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商户家族是农业创新的典型,历五代人的经营积累,常盛不衰,至新中国成立时,将农业生产方式推向很高程度。
五种农业生产方式,按次每一个是一个发展阶段,一个比一个有其进步和优势,有其更高的生产力;按次愈往后的生产方式,抗逆性愈强,抗旱、抗雹、抗虫害的能力更大。五种农业生产方式,构成了漳县川山过度带的农业文明,是现代农业的基础,是漳县人民的宝贵财富,至今仍散发着燦烂的光辉,指引着漳县农业世代延续,养育各姓族人繁衍生息。
人民公社已经解体,这是历史的必然。它的不足不仅是破坏了生产关系限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破坏了农业生产方式的生态结构,丢掉了世代沉积的农业文明。历史的教训在于对一个经济体的分析,不仅要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要看到生产结构的优化组合。
5、结论
(1)董姓族人祖居渭河流域,有4200年历史。其迁移路线是:渭河流域→晋南地区→陇西地区→漳县董家山→漳县董家庄。约4000年前左右由渭水流域迁入晋南,公元14世纪(明初)由晋南洪洞县大槐树下迁至陇西地区,公元16世纪(明中叶)由陇西迁至漳县董家庄。分别在晋南、陇西、漳县生活了2600年、200年、440年。
(2)董姓人是黄帝子孙,始祖是黄帝第四代孙董父,是一位动物驯养专家。舜帝奖励其功绩,赐董姓,始有董氏家族。族人祖根地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或漳县董家庄,祖先是明中叶迁入董家庄的第一代族人。
(3)族人繁衍,明朝中叶迁入漳县董家庄为第一代,清末为第十三代,至今传二十代。族人沿两个方向扩散,一沿漳河东西向延伸,二是向城镇和沿海地区迁移。
(4)族人创造了漳县山川过度带的农业文明,建立的五种农业生产方式是其代表性标志。这一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的黄河文明的一部分。是由始祖董父点燃的科学之光,经董国的人文之光,数千年永续的精灵之光;是生长于武阳大地百花争艳的奇艳之光,是时间之光和空间之光相交汇的光芒,是沿历史长河的纵向文明和沿空间的横向文明的交集文明。它伴随祖人生命之光的延续,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理性根基。
(5)董商户族人繁衍:从14代(胖商户父)开始→15代(胖商户)→16年(静安、禄安)→17代(国仁、国义、国礼)→18代(明儒等)→19代(少雄等)→20代(云锋等),共七代。
漳县韦家坪董家
今年(2007年)是个多雨年,尤其是进入秋天后,在西秦岭边缘的山区小县漳县,连绵秋雨就没有停止过。可不,到10月5日了,还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造成人们在农村出门的诸多不变。
韦家坪是漳县盐井乡的一个小村庄,这里也居住着不少的董氏族人。早上,顶着连绵细雨,从漳县县城出发,向南行进2公里,便到了漳县盐井乡(原盐井镇)。从漳县县城到盐井这段路还可以,是新铺的柏油马路,一路上脚底虽然走湿了,但脚面却是干干净净的,没沾上一点泥巴。但一进盐井镇,就不那么得意了,在镇子的小街小巷中,满是水坑、泥浆,迈一步过一步都非常艰难,找不准下脚、迈步的地方。在这样的小街小巷中,让我足足熬上了20多分钟后,才从这些泥泞中拔出了脚来。
从盐井镇出来后,沿着漳河南面的土质公路向西行进,虽然雨停了,但下过了雨的路上却很干净,没有一点泥泞,看着路两旁边绿里透黄的将要收割的玉米和小杂粮,走在路上心情舒服多了。慢慢行进了4公里,便是韦家沟门口。韦家沟门口有几户人家,是与河争地时从韦家坪搬下来的,从他们修的房子看,他们过得很好,打听了一下,他们在上世纪还是一家人,现在已经是三四个院子,也就是说变成三四户人家了。从韦家沟门口向南直上一小坡,便是韦家坪。韦家坪面积不大,一条小巷向西向南两个方向延伸,房子新旧交错,可以看出时间的变异,从大门的气魄程度也可以看出家庭的贫富。韦家坪居住着约40户人家,董家人居住在坪的东头和中间,目前有7户41人。进了韦家坪,随西进的小巷前行,在一个气魄的大门上扣开了门,当问到“董姓人家”时,他们回答他们就是“董姓人家”。亲房见亲房,一股暖流注入全身,双方都异常兴奋,他们急忙把我让进了家里的厅房里,听到来了亲房的家人从爷爷到孙子都来看我,端上了最好吃的东西。厅房里的炕上坐着一位穿戴干干净净长得白白净净的80多岁的老奶奶,她已经是这个家庭的老寿星,是孩子们的太太,董金保的亲生母亲。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