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0年前小米面条入选2011世界考古十大发现

时间:2012-01-31 10:30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新年头几天,龚一闻收到一条短信:“恭喜你的‘面条’入选美国《考古学》杂志评出的2011年世界考古十大发现。”

  这条短信来自她的导师,中科院研究生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研究员蒋洪恩。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蒋洪恩称:“实在没想到,对这碗2400年前小米面条的研究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险些被丢弃的面条

  这碗大名鼎鼎的小米面条其实已出土多年,一直被默默无闻地存放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里。

  上世纪80年代末,在发掘位于新疆火焰山腹地的苏贝希遗址时,发现了大量石器、陶片和毛织物等文物。其中也包括遗存在墓主人头部左侧的这碗小米面条。而在另外两座墓葬中,还同时发现了陶钵装的点心和黍颖果。

  考古学家对墓葬内的器具和衣物怀有浓厚兴趣,但对这些食物却不知从何处着手研究。

  2007年,蒋洪恩在吐鲁番学研究院做博士后,在新疆文物考古所的一个玻璃展柜内,他惊喜地发现了这些已经成型且保存完整的面条、点心和黍的颖果。

  “这些食物中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专攻植物考古学的蒋洪恩对此深信不疑。于是,他选取一些样品,将其带回北京,安排研究生龚一闻对这些古代食物进行分析研究。

  久不显形的植硅体

  龚一闻对这项研究印象很深。

  研究面条的基础工作,是要从中提取一种被称为“植硅体”的物质。植物学研究中,科学家往往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硅体的不同形态特征,并以此区分不同的植物细胞或组织类型,进而对植物种类进行鉴别。

  第一次实验时,龚一闻从面条和3个点心样品上刮下少量样品,小心翼翼。按计划处理后,她满怀希望地趴在显微镜旁寻找。然而,视野中只有一片模糊,并没有出现预想中轮廓清晰的植硅体形状。她重复多次,试图找出问题所在。但实验还是一直卡在第一步。

  蒋洪恩也很焦急,如果植硅体不显形,下一步实验将受到影响。

  转折点出现在2009年夏天。《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志刊发了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厚远的论文。他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鉴别了粟和黍,使中国北方粟类作物起源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

  龚一闻眼前一亮:“这不正是自己难以突破的问题吗?”她敲开了吕厚远办公室的门。经过请教和讨论,吕厚远认为,问题可能出在溶剂上。

  “一刻也等不了了。”龚一闻对《中国科学报》记者描述当时的心情说。她立刻扎进实验室,为“面条”换了新溶剂。终于,期待已久的植硅体显形了。

  起步阶段的植物考古学

  研究揭示,公元前400年时,黍已经是吐鲁番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面条和点心都由黍磨碎后制成。同时,在饮食习惯上,这一地区既有东方特色的煮面条,又有西方特色的烤点心,证明饮食文化在该地区得到了充分交会。2011年初,这项成果发表在美国的《考古学》杂志上。

  蒋洪恩告诉记者:“和传统考古不同,植物考古学关注的是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古代植物遗存,比如食物、燃料、建筑材料等。”

  同时,自然植被也是植物考古学家另一个关注点,“这类植物遗存为复原古代生态环境提供了直接证据”。

  “这次实验也为我们建立同类样品研究分析的流程提供了借鉴。”在蒋洪恩看来,植物考古学在中国发展较晚,研究方法和经验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中国的考古研究中,植物考古学会展露越来越大的潜力。  来源:中国科学报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夏河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选2019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甘肃一项目入围!
  • 考古工作者袁靖:用科技更好解开历史谜题
  • 烈日下的坚守:在“大蒸笼”里挥汗的考古领队
  • 西藏联合考古 探访曲龙遗址传承千年的“土林洞室”
  • 西藏阿里大规模古遗址联合考古启动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