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文人何绍基书法作品时隔30余年离乡展览

时间:2017-04-17 10:31来源:大西北网-中国新闻网 作者:胡健 点击: 载入中...

    山西博物院和湖南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何绍基书法艺术展”14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这是晚清书法家何绍基作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日本东京和台湾外出展览后,再次离开故土湖南。

 

    本次展览展出的的70余幅作品,分楷书、行草、隶书、篆书、绘画五个部分,主要是从湖南省博物馆馆藏作品中遴选出的代表之作,另有山西博物院藏的2件何绍基作品参展,全面展示了何绍基的各体书法创作成就。


    此次展品中最为闻名的便是何绍基晚年书写的《种竹日记》,这本日记记录了何绍基学书的体验、生活琐事、学习心得,可以说事无巨细,完全展现了何绍基行书创作的高度。


    山西博物院文物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宋涛介绍说,文人士大夫进行日记创作始于中国宋代,起初只是一个随手记录的体裁,往后发展就成令人士大夫的一种文化好尚。有一种说法叫,“传记不如年谱,年谱不如日记”,走近一个文化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的日记。


    湖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利介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何绍基的作品曾在日本和台湾展览,此后便再无外出展览。何绍基被誉为“有清二百余年第一人”,曾国藩更是评价其“字必传千古无疑”.


    何绍基出生于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湖南道县(当时称道州)人,字子贞,号东州,晚号蝯叟。他曾先后做过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提调总纂协修、武英殿纂修等朝廷史馆文职官员。54岁那年,入蜀上任后的何绍基革除陋规,严劾贪官,得罪了不少地方权贵,最终以“信口雌黄,肆意妄言”之罪名而罢官降职。


    此后,他绝意仕途,曾先后担任过济南泺源书院、长沙城南书院、浙江孝廉堂等讲席,主持苏州书局、扬州书局的工作,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文化教育事业和书法艺术创作中。


    据文献记载,何绍基在经史方面的着作有《惜道味斋经说》八卷、《史汉地理合证》若干卷、及与丁晏合撰的《山阳县志》二十一卷等。在文字学方面的着述有《说文段注驳正》、《说文声读表》、《说文声订》等。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