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发现古蜀王国宫殿? 专家:突然消失因洪水

时间:2014-03-10 10:13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唐金龙 点击: 载入中...

  传说中的三星堆古蜀宫殿在哪里?


  三星堆古蜀国何以产生、又何以突然消亡?


  三星堆祭祀坑发现的器物为何都是碎的?


  出土上千件文物,为何没有兵器?


  随着三星堆的最新发现,这一系列的疑问正在被一一揭开谜底。


  @华西都市报:85年前的三星堆考古发现,揭开古蜀王国的神秘面纱。2013年1月,一处仅次于殷墟的单体建筑基址出现在三星堆考古人员的面前,“古蜀宫殿”现身!消息传出,国内30多名考古专家齐聚三星堆,经现场勘测和论证,时隔一年过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今年2月26日披露,经过细致的研究考证,考古专家推测这为三星堆王国“宫殿区”所在地。


  1929年春天,四川广汉三星堆村的农民燕道诚一个偶然的发现,揭开了震惊世界考古界的三星堆神秘的面纱……1986年,在三星堆土堆附近发现的两个大型祭祀坑,打开了古蜀王国“宝库”的大门。两坑出土器物填补了中国青铜艺术的空白,而且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被国内外媒体称之为“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考古发现”、“比着名的中国兵马俑更要非同凡响”.


  经过考古专家们多年的努力,基本确定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北窄南宽的三星堆城址。城墙墙基宽达40米。然而,这样的城墙虽然气势恢宏,但却不具备防御功能,此外城墙内还应有其他建筑,它们在哪里呢?


  更令人困惑的是,三星堆文化的后续突然断裂了,究竟它起源于何方又走向何处了呢?2013年以来三星堆考古又有重大发现,它将为以上问题提供答案。


 

时间轴

 


  1929年春


  一块精美玉石器被当地农民燕道诚发现。


  1933年


  华西大学美籍教授葛维汉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对三星堆进行发掘。


  1980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联合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发现大片房屋遗址并进行了航拍。


  1986年


  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两坑上千件国宝重器的出土,震惊世界。


  2013年


  一处仅次于殷墟的大型单体建筑基址出现在三星堆,并有象牙、玉璧和石璧的出现,被猜测为“宫殿”、“祭坛”或者“府库”.


  2014年2月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推测在2013年的三星堆发现的这座商代单体建筑基址,为三星堆王国“宫殿区”所在地。


 

疑现宫殿:“亚”字形单体建筑让国内考古专家齐聚

 


  2013年1月,一处仅次于殷墟的单体建筑基址出现在三星堆考古人员的面前,是宫殿?是祭坛?是府库?伴随着象牙、玉璧和石璧的出现,他们震撼了、兴奋了,“古蜀宫殿”现身!消息传出,国内30多名考古专家齐聚三星堆,经现场勘测和论证,最后没有给出答案。


  时隔一年过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今年2月26日披露,他们在2013年的三星堆遗址发掘工作中,发现的这座商代单体建筑基址,考古专家推测为三星堆王国“宫殿区”所在地。


  据介绍,该单体建筑基址呈“亚”字形,基址里有象牙,有玉璧,还有石璧。


  “2012年12月16日,我们对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群进行了清理,其中一处单体建筑基址的出现,让我一下子震撼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雷雨介绍说,这是一座大型红烧土建筑基址,平面大致呈长方形,呈西北-东南走向,与三星堆城址以及一、二号祭祀坑方向一致,长约55米、宽约15米,面积近900平方米,东西两侧似乎有门道,“初步推测,大约由6到8间正室组成,分为两排,沿中间廊道对称分布。”


  “这是仅次于殷墟的最大单体建筑基址,也是在南方地区首次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单体建筑基址。”雷雨说。


  勘探表明,整个青关山土台均系人工夯筑而成,现存面积约16000平方米,其中第二级台地现存面积约8000平方米,该土台很可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是三星堆王国的“宫殿区”所在地。


  “很震撼,很振奋,这是继1986年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发现、发掘以来,收获最大、取得突破最多的一次。”站在此次考古勘探的现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考古学家林向感慨地说。


  “象牙可能是祭祀时用进去的,但玉璧石璧,就不好解释了。”林向说,“这个建筑基址的发现,更进一步佐证了当年我的提法,这里是古蜀的都城,是古蜀文明之源。”


  更具突破意义的是,专家在三星堆遗址北部初步确认了“仓包包城墙”和“北城墙”两道新的三星堆时期夯土城墙,使得三星堆古城的城墙由原来的5段变成了7段,外廓城也由于“北城墙”而趋于完整。另外,在城址范围内还发现多条古水道。


  专家认为,这必将推动古城的营建过程、聚落布局研究,并推进对三星堆古城的人工水系及其与自然水系关系的认识。同时亦巩固了三星堆遗址作为长江上游文明核心区域的地位。


  考古人员发现,虽然在建筑基址的墙基内外各有一排密集分布的疑似“檐柱”遗迹,但目前并未发现用作承重支撑的“内柱”.


  “如何解决支撑问题?这还是个谜。”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指出,一般建筑每隔4米之内就应该有内柱,该建筑南北跨度(宽度)约15米,但内部没有明显柱洞。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雷兴山指出,可能是类似于望京楼夏商城墙遗址及殷墟所采用的先挖坑、再填土夯打的地基建造方法,以斜墙作为支撑墙。


  目前三星堆已发现了“城墙”,并且出现了疑似“宫殿”,但高等级墓地或者王陵尚未发现,还有更多的谜团等待解开。


 

延伸阅读

 


府库说 收藏文书财物和兵器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刘绪教授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个城池建筑跟豪华宫殿不一样、和普通建筑不一致,中间是通道,东西向开门。有可能是府库,收藏文书财物和兵器的地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则认为,该建筑基址方向与城市方向差不多,与金沙的差不多,坐西北朝东南,刚看以为是院落,仔细一看是一个单体建筑,一般建筑4米以内需要有内柱,“但是它又宽约15米,如何解决支撑问题?这也是个谜。”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三星堆布局也是斜向 为何各地斜向古城这么多?
  • 百余名国内外专家四川三星堆对话上古文明
  • 三星堆北城墙确定古城“合围” 繁荣延续了1500年
  • 三星堆博物馆大立人雕像底座被扔钱币
  • 三星堆古城怎么毁灭的?专家猜测毁于洪水或地震
  • 三星堆黄金面具复制品成国礼 通高42.5厘米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