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发现小炮艇确认为侵华证物 长17米重30吨

时间:2014-07-10 08:30来源:扬州晚报 作者:薛舒文 点击: 载入中...

  6日正式上线的“国家公祭网”受到国内外民众高度关注。截至7日18时30分,网页浏览量超过2178万人次,通过网站在线祭拜和留言的网民数量已近70万人次。


  “国家公祭网”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新华网共同筹办,包含中、英、日三种文字版本。7日记者进行线上公祭体验,扬州“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后代也在网站送出哀思。


 

 

网上公祭  2天近70万人次祭拜

 


  血红、黑色与白色三种色调为主的页面,庄严而沉重的背景音乐。7日上午,记者打开该网站,血红色的“国家公祭网”五个大字十分醒目。


  页面正中,“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9个字清晰而深刻。中文版本主要分为首页、公祭资讯、海外公祭、在线公祭、公祭回音、公祭教育、公祭知识、网上史料馆等8大板块,英文和日文版分别有在线公祭、公祭资讯、公祭知识和论坛互动等4大板块。


  据介绍,国家公祭网最重要的就是祭奠的功能。目前,“国家公祭网”设中、英、日3种语言文字版本;今年12月13日前,还将增加俄、法、德、韩4种语言文字版本。记者在主页面看到,“海外公祭”还包括澳洲公祭、非洲公祭、美洲公祭、欧洲公祭、东南亚公祭和港澳台公祭,方便全球网友参与祭奠,表达哀思。


  截至昨晚8点,该网页“在线公祭”已有693879人次参与祭拜。


  记者点击“在线公祭”页面,随后便弹出“公祭堂”页面,上面分别有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化学战死难者、细菌战死难者、劳工死难者、慰安妇死难者、三光作战死难者和无差别轰炸死难者的公祭板块,每个板块都有相应介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历史,发愤图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吾辈定能强大”……页面滚动条区域,来自广州、河南、上海、新疆、重庆、杭州等全国网友都纷纷为死难者点烛。


  “如今社会发展,谁敢再犯我,必痛击。”一位扬州网友如此表示。


  公祭论坛上,已满满有144页的网友讨论。


 

 

扬州发现“小炮艇”确为侵华证物

 


  在“公祭资讯”的“图片聚焦”栏,记者看到近日本报报道的仪征“小炮艇”作为日军侵华证物赫然在列。


  这条信息显示,“江苏仪征发现‘小炮艇',中日专家鉴定为日军侵华证物”.据悉,7月5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江苏仪征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中日专家多方考证,此前发现的疑似日军炮艇确认为日本侵华期间军用炮艇。该炮艇艇长17.4米,宽4.2米,高3.9米,重约30吨。


 

 

“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后代寄哀思

 


  2012年,一位酒甸社区94岁的邓秀琴老人,曾向媒体讲述了自己在南京大屠杀中的亲身经历,她也曾是扬州为数不多的“南京大屠杀”经历者。遗憾的是,去年10月份,老太已离开人世。


  “为躲避侵华日军的大屠杀,妈妈和家人逃难到山区的一个山洞里;后来,她还亲眼目睹父亲和叔叔被日本鬼子残忍杀死……”昨天下午,记者再次联系上邓秀琴老人的儿子刘永刚。在昨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格外有感触,“妈妈生前就一直给我们讲自己的亲身遭遇,那段历史我们都不会忘。妈妈希望我们能够记住她吃过的苦,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国家公祭网,全球人都能网上寄托哀思,足以证明中国人对于历史的不忘和对这段屈辱的铭记。”得知国家公祭网成立后,刘永刚激动地打开网页,点开“在线公祭”,默默点起了一根蜡烛并留言。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扬州瘦西湖畔发现曹雪芹祖父曹寅题写的石碑
  • 隋炀帝墓研究最新成果公布
  • 扬州农田发现唐代墓碑 曾被村民放河边当垫脚石
  • 扬州出土西王母题材铜镜增至5面 西汉美女爱戴“胜”
  • 扬州东门遗址见证唐宋繁华烽火 南宋时建城壕堡垒
  • 扬州东门遗址见证唐宋繁华烽火 南宋时建城壕堡垒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