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来自北京,兰州,陕西,河北,江西的大学生、媒体以及蒙牛员工五十多位志愿者齐聚敦煌阳关,参加蒙牛“一点一滴壹块扫霾”公益活动,此次目的是希望通过对这次阳关之行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目前所处的生态环境,加入到保护家园环境的行动中。参加这次环保活动的志愿者从公司老总到普通职员,从山水画家到大学生……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都在表达同一个愿望: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要道,敦煌承载了无数历史文化,然而近年来敦煌却面临着土地沙化、绿洲边缘天然草地生态恶化等问题,阳关自然保护区作为敦煌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对甘肃河西走廊乃至中国西部的生态安全,莫高窟、月牙泉等文化古迹和自然景观的保护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如同蒙牛乳业副总裁翟嵋所说,“一天的扫霾行动是短暂的,我们能做的虽然只有一点点,但来自不同领域的伙伴的参与,不断链接更多的力量,大家带动大家,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点一滴,一定可以变得更好。”
蒙牛“一点一滴壹块扫霾”公益活动志愿者合影留念
这次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行,留给志愿者们太多感受有美,有震撼,和友情。我国目前有大约240家各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志愿者表示,这些保护区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让我们能欣赏、享受到像阳关保护区一样的荒野碎片,呼吁大家要共同努力,把欣赏荒野碎片的权利,留给子孙后代。
兰州站志愿者告诉记者,当飞机即将抵达敦煌机场上空时,每一位志愿者都看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高空俯瞰大地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沙漠,一片荒芜没有任何生命痕迹,深刻体会到这次壹块扫霾行动的重要意义。做为绿色环保使者的使命并不会就此结束,志愿者们将肩负着各自的使命回到自己生活工作的城市,用实际行动影响到身边更多的人加入环保公益的行动中来,一点一滴,守护绿色保护家园,让雾霾不再遮挡蔚蓝的天空,让空气更清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千古绝唱,而今,志愿者们领略了大漠风沙,行走了沙漠绿洲,欣赏了落日夕阳,志愿者们为绿色环保践行,同时大漠也为我们见证,为我们保留下一行足印,铭记!
来自兰州商学院、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锦绣文化公司及蒙牛的兰州站志愿者合影
兰州站志愿者参加互动问答环节
10月10日,在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土沟采样点,参加“蒙牛壹块扫霾”的志愿者正在采集生物多样性样本。该保护区主要由戈壁、湿地、沙地、林地和水域组成,是我国西部荒漠区中较为罕见的特殊成因内陆河流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体验了沙漠行走,进入西土沟湿地,志愿者们穿的鞋套已经没有用了,鞋里都是水,冰冰凉,但大家都客服了,直到下午抵达渥洼池保护区,鞋子都没有干,但志愿者们没有一句怨言,依然坚持走完行程。
“蒙牛壹块扫霾”的志愿者抵达西土沟自然保护区管护站
志愿者前往阳关保护区湿地核心区,进行湿地植物标本的采集和样方的监测。大家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开始认真的找寻后,虽然都有收获,但发现却并不容易,而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要找寻整个占地8.8万公顷的阳关自然保护区!植物环境考察任务顺利收工后,下午,志愿者们抵达渥洼池湿地,徒步绕行了湿地一周近4公里路程,深入了解保护区珍稀物种类别和生存环境。
阳关湿地唯一一处天然水井,管护员介绍这里的水是通过当金山雪水渗透形成
志愿者们在管护员的带领下, 另辟蹊径从一大片芦苇荡进入到阳关湿地核心区
志愿者认真仔细观测湿地物种
进入湿地核心区还要经过一个独木桥
通过芦苇荡的时候,为志愿者们开辟新路的管护员手被尖利的芦苇杆划破,让志愿者们敬佩不已,蒙牛志愿者为他包扎伤口。
通过芦苇荡的时候,为志愿者们开辟新路的管护员手被尖利的芦苇杆划破,让志愿者们敬佩不已,蒙牛志愿者为他包扎伤口。
志愿者排成一字长队在沙漠中行走
兰州站志愿者10月10日下午抵达渥洼池自然保护区
渥洼池自然保护区一望无际的芦苇荡
兰州站志愿者10月10日下午抵达渥洼池自然保护区
据听管护员介绍,这里白鹳、黒鹳、白鹭、天鹅都是比较珍惜的鸟类。但遗憾的是,现在这个季节好多鸟类已经迁移,当天我们只是远距离的看到了白天鹅,野鸭等。
渥洼池自然保护区一望无际的芦苇荡
这是天然的泉眼,是附近阿尔金融化的雪水通过地下暗流涌现出来,水量大的时候会流入渥洼池,这是滋养着周边生命的珍贵水资源。在自然光的反射下,泉水呈现淡蓝色。
渥洼池是被沙漠包围着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水资源是非常珍贵,徒步走完,志愿者们已经有点疲累,但是当看到这里的风景,真切体会到水源、绿植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是多么重要。
渥洼池是被沙漠包围着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水资源是非常珍贵,徒步走完,志愿者们已经有点疲累,但是当看到这里的风景,真切体会到水源、绿植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是多么重要。
摄影 汪铭
飞机飞行至敦煌机场上空时拍摄到沙漠 摄影 汪铭
摄影 汪铭
摄影 汪铭
摄影 汪铭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