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开卖官先河 一个村官10万元

时间:2014-04-04 08:37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秦始皇

 

  在中国古代,卖官鬻爵并不鲜见。追溯起来,首开公开卖官先河的乃秦始皇嬴政。不过,古代封建王朝连天下都是皇帝的,卖个“官儿”算啥?秦汉时期,买官卖官名气最大的当属曹操的父亲曹嵩。当时已继袭了老爸曹腾“费亭侯”封号的曹嵩,为了“侯升公”,居然用两吨半黄金买了个太尉当!东晋以后,官员多头戴乌纱帽,演变到明代,“乌纱帽”一词便成了官员代称,卖官因此被民间讥为“卖纱帽”.


 

秦始皇首开卖官先河:“缴粟千石拜爵一级”

 


  中国封建时代公开买官卖官应该自秦朝始。秦始皇时,有一年因飞蝗成灾,秦始皇下诏书,向天下公开出售爵位:凡百姓缴粟千石,可拜爵一级。


  秦汉时官吏制度分为爵位、秩品、职务3种。“爵”,用来区分社会地位的高低,贵族的标志,以别于“民”;“秩”是工资级别,收入多少依“秩”为准;“职”是行政位置,权力大小由“职”决定,现代干部等级制便受到了此制影响。


  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秦国首次变法时制定20级爵位。所谓“授爵封田”的说法,换种方式表述就是有爵者才可以拥有“自留田”、“宅基地”.最低一级为“公士”爵,最高一级为“彻侯”爵。时第五爵的“大夫”可以担任相当于今县长级别的“县尉”,据此推测,“公士”地位相当于地方头面人物,可以担任村干部、小科员什么的。


  秦始皇嬴政在位时允许买卖官爵。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在嬴政称皇帝的第四年(公元前218年)十月,当时蝗虫成灾,于是政府卖爵赈灾。卖价是:“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即每缴纳1千石粟,可以授予爵位1级。


  所谓“拜”实际就是卖,不过比卖好听。这行情如何?这里来换算一下。粟不能直接食用,舂簸去皮后才是可供食用的小米,粟、米之间的比例约为:1比0.6,1000石粟便是600石小米。


  以秦量制(体积)来算,秦时1石等于100升,1升约等于现代342.5克;那么,1石约等于68.5现代斤。600石小米就是41100现代斤,约21吨。


  如果以秦衡制(重量)算则是这样:1石等于120秦斤,600石小米就是72000秦斤;秦斤比现代斤少,约253克,约0.506现代斤;那么,1石便是60.72现代斤,600石小米就是36432斤,约有18吨。


  两种算法相差3吨左右,但当时应该是以前者来计算的。600石小米在秦朝时值多少钱?没有直接的史料可以参照,但可以用目前的小米行情折算出人民币。如果以每斤3元人民币来算,是10.93万元至12.33万元人民币。


 

秦始皇时期买个村官10万元:“粟千石”相当于 30多吨粮食

 


  如果穿越回秦朝,买个秦始皇的村干部当当,最低成本超过10万元人民币,这在当时绝对是“天价”,“粟千石”就是30多吨粮食。


  往上推算,如果买最高级别的第20级“彻侯”,便要花20000石粟,折算成人民币,最低是218.592万元;最高是246.6万元。


  那么,不考虑腐败因素,在秦代买官爵多长时间能收回成本?


  以彻侯来说,拥有彻侯爵,在朝官至三公。三公是秦时级别最高的官职,即太尉、司徒、司空三职,都是“万石级”大官。要注意,这里的“石”不是计量单位,而是品级单位;所谓“万石”不是实际年薪1万石粮食,而是“万石”级别的高官。


  那么,秦代重要官员的年薪是多少?汉承秦制,依《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的工资标准,汉代万石级别高官年薪(俸禄)是粟4200斛,以此推算,秦时三公年薪也应该差不多。


  秦时量制计量单位有斛、斗、升等,1斛等于10斗,1斗等于10升。“斛”与用于计量的“石”的比值又有差别,且各个朝代的兑换关系也不尽相同。秦时1斛约等于0.52石,这样4200斛就是2184石;粟2184石约合1310石小米。如果不再考虑量制与衡制上的差别,一律视为较低的衡制“石”(以下文中如无说明外,均是使用衡制意义上的“石”)来算,折合成人民币是23.86万元。也就是说,秦时重要官员的年薪在人民币24万元左右。


  对比卖价便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买了可当三公的彻侯爵,要想收回买官投资成本的话,约需10年左右的时间。但是,上述仅是理论上的推算,实际上秦时像“三公”这样高级别爵位是不出卖的。而且即便买到了,也并非是可以拿工资的实职,多是虚的。


 

汉武帝卖官每级加黄金2斤:第八级官职“乐卿” 花31万金

 


  与秦代相比,汉代买官卖官市场更为成熟。到汉武帝时,货币政策走强,买官已不再收粮食,直接收钱。


  据《汉书·食货志下》记载,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朝廷开卖武功爵。时武功爵分为17级,但从下往上只卖到第八级的“乐卿”.这爵位毕竟是虚的,买主不太积极,为刺激消费,朝廷便给买武功爵的人试着授以“实”官,武功爵中的“千夫”与文职中“五大夫”相同。


  当时的价格是,第一级17万金,每级加2万金,那么买允许出售的最高爵位第八级“乐卿”,价格便是31万金。注意,这里的“金”不是黄金,而是铜钱,1个铜钱就是后代说的1文;“万金”便是1万铜钱,在当时等值于1斤黄金。


  这样算来,17万金就是17斤黄金,31万金就是31斤黄金,分别等于现代的8.5斤和15.5斤。以每斤黄金约17.5万元的价格换算,分别是人民币148.75万元和271.25万元。


  如果以人民币来比照,汉武帝这官价要得比秦始皇高,秦时买个“大官”高算才合人民币246.6万元。如果以当时的粮食价格来算,汉武帝卖官的行情又如何呢?


  和今天一样,粮价历代变动都很大,丰歉年也不一样。汉文帝时,正常年景下“粟至十余钱”(《史记·律书》),汉景帝时,粮价也不高,到汉武帝时前期也算稳定,但在对匈奴用兵后,粮价很快便涨了起来。以《居延汉简甲编》中“谷六十六石,直钱二千三百一十”条来推算,谷即粟,当时粟每石是35钱,实际粮价可能还高。


  以每石35钱的粮价来说,17万钱可以买4857石粟。西汉时最大官“三公”们的年薪才2184石粟,汉武帝卖官要价真的不低!如果觉得这粮价算低了,以汉武帝死了30多年后、其曾孙汉宣帝时张掖“粟石百余”(《汉书·赵充国传》)的粮价来算,17万钱也可以买到1700石上下的粟。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秦始皇开卖官先河 一个村官10万元
  • 秦始皇是迷恋骊山的首位皇帝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