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华谊兄弟出品、冯小刚导演、刘震云编剧的电影《一九四二》将于11月29日在全国公映,11月25日北京首映也进入倒计时阶段。今日,出品方华谊兄弟连续发布两支“一九四二-人物志”,详解佃户瞎鹿与传教士安西满的乱世友谊,并截取少东家、地主婆、瞎鹿娘、儿媳妇四位“灾民代表”作介绍,集中展现电影中的灾民群像,表现1942年处于饥饿与死亡边缘的人的粗糙情感。编剧刘震云说,正是这些当时被漠视的灾民拥有着决定性的力量:“本片的主题是‘人’,是千千万万的最广大人民,他们是一切事物的根本,他们像大地和大海一样默默地决定着历史的走向。”
①他们是谁?
一九四二人物志之神父梅甘&记者白修50.转发至:[相关]一九四二预告片“饿死士.. | 冯小刚挑战《一九四二》.. 佃户瞎鹿:
瞎鹿是电影虚构的人物,却又是最真实的人物之一,因为在他身上凝结着千千万万普通中国农民的性格特点。他是河南省延津县西老庄村大地主范殿元的佃户,却连大名都不为人知,只以“瞎鹿”相称。他木讷迟钝却又在生计上处处算计,为的是养活上有病娘、下有儿女的一大家人。自幼喜爱木工活的他,拉得一手好胡琴,也正因为这音乐上的共同爱好,与传教士安西满结为了生死之交。
传教士安西满:
安西满同样是电影虚构的人物,也是电影中最为特殊的一位人物。他是 被神父梅甘收养的中国孤儿,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使得天主教成为他唯一 崇高的信仰。有着意大利神父梅甘的苦心培养,使得父母双亡、差点饿死的 安西满不仅成长为一名神职人员,更加能说一口掺着河南口音的英语。当饥荒发生时,千百万人背井离乡踏上未知的逃荒路。在《圣经》的指引下,他认为这是主赐予的机会,他要像“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一样,带着河南人逃出苦难之地,将天主教发扬光大。混合豫剧与弥撒的演唱,正是他心中最佳的传教方式,与瞎鹿自小熟识的安西满,也不断恳求老朋友拉胡琴、捧自己的场,却没想到一片传教的苦心,换来的却是现实的残酷、信仰的崩塌。
灾民群像:
《一九四二》用几根硬线条将地主婆、少东家、瞎鹿娘和儿媳妇这四个角色凿刻出来,他们仅仅是三千万灾民群像中的四个面孔。少东家是河南省延津县王楼乡老庄村地主范殿元的儿子,他的命运可以用“昙花一现”来形容,却真实地展现了少东家的嚣张跋扈的性格缺陷及其导致的命运。地主婆是范殿元的老婆,少东家的亲生母亲,精明而又现实,她在丧子之后随夫离家逃荒。儿媳妇是少东家的老婆,怀着身孕逃荒,在灾难面前求生意识渐渐减弱,腹中胎儿是她唯一的希望。而瞎鹿娘则是东家老范的佃户瞎鹿的母亲,她在灾难面前坚守着人性底线。
②谁塑造了他们?
佃户瞎鹿:冯远征扮演
参演《一九四二》已经是冯远征与冯小刚导演的第三次合作,祖籍陕西的他,与1942年逃往陕西的河南灾民,有着情感上的联系,他扮演的瞎鹿复杂、内敛。用冯远征的话来说:“我觉得瞎鹿的优点是为了吃,缺点也是为了吃。”除了“吃的问题”,对于外形瘦削的冯远征,饰演瞎鹿更是形神兼备,第一天的那场戏让他印象深刻,“我化完妆就站到那,一个副导演指着我让我下去,我说我就站着,他说你下来,有点急就要冲上来让我下去,另一个副导演就过来说那个是冯老师,他吓得赶紧就道歉说认错人了,那时给了我一个信心,我就觉得起码我还像个灾民”。
传教士安西满:张涵予扮演
《集结号》不仅为张涵予带来了金马影帝的肯定,更奠定了他银幕硬汉的形象。而在《一九四二》这部没有硬汉的历史长卷中,张涵予突破了硬朗坚挺的银幕形象,饰演了内心更为纠结的宗教信徒。张涵予看来,安西满虽是传教士,同时也是农民,在面对战争与饥荒的逼迫下,安西满从志得意满的传教士,变成了对信仰质疑的“灾民”。
为了让导演省心,张涵予在拍摄周期之外额外在剧组驻留三周,即使没戏也在片场候命,以防导演突然拍摄自己的戏份。塑造的安西满让张涵予觉得“这个角色很有意思,我以前从来没演过,里边还有很多段唱,豫剧老段套词儿唱,说河南话,最后还要讲英语,很有意思。”
③他们在《一九四二》中做了什么?
佃户瞎鹿:灾民的缩影
电影中的瞎鹿,作为千百万灾民的缩影,有着丰富复杂的性格特征。他见证了老东家的由盛转衰,因为他需要养活一大家人、而又不得不和老东家做着一次又一次的人情买卖。
瞎鹿是电影故事中灾民线索的重要人物,而他与传教士安西满在乱世中的一段友谊,平添了人面对饥饿与友情的两难抉择。
传教士安西满:信仰的崩塌
安西满是电影中塑造的特殊角色,他是孤儿出身,本属于普通的农民阶层。却又因为自小在教堂长大成为传教士,而脱离了贫苦与劳动,甚至还学会了说英语。出于信仰的优越,他认为自己是主的信徒,要将天主教发扬广大。却没想到,战争和饥饿,让神父梅甘都感叹“三十年都不能明白中国这个地方”。更何况自己也是中国人的安西满。他在与灾民的直接接触中,渐渐产生了信仰的动摇。
张涵予饰演的安西满,有着中西结合的性格特质,将普通灾民与天主教徒联系起来,揭示了信仰与生存的哲学思辨。
瞎鹿和安西满
导演冯小刚说:“灾民的感情是非常粗糙的,是寒风里垒起来的荒草和石头”,编剧刘震云说:“在这么麻木迟钝和漠然的状态下边,灾民流露出了人性最底层的一点情感”。瞎鹿和安西满因为音乐而成为朋友,由于旱灾的发生,反而使得两人如同搭档。在战火纷飞与逃荒保命中,一段胡琴弥撒演绎的乱世友谊显得别有韵味。
灾民群像:
少东家、儿媳妇、地主婆和瞎鹿娘作为灾民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让观众瞥见一幅“众生百态”的灾民群像。在《一九四二》中,灾荒如山崩海啸席卷河南,粮食的过度匮乏让既有的社会规则消失了。人们根据最原始的本能行动。穷人最先被饥饿逼到了悬崖边,紧接着饥饿的穷人就将灾难传递给了尚有余粮的富人。一夜之间,地位尊卑和贫富差别消失了,人们被拉到了同一境遇之中。延津县“全县72大户悉数被抢”,所有逃荒的人一起经历着远离家园,长时间的饥饿,日军的轰炸和国军的驱逐。灾难无差别的对待所有人,难民无助无声的不断死去,但正如编剧刘震云说,正式这些当时被漠视的灾民却拥有决定性的力量:“本片的主题是‘人’,是千千万万的最广大人民,他们是一切事物的根本,他们像大地和大海一样默默地决定着历史的走向。”
④《一九四二》主创怎么看他们?
冯小刚:远征是所有人里在造型阶段最像灾民的一个,也很符合这个人物的性格。该有戏的时候他有戏,没戏的时候他很知道自己不抢戏,他的分寸感特别好,让我感觉特别踏实。
涵予适合演一根筋的角色,像谷子地就是一根筋的角色,这传教士也是一根筋。我认为这是剧本写的安西满和别的角色不一样的地方。
刘震云:冯远征饰演的瞎鹿有些憨直、有些小心眼、又有些倔脾气、稍显窝囊,这么一个综合性的农民形象。远征把瞎鹿这个形象塑造的特别丰满、特别深刻,不愧是好演员。
张涵予演了一个天主教的传教士,这个传教士脑子不是特别的灵光。但是张涵予把握力非常好,爆发力在关键时刻也非常好,本来不会说河南话最后学会了,本来英语不地道,后来也说的地道了,下了非常大的功夫。。
陈国富:天主教传教士这类角色对于中国演员来说会特别困难,因为在超过半个世纪的变迁之后,这样一种人物已经和中国的现状脱节了。张涵予做到完全不让我感觉突兀或造作,我甚至能想象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存在。
张国立:和远征、涵予我们这些人在一起,可以说是每一个演员都在用心的去感受人物,然后我们去经历了一场1942年这个灾难,当然这样说远远不是真正的经历,但是我觉得在心理上,我们都经历了这样一场灾难。
王中磊:远征和涵予在外形和表现力上都是非常符合的,另外就是,他们和所有的演员加起来很有年代感,不会显得太现代、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