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从前,就在眼前

时间:2015-07-09 08:01来源:大西北网-北京晚报 作者:严学章 点击: 载入中...

油菜花

 

  清明时候的旷野,油菜花特别的黄艳,麦苗特别的油绿肥厚,春风特别的温柔,连土地也特别的松软,一切都是特别的。人们的心绪也很特别,有祭奠亡灵的深深怀念,也有沐浴春光的浅浅温馨。把清明节放在春天,是老祖宗的大智慧,使人们能在踏青中扫墓,在扫墓中踏青,"节"法自然,真好。


  对于在外谋事的人们,父母健在时要常回家看看,父母过世了,连春节也不需要回家了。只是清明节的日子里,倘若条件允许,是会回到父母坟上看看的。感恩中国文化中有清明这个别样的节日,再忙再远,也会在清明的日子里想到父母,祭奠祖辈。清明是中国人一年与亡父母走得最近的日子。来到父母的坟前,父母在里面,儿女在外面,很近很近,烧烧纸,说说话,从前就在眼前……


  国务院把清明列为法定假日,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尊重。而我们的老祖先对中国节日的习俗,更是一种诗性的文化创造。比如七夕节,用时髦的话讲算是中国的情人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一年只有那么一晚,还是喜鹊架起了桥,还是在天庭的银河上,真是太诗意太浪漫了。而清明节,选择在春天里走进大自然,通过扫墓祭奠,以亲近大自然的方式亲近泥土,亲近父母,怀念亡故。清明节上坟扫墓,是免不了要烧纸的,那纸被称为纸钱,"纸船明烛照天烧",这一烧,便联通了阴阳两界,就像与地底下的亲人们拨通了手机,或是连接上了微信,一边烧纸一边讲话,有哭的有笑的,有苦有甜,活灵活现的,诗意的真实呵!诗意的时空穿越,真实的促膝聊天,真有一种童话般的美感。对于中国人,过清明节,就是在享受中国文化独有的那份亲情的温暖,那份永远剪不断的思念与牵肠挂肚。


  我是不主张过洋节的,什么情人节呀圣诞节呀什么的,中国人过洋节难免水土不服,令人啼笑皆非。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有很深很厚很久远的人文内涵,除了需要我们认真地过好好地过,更需要我们结合当代社会与时俱进,赋予这些节日以新的当代元素。这里的清明节,作为中华孝文化的一个重要承载,是必须要认真对待的。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认祖归宗,是中华的优秀传统美德,当下确实需要大大恢复坚持,更需要蕴含新风弘扬光大。比如年轻人远离家乡工作忙,清明节假期短回乡扫墓时间不允许,不必非得千里迢迢,可以选择以其他方式进行清明节祭奠;比如清明节烧纸容易引发火灾,可以用不烧纸的方式上坟扫墓,关键是要有一颗感恩孝敬不忘本的心。是呀,清明节这天,是我们与亡父母一年一度走得最近的日子,我们要倍加珍惜。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为何张爱玲与胡兰成没举行婚礼?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