时上报。闻风而至的数十名真假记者,在出事煤矿排起了长队——— 不是为了采访报道,而是领取煤矿发放的“封口费”。此前的7月14日,河北省蔚县李家洼煤矿井下炸药爆炸事故发生后,矿主买通当地官员与记者,使这起特别重大伤亡事故瞒报达两个月之久。这两件事在当时都轰动一时,对中国的新闻界更是影响深远。而在2010年,《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被丽水警方通缉一事,更是震动了舆论,据该报声明,仇子明多次受到利诱和威胁,希望他能“封口”……近日,曾经以小说《人肉搜索》闻名的山东籍作家孙浩元,以一个老记者的身份,推出小说《封口费》,迅速引起人们关注和热议,在微博中广为转发。

  比新闻更好看,比小说更真实

  “你可以拍,但不能播”、“对兄弟省市的负面新闻要少报道”、“幸亏认识电视台的朋友”、“再敢纠缠,就曝你的光”……翻开《封口费》,如此“真实”的标题比比皆是。而封口费、假新闻、强制拆迁、非法征地、三聚氰胺、问题疫苗、山体滑坡、跨省追捕记者……所有这些在现实中发生过的新闻,都成了《封口费》里的故事。

  《封口费》的作者孙浩元也是一名记者,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目前供职于南方某电视台。他告诉本报记者,正是这些丑陋的封口费事件,促使他写下了这本小说。

  “长期跑社会新闻,让我比常人更加敏感,也比常人有着更多的‘不吐不快’。”孙浩元说,在这个新闻比小说更悬疑的时代,通过新闻本身,很难真正实现他“为新闻立信,为百姓请命,为决策者建言”的职业理想,于是凭借新闻人的敏锐视角和小说家的本能,他提出了用悬疑小说的形式写大新闻的创作主张,开创类型文学新领域,自称为“新闻悬疑小说”。

  在写作的过程中,孙浩元将众多热点新闻事件,以“证据”的形式嵌入小说,力求让作品“比新闻更好看,比小说更真实”。在《封口费》里,冰岛火山导致欧洲航空瘫痪,成了一个嫌疑人不在现场的证据,还有一个记者的孩子因为三鹿奶粉和问题疫苗而夭折,他也成了谋杀案的重大嫌疑人。孙浩元对新闻事件的拿捏运用十分纯熟,众多的新闻事件就这样被他不留痕迹地融进了小说里。记者有风险,入行需谨慎?在小说《封口费》里,多名记者遇害了,一名记者被跨省追捕了,还有一名记者被指责“泄露了国家机密”。记者们一个接一个地被杀,所有死者的嘴上都被胶水“封口”了。这是一种最直观、最暴力的意象。而在现实里,也经常有记者被打的恶性事件发生。孙浩元透露,曾有读者问他,是否担心这样的小说会把想要入行的热血青年吓着。他当时的回答是:把胆小的人都吓走吧,中国媒体需要更多胆大、有担当的记者。孙浩元表示,“不做批评报道的记者不是好记者”。他告诫同行们,面对封口费时,“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记者:是什么事件触动你写《封口费》这本书的?

  孙浩元:计划写这本小说由来已久,确切地说,是从2008年开始的,那一年,山西又发生了一次矿难,结果真假记者排着队领取封口费,这事对我触动很大。两年来,这事时不时地就会浮现在脑海里。我一直想用小说的形式,把这一丑闻记录下来,把那些真假记者的丑陋嘴脸记录下来。不光是因为小说可以比新闻尺度更大,还因为小说可以“储存”得时间更长。两年来,我一直在构思,最后终于有了这本书。我并不奢望凭这一本书,就能对现状有多少改变,我只是想记录下来,用文学的形式,记录下这个时代的光怪陆离,将丑陋者,永远地钉在耻辱柱上。

  记者:你对“封口费”这一社会热点事件的形成和发展,有什么看法?

  孙浩元:一方面,的确是有些记者自甘堕落了,丧失了职业的操守;另一方面,也是监管不力、法制建设滞后造成的,比如曾经有记者排队到煤矿领取封口费,假如监管得力,矿难得到监管部门的及时处置,他们又怎会有机会去领取封口费呢?但是,我们也应该从中看到光明,为何此事成了热点?难道以前就没有记者收取过封口费吗?我想不是,这事能成为热点,恰恰是因为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的记者、媒体,远比那些蛀虫多得多,所以他们的丑行才会被曝光,才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媒体有义务把看到的那些阴暗拿到太阳下面曝晒,同时也有义务接受监督。

  记者:你自己也是记者,遇到过“封口费”的问题吗?

  孙浩元:做记者的,尤其是跑社会新闻的,和“封口费”狭路相逢是见怪不怪的事情。我刚工作不久就遇到过一次:一个小区反映物业管理的问题,物业公司断电断水还不搞卫生,小区里污水横流。我跟一个同事前去采访,为了保持新闻的客观性,我们采访了业主之后,又采访了公司的负责人。然后我们就离开了,刚走一会儿,对方打来电话,说是要给我们一张光碟,有一些新闻素材,我们就停在路边等他们过来。结果,光碟下面有厚厚一沓人民币,我装作不知道:“这是什么啊?拿错了吧?”我把钱还给他,拿了光碟就走了。

  记者:如何确定自己掌握了新闻的全部真相?

  孙浩元:没人可以说自己掌握了全部真相。真相总是跟我们隔了一层纱,我们只是在更加逼近真相,却无法断言自己得到的就是真相,因为总有人想隐瞒真相,有时候你被欺骗了尚不自知。掌握真相并发布真相,应该是记者的追求,但是我们也该时刻警惕,真相未必就是你想的那样。你发布的,或许只是你以为的真相。但是,我们却能确定谁“没有掌握真相”——— 只要当事人回避你的采访,那基本上真相就离你很远了。

  记者:记者的正义、良知和勇气在对抗社会黑恶势力中能有多大用处?

  孙浩元:记者起到的是揭露假恶丑的作用,靠舆论来声讨黑恶势力,并最终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政府依然是关键,政府不出手,你喊破喉咙也没用。

  记者:在当下资讯爆炸、热点一天一变的社会里,用所谓的“曝光”来引起大众关注,以期伸张正义的方法,还能奏效吗?

  孙浩元:有时候能,有时候不能。我们不能对媒体抱过多期望,社会要向善,光靠媒体监督还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制度建设,体制改革。

  记者:关于最近各种“封口费”的事件您有什么想法?

  孙浩元:口,能封住一时,却不会封住一世。历史不会忘记,公道自在人心。(臧文涛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抢1元钱判4年”带来的反思
  • 朋友圈一元“买画”呼唤社会善意
  • 学者谈二次元之唯美:年轻人绝不是玩物丧志
  • 名校抢高考状元为何被批
  • 殴打记者几时休?
  • papi酱获1200万元投资 “网红经济”能红多久?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