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周口店遗址发现"北京人"用火新证据

时间:2015-07-20 10:25来源:大西北网-金羊网 作者:陈冬梅 点击: 载入中...

  据新华社电 在周口店遗址管理处1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主席高星说,在周口店遗址,发现了"北京人"有控制地用火的新证据。

 

用火遗物遗迹密集出现


  这次发布会公布的是2011年至2014年周口店遗址"猿人洞"抢救性清理发掘成果。


  周口店遗址管理处主任董翠平介绍,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又称"猿人洞"."北京人"曾在这里生活,他们的遗骨、遗物、遗迹和洞顶塌落的石块和洞外流入的泥沙等,在洞内一层又一层充填起来,形成巨厚的堆积层,共分13层。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猿人洞"抢救性清理发掘队队长张双权介绍,本次发掘中的一个重要发现是火塘、原地烧结土、烧石、烧骨等古人类用火遗物、遗迹的密集出现, 它们为"北京人"用火行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素材。

 

发掘出了两三处"火塘"


  "这次考古发掘发现一些动物的骨骼完全碳化,内外都成为黑色,可以判断是火烧的结果。如果是化学反应或化学污染,应该只是骨骼的表皮变为黑色。"高星说,另外还发现有石灰岩被烧成白色的石灰,这只有在高温且持续燃烧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尤其重要的是,发掘出两三处集中用火的部位,可以被称为火塘,有的火塘存在'围挡'结构的残留石块,这是考古学家一直在寻找的。"高星说,经过专业实验室分析,火塘部位的燃烧温度是自然火远远达不到的。


  在"火塘"内部及周围,考古学者还发现了大量燃烧过的物质。高星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会同中国安全生产研究院燃烧实验室,在周口店遗址第4、6层提取灰烬样品做新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因燃烧而形成的富集的元素碳、钾和植硅体在灰烬样品中有足够数量的存在,证明在这两个层位发生过原地燃烧(用火)行为。


  "可以说这个取样分析更接近'原生态',因为不是在经过风吹雨淋的剖面表层取样,而是从发掘揭露的未经后期扰动的地层中取样,样品没有经过风化等损害。"高星说,上述发现表明,"北京人"已经会用火,而且能够保留火种,是在有控制地用火。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将建保护棚 猿人洞“加盖儿”
  • 周口店发掘曝新发现 一遗址或经700℃以上加热
  • 考古专家谈盗墓者:一般两人合伙 多有血缘关系
  • 考古专家: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
  • 考古专家称涌山洞穴遗址有可能发现古人类化石
  • 考古专家:马家窑文化时隔90年将有新发现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