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殷墟大规模殉人的来源是俘虏而非奴隶

时间:2016-07-28 08:01来源:大西北网-新华网 作者:刘雅鸣,桂娟 点击: 载入中...

    在殷墟持续88年的考古发掘中,有一种发现同甲骨坑一样令人震惊:2500座以上的祭祀坑,密布在西北冈王陵区,这些以人祭为主的坑葬有规律地成排分布;200多年间,数以万计的活人被商王室当成祭祀祖先的祭品惨遭杀戮。


    “最新科学研究结果显示,西北冈祭祀坑里的殉人,不是奴隶而是商人的俘虏,他们是曾与商人为邻、被强大的商人逼迫至西北地区的羌人。”在纪念殷墟成功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十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向新华社记者透露了新的研究成果。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殷墟王陵祭祀坑人骨与羌人的种族与文化》启动,安阳工作站与加拿大学者合作,利用成熟的锶同位素技术,寻找殷墟西北冈殉人的来源。


    项目的研究起源于两组数字的奇妙联想。在研究祭祀坑时唐际根发现,人祭坑是成组分布的,按组来统计坑里的人骨头时,出现频率最高的成组数字是10、30、50、100、300……甲骨卜辞中商王祭祀祖先时也频频出现十羌、三十羌、五十羌、百羌、三百羌……将两组数字联系起来反复推想,唐际根推测,祭祀坑里的殉人说不定就是羌人。


    项目组的专家们到西北地区的甘肃、陕西一带,寻找商代的人骨头和牙齿。早些年间,著名学者夏鼐和俞伟超曾分别猜想,西北地区的寺洼文化和卡约文化,曾是历史上羌人生活的区域。同时,项目组又在殷墟祭祀坑里新出土人骨头和牙齿。


    将获取的两组骨头锯开、比对,锶同位素技术比值非常接近!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一桩谜案被破解:殷墟祭祀坑里的殉人确实是羌人。这些羌人一般是被虏来后随即杀掉,如果当上一两年奴隶,锶同位素的比值就会有变化。


    殷墟司母戊鼎所在大墓的墓道里,也有22个用于祭祀的人头保存完好。用锶同位素技术一测,大部分也是羌人。


    早在1974年,主持编撰大型文献资料《甲骨文合集》的着名学者胡厚宣,就依据他所读到的2000片甲骨文统计出,殷墟14000人祭中,就有8000个是羌人。


    “羌人曾经人口众多,与中原地区的商王朝为邻,由于商王朝社会发达、技术进步,不断将羌人逼迫至西北地区。”唐际根说,“今天的羌族也生活在西北地区,2006年人口普查时还有30万人。但在商朝被作为殉人的羌人,是否就是今天羌族人的祖先,还有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殷墟大遗址保护区内发现1800年前游牧民族特征墓葬群
  • 河南安阳殷墟保护区发现18座墓葬
  • 河南公布五大考古新发现:辛店商代铸铜遗址与殷墟同族属
  • 陕西商代晚期建筑遗迹规模仅次殷墟 曾遭盗掘
  • 考古表明:陕西周原遗址大墓分布特点与殷墟类同
  • 赤峰战国墓发现人殉葬现象 殉葬者或为战争俘虏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