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家窑彩陶上考古学者发现较为成熟文字

时间:2011-12-28 15:20来源:新华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日前,考古学者在距今4650年前的马家窑彩陶上发现了较为成熟的文字——“巫”字,从而将“巫”字的产生年代向前推进了1000年,同时发现是用毛笔写的字,被称为是我国最早的书法创作活动。甘肃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志安的这个发现,在国内考古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马家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以其绚丽繁缛的马家窑彩陶著称于世。

    探索汉字的起源是中国学术界尚待完成的艰巨任务,一般认为在甲骨文之前,最接近成熟文字、数量最多的刻画符号应该是陶文。马家窑先民在绘制大量灿烂的彩陶图案的同时,也留下了丰富庞杂的刻划符号,只是这为数众多的图案和符号我们今天已难以解读。郭沫若曾指出“彩陶上的那些刻划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这次陶罐上发现的四个“巫”字是写在奇怪人物的四肢上方位置,而这个阴部夸张突出的奇怪人物明显带有生殖巫术的意味,也就是说这应该是一个巫师的形象,而其所表达的意旨应该就是生殖巫术。在甘肃临夏另发现类似的陶罐,其大小也和上件相似,上面的“巫”字更多。

    “巫”字的发现,人们对这个神秘图案有了全新的认识。陶罐上画的形象就是一个与天地沟通的大巫,这个“巫”就是古羌人心目中崇拜的能够抵御洪水、沟通天地、招来福祉并有强大生殖能力的蛙神化身。因此这个“巫”字,虽然只是单个存在,但它与表达巫的陶画组合在一起出现,我们就不能把它看作是不知意义的符号,显然它已成为有明确含义的中国汉字。

    巫师、大巫,在远古时代,被认为不是普通人,而是能够和上天、神灵进行对话和沟通的人,是吸附了自然界某些神圣动物的灵性而具有超自然神力的人或动物之灵。他可以代人向神鬼报功祈福,并转达鬼神降福之音的人,即巫祝,就是上天和神的使者。

    在古代,“巫”是由氏族的领袖们兼任的,比如传说中的大禹,不仅是位善于治水的英雄,也是一位大巫。由于“巫”和“舞”是同音,所以巫“降神”手段主要是舞蹈。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载歌载舞马家窑
  • 邮驿:在历史中远去的一道背影
  • 深藏在敦煌壁画中的“绝世武功”
  • 深藏在敦煌壁画中的“绝世武功”
  • 在甘肃工作的两院院士
  • 在甘肃工作的两院院士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