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古渡
艰苦行军40多天后,仅剩903人的西路军左支队走出祁连山,到达瓜州城下。瓜州是西路军在河西走廊的最后一站,从此之后,剩余部队便进入新疆。
走出祁连山
汽车向瓜州疾驶,扬沙浮尘总在戈壁远方漂浮,一丛丛稀疏的骆驼刺和梭梭柴散布在茫茫戈壁上,风力发电机硕大的风叶在风中缓缓转动。夕阳西下,凉风挤进车窗,道路两旁的浓密树影斑驳地投射到汽车玻璃上。
5月12日傍晚,记者抵达瓜州--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县城。
1937年4月23日,经过40多天的艰苦行程,西路军左支队终于走出了祁连山,来到了瓜州县踏实乡南面的戈壁平川地带。"从雪山进入平原,虽然早已疲惫不堪,但是总觉得脚底下轻快了许多。哪知道刚走出山口不远,便在这世界闻名的'风库'里遇见了前所未有的大风。"30军军长程世才在《悲壮的历程》中回忆。
"此时,迎面而来的黑风刮个不停,风声刺耳犹如山崩海啸,狂风卷起戈壁滩上的沙砾扑面而来,偌大的戈壁滩没有避风之处。左支队指战员互相拉着树枝前后照应,战士们捂着脸,跟着脚印前进,失掉了联络就拍掌或者呼喊。"瓜州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孔祥迪说。
风暴好不容易过去了,在榆林河滩上,左支队集合清点人数,这时的左支队仅剩903人。到达瓜州踏实乡,左支队分住在吕家庄子、财神庙和老爷庙。"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公卖公买、按价付款的严明纪律,受到当地群众的赞扬。他们无论到哪一户农家,当地农民都愿意从自己节约下来的口粮中拿出一碗面,或者一碗咸盐售给红军。"孔祥迪说。
攻打瓜州城
5月13日下午,记者在县城南郊拜访了瓜州县唯一健在的老红军赵明祥。
"老人家的身板没有以前硬朗了。"赵明祥的女儿赵月兰说,"我爸前天刚出院,患了强直性脊柱炎,这几天不小心又感冒了。"
"92岁了。"斜靠在沙发上的赵明祥向前倾身,抓起一把黄色的药片。老人的眼睛已经有些深陷,白发稀疏,但面色红润,目光炯炯。老人的听力不大好,记者每问一句,都要他的女儿赵月兰凑在耳朵跟前大声重复。
赵明祥的老家在四川,1933年参加红军。1935年开始给四方面军参谋长李特喂马。"长征中,两过雪山、三过草地,我一直跟着李特。"
"石窝会议的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跟着李特和左支队一起向西走。爬雪山,山高上不去,首长都拽着马尾巴。"回忆起当年,赵明祥马上有了精神,"我们在祁连山走了40多天,在倪家营子带出来的糜子都吃完了,饿得没有办法,首长下山时和我们一样,都得用手扶地往下滑。"
原先准备绕城而过,但后来有消息说瓜州城只有一个通讯排守卫。为了取得给养和休整,在敌情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左支队决定攻打瓜州县城。
"晚上10点,我们抬着云梯从石工村出发,走了20多里来到瓜州城下。瓜州城四周都是4米多高的土墙,30军剩下的400多人一起去攻打西面的城墙,城墙上的敌人火力很猛,李特和李先念等领导在城西南的一个梧桐树窝里开会,决定撤退。鸡都叫了,部队撤离到城西南一里多的几个小村子里住下来。"赵明祥说,
第二天天刚亮,马家军的步兵和骑兵一起从城里冲出,猛攻张家庄。李先念和程世才组织30军打了一天,晚上重新编了3个分队:原30军的一分队打前卫;原9军的是二分队殿后;赵明祥所在的总部和直属队是三分队,走中间。
"晚上11点左右,我们撤出庄子,向西南的新疆方向撤退。到达白墩子,敌人的骑兵追了上来,因为是戈壁滩,没有隐蔽的地方,牺牲了300多人。"赵明祥说。
血战红柳园
从瓜州去新疆的公路经过红柳园,周围全是青沙石戈壁,路边干涸的河床上生长着一丛丛红柳。
"这就是当年红军激战过的地方。红柳园虽小,却是西进新疆的必经之地。"孔祥迪说。
1937年4月26日下午,为保存实力,西进新疆的左支队在敌强我弱、濒于险境的危急中,节节阻击,从安西白墩子突围,向西北方向的红柳园疾进。敌军穷追不舍,部队边打边撤。敌骑兵冲杀,红军的建制被打乱,指战员各自为战,或数人自动组成战斗小组与敌人厮杀。
"那时,大部分同志已没有子弹和手榴弹,只得藏在沙坎后面或沙坑里,待敌人冲到跟前后猛然跃起,或把敌人从马背上拉下,或与敌人抱在一起,拼死战斗。"赵明祥说。
红军且战且走,黄昏时分到达红柳园。
"敌军骑兵再次追上来。红军一部分撤到红柳园东南的乱石上,吸引敌军主力,一部分掩护工委领导干部和机关撤到红柳园西北的两座沙丘上。一直激战到天黑,才把敌人阻挡在沙丘下面。眼看着尾追之敌节节进逼,形势异常严峻,左支队首长决定利用沙丘作掩体阻击敌人,坚持到天黑以后向戈壁深处转移。"孔祥迪说,"红军后卫部队在饶子健的率领下,掩护总部首长和其他同志向西北方向转移,后卫部队被马部骑兵冲散后按照总部指定的方向进入戈壁,向西北方向转移。"
"晚上突围的时候我受伤被敌人抓住关押在瓜州,后来留在瓜州西湖乡务农,一直到解放后才重新找到组织。"赵明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