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出来的好日子——民乐县南丰镇“三个转变”促经济绿色转型发展

时间:2018-07-12 17:52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王鹏 点击: 载入中...
  “变”出来的好日子
 
  ——民乐县南丰镇“三个转变”促经济绿色转型发展


 
  大西北网民乐讯(通讯员 王鹏 记者 张小燕)地处祁连山浅山区的民乐县南丰镇,海拔2600多米,常年气候冷凉,生态十分脆弱,山旱地多水浇地少,长期以来种植结构单一,传统作物产量低且收入不稳定,农民增收十分困难。
 
  怎么在保持绿水青山的同时让南丰的群众富起来?是一个困扰了当地政府很久的问题。近年来,南丰镇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发展观念的转变、种养结构的转变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探索发展与环保双赢路径,使生态成为了当地一张最具竞争力和最有吸引力的名片。
 
  转变发展观念变资源劣势为产业优势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海拔高气温低,过去南丰镇群众一直以种植大麦、小麦、油菜、青稞等传统作物为主,广大群众基本上是“靠天吃饭”。
 
  穷则思变,一些不甘贫穷的老百姓开始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探索试种中药材。张大彪是该镇最早试种中药材的村民之一。“看着百姓们每年都去山里采药,我就想着尝试下能不能将野生的中药材引种到自家地里。2007年,我在自己的地里试种黄芪、柴胡、桔梗等5个品种的中药材20多亩。”回忆起当年种药的经历,张大彪记忆犹新。受制于当时中药材价格低廉,当年仅有略微盈利,正是这小小利润为南丰镇中药材种植打开了探索之门,也为后来的产业调整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随后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种植各种品种的中药材,当归、党参、黄芪等品种先后试种成功,中药材价格不断攀升,种植户收入连年增加,催生了农户依托中药材发家致富的商品意识。2012年南丰镇中药材种植得到得到大面积推广,中药材种植面积首次突破万亩大关。
 
  转变种养结构践行绿色环保发展理念
 
  思路一变天地宽。作为农业大镇的南丰镇,过去,农民中药材、马铃薯都是插花式的零星种植,收获变卖后仅能解决农户的“零花钱”。
 
  “为了引导农户转变思维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南丰镇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引导种植大户流转土地进行规模种植等方式,大力发展中药材、马铃薯制繁种等特色优势产业。企业和大户们有了效益,老百姓自然愿意跟风种植,结构调整也就变得一帆风顺了。”南丰镇镇长李荫国介绍说,近年来,南丰镇以调整农业结构为突破口,按照‘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引进鼎丰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
 
  积极动员群众将土地经营权入股生产企业,走规模化经营、专业化运作的发展路子。2018年,南丰镇在张连庄、秦庄、炒面庄等村建成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15个,带动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占到了总播面积10.5万亩的一半以上,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农村发展活力有效激发,彻底改变了过去传统养殖、低效农业的模式。
 
  收入产出比的大幅提高,大企业的示范引领带动,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种植高效作物的积极性。在政府的引导下,老百姓转变了过去种“懒汉田”的思维,积极推广覆膜种植技术,并通过土地整理兴建节水灌溉设施,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广施农家肥、有机肥,走上了精细化种植和生态环保并重的路子。
 
  南丰镇养殖业发展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靠山吃山的顽固思想,养殖户主多以上山放牧为主。张连庄村的张大全20多年前就开始养羊,“刚开始我养20多只羊,主要就是在山里放牧,为了争草场还和当地牧民发生过口角。近几年,镇上引导我们种饲草,还给补贴让我们修了养殖棚圈。”张大全告诉记者。

 
 
 
  近几年,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南丰镇扎实推进封山禁牧工作,通过养殖技术培训和政策扶持,鼓励养殖户修建高标准养殖小区,引导农户修建前宅后圈式养殖暖棚进行圈养。同时引导群众按照“以草养畜、草畜结合”的思路,通过规模流转土地,发展订单农业,不断扩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建成以青割燕麦为主的优质饲草连片种植基地2万亩,引导养殖大户兴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4个,带动全镇发展前宅后圈式养殖户1200多户,全镇养殖模式逐步实现了由“分散放养”向“集中圈养”的转变。
 
  转变发展模式促进一二三产有机融合
 
  走到地头,到田间采摘一捧新鲜水果;拎起钓竿,享受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聚在餐桌,品尝一下地道的乡土风味……这就是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
 
  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南丰镇充分利用毗邻国道227线、扁都口景区的通道优势,大力转变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融采摘观光、文化体验、生态休闲、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促进了产业结构由一产为主向一二三产融合的多元发展方式转变。
 
  铁城村的致富带头人刘兴志、邓亮看到了乡村旅游的商机,利用227线的通道优势,在秦庄村路口投资200多万元建成“秦之园”旅游观光园,带动张连庄、沟湾、炒面庄等村沿227线兴建文化广场和停车场7处,搭建星级农家乐40多家,转移就业1200多人。张连庄村的“忆梦园”农家休闲园融入茅草屋、石碾、犁头等独具农家风味的乡土元素,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文化。黑山村的陇上乡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当地面粉、菜籽油加工出的馍馍系列产品,利用当地野生酸刺果加工的发汗茶饮料;陇华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南丰镇藏燕麦种植基地开发出多种食用燕麦产品,不但有效解决了当地农产品卖难的问题,还解决了当地大量富裕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为乡村旅游发展增添了一份份精美的旅游产品。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加速了该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步伐,正推动着该镇发展模式由“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一大批文化气息浓郁的乡村旅游景点正逐步成为南丰镇一道道亮丽的生态风景线。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 祁连山乡村的绿色蜕变
  • 山丹河甘州段污染水体治理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
  • 山丹河甘州段污染水体治理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
  • 甘肃奥得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DSD酸8000吨H酸项目变更环
  • 【脱贫攻坚】真扶贫带来真变化——民乐县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