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儒家经典《论语》在日本受到追捧。2500年前孔子的话,浅显而有韵律地说出为人之道。经济低迷使得日本人纷纷在《论语》中寻找“心灵支柱”与“经营哲学”。
日本人热读《论语》
“子曰:君子求诸己”。在东京文京区传通院开设的“文京儿童论语塾”里,孩子们高声朗读着《论语》,连年仅4岁的小朋友也在精神饱满地放声读书。
从北海道、大阪赶来上课的学生们还有意在当地开办朗读教室。论语塾的讲课内容还被编成了《儿童论语塾》系列书籍(明治书院发行),销量突破了20万册。
商界对《论语》也给予了热情关注。日本很多公司都安排有志进入高层的员工学习《论语》。
《论语》讲师涩泽健,他正是倡导义利合一的《论语与算盘》的作者,也是实业家涩泽荣一的后人。
涩泽健说:“日本由于经济长期低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经营者之道与哲学。”涩泽健被邀请演讲的次数在5年内增加了4倍。今年起他在东京北区的涩泽史料馆还开办了“《论语与算盘》经营塾”。
五经博士将《论语》带入日本
据史料记载,《论语》传到日本是从日本应神天皇和朝鲜百济使臣阿直岐的谈话开始的。阿直岐原是朝鲜百济王朝博学多才的使臣,自从奉命送给应神天皇良马等物品后,便被应神天皇盛情挽留,给太子当老师。一天,应神天皇问阿直岐:“你们国内还有比你更博学的人吗?”阿直岐回答说:“有个叫王仁的,8岁进入书院读书,18岁就被录用为五经博士,他的学识要超过我。”
应神天皇求贤若渴,立即派使臣前往百济请王仁。公元5世纪初,王仁渡海前往日本,并带去了中国汉魏以来盛行的《论语集注》中的郑玄注解与何晏集解两部专集在内的10卷《论语》。应神天皇请王仁做太子的老师,教授太子学习《论语》等中文典籍,同时还请他在日本皇室推广汉字。
借用《论语》立法
王仁将《论语》带入日本后,《论语》在皇室中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在圣德太子的身上体现最为明显。圣德太子出生于公元574年,他还精通中国的经史,并写得一手颇得六朝风韵的汉文书法。
在圣德太子22岁时,其姑姑在政治斗争中取胜,将他委任为皇太子兼摄政王。圣德太子把《论语》的中心总结为“礼”和“仁”两方面。他所制定的日本宪法的前身《17条宪法》就是以《论语》思想为基础的。《17条宪法》中的第一条开头就是“以和为贵,无忤为宗”,这明显出自《论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圣德太子还广设国家学堂“学问所”,挂孔子画像于正堂,尊孔子为“先圣”,要求学生必修《论语》,以及《周易》、《尚书》、《左传》等汉学。
他首创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制度,派遣大量学生到中国学习儒学。在日本普通民众中,《论语》也受到极大欢迎。直到17世纪,日本精英伊藤仁斋等人仍然对《论语》推崇备至,称其为“最上至极宇宙第一书”。
为寻经商道追捧《论语》
在明治维新期间,还出现了以涩泽荣一为代表的以《论语》经商的热潮。1873年,33岁的涩泽荣一已经成为主管国家预算的大藏少辅,却毅然弃官从商。他将《论语》作为第一经营哲学,创办了日本第一家股份制银行,并由此开始了自己极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生涯。他一生创办了500多家企业,被称为“日本近代实业界之父”。
涩泽荣一将他的成功之道写成《论语和算盘》一书,他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执《论语》的企业家,以《论语和算盘》、儒家道德和经济合一的思想著称于世,拨算盘是利,读《论语》是道德,他相信《论语》和算盘二者应该相伴随、相一致。1923年,他在二松学舍(现在的二松学舍大学)结合自己一生的体验讲解《论语》,阐述自己的论语算盘学说,并整理出版了《论语讲义》一书,该书被认为是一部难得的儒家资本主义经济论著。
涩泽荣一的“《论语》算盘说”在日本工商界一直被奉为经营指南和经营宝典,在二战后更是被发扬光大。即便到了今天,在日本民间、商界,对《论语》解读、阐释的书籍仍然十分热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