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籍“空中赵子龙”一天击落4架敌机

时间:2014-09-29 08:30来源:大西北网-天府早报 作者:颜雪,方炜,王映雪 点击: 载入中...

乐以琴

 

中国第一个王牌飞行员乐以琴

 

    近日,民政部公布了300名国家级英雄先烈名单,其中四川籍有12名。在12名四川籍英雄先烈中,四川芦山人乐以琴牺牲时年龄最小,仅23岁,是中国第一个王牌飞行员。


    记者寻访到了乐以琴在华亲属,从他们的讲述中,还原了这位中国第一个王牌飞行员短暂却辉煌的一生。


    “河山变色了,民族快沦亡了,敌人的凶焰像潮水般涌来,我眼看着日寇这样横行,心中的愤恨如烈火燃烧。我不忍看着同胞们被惨杀,我不愿再坐在课堂读书了,我决意从军。战斗,直到最后一息!”


    ——乐以琴入伍自传


 

 

■人物简介

 


    乐以琴(1914-1937),四川芦山人,空军第四大队中队长,上尉,1937年12月3日于南京保卫战中壮烈殉国,现安葬于南京航空烈士公墓。抗战期间共击落日机8架,与高志航、刘粹刚、李桂丹并列为空军“四大天王”.上世纪四十年代小学国文课本中专有一篇纪念他英雄事迹的课文。


    1933年


    19岁的他考入中国空军摇篮之一的笕桥中央航空学校


    1935年


    毕业后被分编到驻防南昌的中国空军第4大队22中队担任分队长


    1937年8月15日


    所率领的第四大队共击落日机6架,乐以琴一人就打下4架


    1937年8月21日


    奉命阻击日机,在上海西郊又击落2架敌机


    1937年12月3日


    在南京保卫战中不幸殉国,年仅23岁


 

 

战功彪炳:7天内击落6架敌机

 


    1937年8月15日,乐以琴一人就打下4架敌机。6天后,乐以琴在上海西郊又击落2架敌机


    老照片上的乐以琴英姿勃发,穿着长风衣的他提着行李箱信步走来,自信从容,有着飞行员独有的帅气。


    “1.78米的高个子,在当时很少见,加上他爱好体育,是短跑运动员,因此很受欢迎。”吴大勇是乐以琴的侄儿,几十年过去,乐以琴的兄弟姊妹先后离世,只剩下九弟还在美国。


    1933年,乐以琴以短跑运动员的身份,代表四川去山东济南参加运动会,恰好碰到宋美龄在山东招募飞行员。一腔热血的他毅然决定报考空军飞行员。


    因为年龄不够,原名乐以忠的他借用了四哥乐以琴的名字和文凭。后来真正的“乐以琴”也去报考空军,又用了六妹乐以纯的名字,“以致后来空军中流传着‘乐以琴不是乐以琴,乐以纯不是乐以纯’的佳话。”吴大勇说。


    1933年,19岁的乐以琴考入了中国空军摇篮之一的笕桥中央航空学校。1935年毕业后,被分编到驻防南昌的中国空军第4大队22中队担任分队长。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爆发了淞沪会战。8月15日,乐以琴所率领的第四大队共击落日机6架,乐以琴一人就打下4架。6天后,乐以琴奉命阻击日机,在上海西郊又击落两架敌机。


    按国际惯例,凡是在战斗中击落敌机5架以上的飞行员被称作“王牌飞行员”.


    7天时间,打下6架飞机!世界各大报纸和通讯社都报道了此次战况,乐以琴成为中国第一位王牌飞行员。战功显赫的他被称为“中国空军四大天王”之一,还有“空中赵子龙”、“江南大地之钢盔”等美誉。


 

 

不幸牺牲:飞机中弹,跳伞受重伤不治

 


    那天是中国2架飞机对战日本34架飞机,战前乐以琴自己的飞机被打烂,他用战友的飞机上的前线


    “在报考飞行员之前,他就知道自己会一去不复返,专程在景德镇烧了一套瓷器,分给父母和兄弟姊妹。”侄女乐近范回忆,“在我父亲乐以雅印象中,临走之前,乐以琴专程给父母辞别:‘爸爸妈妈,我要上前线打鬼子了!’”


    1937年12月3日,乐以琴在南京保卫战中不幸殉国,年仅23岁。“那天是中国2架飞机对战日本34架飞机!战前乐以琴自己的飞机被打烂,他用战友的飞机上的前线!”吴大勇激动地说。


    面对众多的敌机,乐以琴用娴熟的飞行技巧在空中穿梭飞行、游刃有余,使两架企图夹击的日机相互碰撞、爆炸而亡。激战中,由于乐以琴驾驶的战机中弹,乐以琴不得不跳出战机。为了减少被日军射击的机会,乐以琴延迟了打开降落伞的时间。“在以前的训练中,他因为跳伞过早,挂在了树上导致受伤。因此在南京保卫战时,他就想吸取教训,没想到跳伞高度太低了,才摔成重伤,后医治无效牺牲。”吴大勇解释。


    后来,乐以琴的遗体留在南京,遗物被送回成都,留在七弟乐以雅处。吴大勇回忆,“遗物中有成套的空军服和空军帽,皮夹克上面全是血!”


 

 

■幕后

 

 

他一心报国 拒绝儿女情长

 


    “乐以琴是一个热血青年,非常正直而坚强。”侄女乐近范回忆,由于年轻帅气,乐以琴家也有人来说媒,“乐以琴当时就拒绝了,一是因为他从小就很有责任感,想的是报效国家,没有那么多儿女情长。二是因为他知道飞行员九死一生,一去不复返,不愿拖累别人。”


    乐以琴战功彪炳,但不是乐家唯一的骄傲。乐家后辈70余人,超过三分之一在世界各地医院和大学工作,在各自领域都是佼佼者。


 

 

他的抚恤金 建成芦山中学

 


    “乐以琴牺牲后,父亲乐和洲(字伯英)在家乡芦山变卖良田,加上丰厚的抚恤金创办了一所学校,叫芦山伯英中学,剩下的抚恤金作为基金让当地学生就读全部免费。”吴大勇回忆。1950年,私立伯英中学与原芦山中学合并,是现在芦山中学前身之一。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