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现明代离奇石匾 两面字刻倒成错匾

时间:2013-03-27 15:42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凌 廖春花 点击: 载入中...



岭南第一关明代石匾原件正面李凌摄




岭南第一关明代石匾原件反面李凌摄


  中新网韶关3月26日电(李凌 廖春花)在岭南第一雄关——南雄梅岭最高处的关楼上,南北两面分别镶嵌着一块明代牌匾,成为进出岭南地界的重要标示;而一块在当地某石匠家中代代相传数百年、却又有着明显错误的古石匾,近日经过南雄文史工作者的考证,发现竟是梅关古道关楼两块标志性石匾的原件。


  26日下午,记者在梅关古道景区办公室中见到这块石匾。只见它长约1.8米,宽约0.5米,为南雄特有的粉石雕刻而成。尽管已经历经400多年岁月侵蚀,但保存完整。


  “之所以说这石匾离奇,是因为两面都镌刻了关名,并且与如今梅岭关楼上镶嵌的两块古匾笔迹、内容、年代一模一样。”南雄著名文史学者沈容金告诉记者。记者看到,石匾的一面镌刻了“南粤雄关”四个大字,而反面则刻有“岭南第一关”六字,且右下方还有着完整的落款,“万历戊戌中秋”、“知府蒋杰题”,确实与梅关上的古匾无一不同。


  为何一块古匾上会正反两面镌刻了两个标志性的关名?据沈容金介绍,古代石匾的镌刻都是将纸质书法作品覆于石面,然后由匠人依据作品脉络笔锋丝毫不差地凿刻而成。明朝万历戊戌年,一名刘姓石匠受当时的南雄知府蒋杰所托,专门为梅关关楼镌刻楼匾。不料,刘石匠在镌刻过程中,不小心将石匾两面的字刻倒了。沈容金指着石匾说:“假如‘南粤雄关’是正立的话,背面的‘岭南第一关’就是倒立的,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其次,梅关关楼深达5米多,两个关名刻在同一块石料的正反两面上,也根本无法镶嵌。”


  沈容金说,根据当地史料记载和考察,应该是当时的知府蒋杰见状,只得责令石匠重新雕刻两块石匾,石匠于是在错匾上进行拓印,再将拓印作品重新镌刻,“与现存关楼上的石匾相比,错匾尽管与之字迹相当,但错匾上每个字都有着明显的笔锋与须笔细节,而关楼上的石匾却少了这些细节,这再次证明了这块错匾为现匾的母本。”


  南雄学者普遍认为,尽管这块石匾是一块错刻了的石匾,但它仍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价值,显得犹为珍贵。南雄市博物馆老馆长朱德林认为,作为水陆丝绸之路交汇点的梅关古道,从古至今南来北往商贾、士子无数。这块石匾作为历史的最早见证,证明早在明代‘南粤雄关’的赫赫威名就早已响彻五岭南北。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明代青花瓷为何有阿拉伯文与波斯文装饰
  • 明代王妃墓葬珍宝展出 藩王妃婆媳饰品“撞衫”
  • “南海Ⅰ号”已出土 文物21000余件套
  • 沈阳一废品站发现23米长明代城墙遗址
  • 遵义废墟中发现文物宝贝 初定来自明代或更早年代
  • 四川德阳一工地发现明代古墓 疑为“活死人墓”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