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王宗槐忆长征:一边吃点心 一边没收财产(3)

时间:2012-05-31 09:50来源:《党史博览》 作者:李伶 点击: 载入中...


领受任务之后,王宗槐立即着手准备:筹集了一批饼干、罐头,还有大量的土特产作为慰问品;让刚组建的军区抗敌剧社20位同志赶排了一台文艺节目,并让每人准备了一只八路军斗笠。


王宗槐带慰问团到了王快镇,受到了人民自卫军的热烈欢迎。桌子上放了许多招待香烟,其中有英国南洋烟草公司的“红炮台”、“白金龙”,皆铁盒精装。最次的是国产中上等的“大婴孩”。因为王宗槐不会抽烟,他就“借花献佛”,用来招待。


几天后,找他聊天的人越来越少了。王宗槐很纳闷:是什么原因呢?一天,一位地下党员对他说:“弟兄们听说八路军里规矩太多,连烟都不准抽,原以为谣传,这下子见你这个组织部长都不抽,就信以为真了。他们有顾虑,担心将来改编后受约束,吃不消。”


王宗槐大有感悟。红军里确实有“不抽烟”这条要求,那是从1934年开展“青年冲锋季”活动开始的,后来成了部队青年工作的一条戒律。久而久之,大家都养成了不吸烟的好习惯。长征途中,打下贵州桐梓城,缴获的“白金龙”香烟堆积如山,抽烟的可以随便拿。但除了几个年龄大的“老烟鬼”带了一些外,其余的都分给了当地老百姓。改编八路军后,帽徽虽然变了,但老传统没有变。青年官兵之间仍然相互监督,很少有人抽烟。王宗槐一直从事青年工作,自然模范带头,所以也一直不会抽烟。眼下环境变了,任务也变得十分特殊,他不得不灵活对待原先的一些规定。为了打消人民自卫军一些官兵的顾虑,增强政治工作的渗透力,他立即学着抽起烟来。刚吸烟时又辣又呛,滋味很不好受,但他把这事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强忍着吸进去,吹出来。来人越多,他抽得越凶。这样人来人往,你递给我一支烟,我给你点个火,烟一冒,话就来了。聊天之际,他向大伙解释说:“抽烟劳民伤财,八路军里不提倡,但也允许抽,靠自觉,不强迫。”这就解除了人民自卫军广大官兵不必要的顾虑,整编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在短短10天内,便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路西整训结束后,这支队伍便正式成为八路军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立足冀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平原游击战争,打了许多漂亮仗,乃至以后扩展为强大的冀中军区。


慰问团返回阜平城后,聂荣臻听取了汇报,非常满意。然而,政治部的一些人不知内情,批评说:“你这个部长,怎么抽起烟来了?”


王宗槐自我解嘲说:“我改,我改!”


他刚刚把烟戒掉,新的任务又向他招手了。河北张仲瀚拉起了一支抗日队伍,叫河北民军,2000多人,主要是青年学生。这支队伍主动向八路军靠拢。当他们行至阜平东边20里的东庄时,张仲瀚亲自到阜平见了聂荣臻,请求派人帮助整训。聂荣臻指派王宗槐和军区党委的张达一块去行使职责。


像吕正操的人民自卫军那样,张仲瀚的河北民军也很热情。民军副司令张文奎、政治部主任边冠三竭尽全力热情招待王宗槐、张达一行。王宗槐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便无拘无束地递烟抽烟,搞得双方关系十分融洽。张文奎爱交朋友,抽了王宗槐的烟,很高兴,便和王宗槐交上了朋友。他还特地让王宗槐领他去三里外的西庄晋察冀军区军政干校,与孙毅校长也交了朋友。由于情感上的交融,这支部队的政治机关在整训中很快就建立起来了。后来河北民军被编为贺龙师长领导的一二○师三五九旅的一个团。


由于不断执行这种发展统一战线、扩大抗日武装的任务,加上经常接触地方各界人士,王宗槐的抽烟嗜好便由假成真了。然而,官兵们知道他抽烟的来龙去脉后,都称赞他是“好样的”。


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噢!你是王宗槐,做军队青年工作的。”


1950年6月,王宗槐被调到总政治部“一任三兼”:任青年部部长,兼组织部副部长、干部部第一副部长、总政秘书长。


青年部部长王宗槐上任后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抓好团中央和总政治部《关于在部队中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的贯彻落实。


在此之前,我军一直没有团支部,也未建立自上而下的青年工作系统,连队团小组一直在党支部领导下开展青年工作。为推动全军的建团工作,王宗槐承上启下,积极筹办,召开了全军第一届青年工作会议。毛泽东、朱德都为大会题了词。朱德亲临会议,作了《加紧建设我们强大的现代化国防军》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为了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必须“大力发展团员,壮大团的力量”。总政副主任傅钟、萧华,也都作了重要讲话。罗荣桓主任作总结。王宗槐在会上作了《关于建团基本总结及今后方针与任务的报告》。


会后,军委总政治部向全军颁发了《关于目前部队青年工作的指示》。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全军的建团工作在各单位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了。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军实现了罗荣桓主任所提出的“发展百万团员”的目标,逐步建立健全了团的组织。据1952年底统计,全军部队基层团支部达3万个。在部队建立团支部和团的工作体系,这是解放军历史上的一大开创,标志着全军青年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部队建团工作的深入开展,不仅提高了青年战士的思想觉悟,也推动了部队的文化娱乐、体育卫生和作战训练、生产生活等各项工作。1951年4月,全军举行篮球、排球比赛后,成立了全军篮球队、排球队。女篮最初设在青年部,男篮在文化部,这两支球队后来成了八一体工队的基础。


在后来的部队工作中,青年部很注意利用有利时机号召团员和广大青年做到“党有号召,团有响应”,使团支部起到了党支部的助手和突击队的作用。因此,团员青年们进步很快,无论是出国作战的志愿军还是驻守国内的解放军,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优秀青年入党和提干。全军青年工作的蓬勃开展,受到了团中央的高度评价:“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青年团员在党的教养下,为祖国作出了出色的贡献,他们堪称全国组织的模范。”作为总政青年部的部长,王宗槐功不可没。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刘伯承曾致力于办军事院校
  • 周恩来曾支持徐向前探亲
  • 唐太宗给新“员工” 做心理辅导工作
  • 开国将帅们与银元的往事
  • 哪位开国将军曾打得日本军官敬礼致谢?
  • 震惊毛泽东的开国上将儿子叛逃案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