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兵镇西北的上将胡宗南(21)

时间:2014-04-02 08:40来源:中国西北历史网站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1943年5月初,重庆军委会再次电令胡宗南,对陕甘宁边区“如有军事行动,即按既定计划歼灭之”.同上。于是,胡宗南一方面指令参谋处加紧制订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具体计划与作战命令,一方面开始调动部队到沿陕甘宁边区的封锁线隐蔽集结,赶运粮弹到前线,并派人调查陕甘宁边区之地形、工事、粮食、交通与兵力部署。5月23日,胡宗南将制订的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具体作战计划电呈蒋介石,打算分三期:第一期,划分关中、陇东两区,分别由第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陶峙岳与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范汉杰任两区的总司令,完成攻防准备,加强封锁;第二期,加强关中地区的军事实力,收复囊形地带;第三期,在前两期任务完成以后,保持重点于咸榆公路,并请派空军与第二战区协助,收复关中与陇东全部地区。


  蒋介石同意胡宗南的作战计划。


  在1943年5月底,蒋介石又密电胡宗南,电称:确悉,奸党连年整风,内争激烈,共产国际解散对奸党是沉重打击;命胡乘此良机,闪击延安,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限6月底完成部署,行动绝对保密,为此,对共产国际解散不公开置评。熊向晖:《地下十二年与周恩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2页。


  胡宗南遂扩大军事进攻的规模,以闪击延安与攻占陕甘宁边区为战役目标,积极进行各项准备。1943年6月初,胡部各军频繁调动,辎重相继向洛川方向集结。6月1日,参谋总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到达西安,胡宗南与他们连日密谋策划,又于6月9、10日陪同他们到耀县、三原一线视察阵地;于6月15日点验新二十七师与第一六五师,动员与检查部队的战备。


  1943年6月18日,胡宗南在洛川召开军事会议,第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陶峙岳与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李文,以及师长级以上的将领多人与会。会上,胡宗南正式向各部队下达作战计划,决定由第三十八集团军范汉杰部迅速攻占囊形地带后,协同第三十七集团军陶峙岳部攻占整个陕甘宁边区。


  然而,当胡宗南于6月下旬从前线返回西安时,情况有些变化,第三十八集团军范汉杰部已不能按原计划执行任务。原因是:1942年以来,甘肃南部出现了“西北各民族抗日救国联军’、”西北农民义勇抗日救国集团军“等自发组织,互相联络配合,提出”甘人治甘“、”反对征兵征粮“的口号,得到当地回、汉、藏民众的拥护与支持,影响逐步扩大,到1943年5月,武装力量达5万余,活动区域达二十余县,震动兰州。朱绍良、胡宗南乃令第三十八集团军范汉杰部于6月5日起进行镇压,原期速战速决,在十日内弥平,但到6月底仍未奏功,延至7月中旬才告平息。因而第三十八集团军范汉杰部无法在6月底前东调。


  于是,蒋介石令胡宗南抽调驻守河防的第三十四集团军李延年部下辖的第一军和第九十军攻占囊形地带。


  胡宗南立即下达命令,调动第一军的第七十八师、第一六七师、第九十军的第二十八师、第五十三师,以及第五十七军的第八师、第十六军的重炮营、驻西安的炮兵旅等部,赶赴邠县(今彬县)、旬邑、淳化、三原、耀县、洛川、宜川及平凉、固原、长武一线。为避免过早暴露军事进攻企图,胡宗南密令各参战部队先派出少量先遣人员,大部队在发起进攻前两日再开到指定的前进位置。胡宗南将发起进攻的日期预定在1943年7月9日。


  第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陶峙岳于7月2日限令各部于8日准备完毕。


  1943年7月初,胡部调往接近陕甘宁边区的前方部队,再加上原驻守在这里的部队,共有二十多个师,约50万人。而留守黄河河防的部队,仅剩下第一军的第一师、第十六军的预一师、预三师、第一零九师及暂二十五师,共五个师。


  胡宗南准备在战争打响后,兵分九路向陕甘宁边区进击。这期间,围绕陕甘宁边区四周,国共双方的部队不断发生冲突。内战危机已是一触即发。


  正当胡宗南紧张地部署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军事行动时,他没有想到,他的这些机密军事计划,都由他的机要秘书熊汇荃,通过西安中共秘密情报组织王石坚的地下电台,迅速报告给延安中共中央。中共中央立即采取了巧妙而有效的对策,这就是公开揭露蒋介石、胡宗南进攻延安的阴谋,广泛动员各解放区与国统区的舆论,谴责与阻止胡宗南部的军事行动;同时紧急动员陕甘宁边区军民做好准备,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打击来犯之敌。


  1943年7月4日,正紧急备战的胡宗南突然收到了中共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从延安发来的一份明电,电文称:自驾抵洛川,边境忽呈战争景象。道路纷传,中央将乘国际解散机会,实行”剿共“.我兄已将河防大军向西调动,弹粮运输络绎于途,内战危机,有一触即发之势。当此抗战艰虞之际,力谋团结,犹恐不及,若遂发动内战,必致兵连祸结,破坏抗战团结之大业,而使日寇坐收渔利,陷国家民族于危亡之境,并极大妨碍英美苏各盟邦之作战任务。转引自熊向晖:《地下十二年与周恩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3~24页。


  胡宗南从机要秘书熊汇荃手里接过这份电报,大吃一惊,连看了两遍,又让秘书念了一遍。他皱起眉头,说:”这一手,厉害!“同上。


  中共方面的这一手确实厉害。这封电报不仅无疑地告诉胡宗南:胡部进攻囊形地带与闪击延安的一切阴谋计划与军事调动,中共方面已经全部知晓与掌握。胡宗南的秘密已不成为秘密。中共根据地已做好全部准备,胡宗南部的突袭与闪击断然不会成功;而且这份电报还向胡宗南晓以大义,说明利害,义正词严地指出胡宗南若发动攻击,挑起内战,必将兵连祸结,破坏抗战团结之大业,使日本侵略者坐收渔利,并将引起国际上英、美、苏等盟国的不良反应。而这些严重后果,正是胡宗南与蒋介石所不愿看到的。胡宗南挑起内战的热情一下子受到了猛烈的一击。他疑虑重重地问身边的机要秘书熊汇荃,这次军事行动是谁泄的密?这一仗还打不打?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位他无限信任的机要秘书将他的情报送往了延安。


  熊汇荃故意向胡宗南献策道:从朱德的电报看,”河防大军向西调动“,可能是”粮弹运输“有所暴露;但”中央将乘国际解散机会,实行‘剿共’“,这是委座亲自掌握的绝密行动,胡先生只让西安有关人员与参战部队师以上将领知道,绝不会”道路纷传“.一定有人泄密,透露给共产党;也许有共产党间谍混进来。请胡先生指定专人,将西安和参战部队知道这一机密的人,包括我在内,秘密审查。表面上若无其事,免得打草惊蛇,但从现在起,就不要让涉嫌的人参与机密。


  胡宗南立即召见所部情报负责人刘大军,与他密谈,指示他秘密审查是谁泄密。


  当晚,胡宗南召集有关人员开会,讨论”这一仗打不打“.他对熊汇荃毫不怀疑,照常让他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池州发现川军第145师师长讣告
  •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曾为蒋介石戒烟
  • 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后的一些历史细节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