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北大为何只是讲师?

时间:2012-08-23 09:50来源:《风雨北大,水木清华》 作者:阿忆 点击: 载入中...



鲁迅介入北大,是从1917年为北大设计校徽开始。随后,他成为《新青年》杂志的撰稿人,发表过许多惊世名篇。1920年,鲁迅来北大中文系执教,这是他一生中执教时间最长的大学--从1920年到1926年--整整6年时光。不过,鲁迅不是北大教授,一直是讲师。因为蔡元培规定,只有在北大全职教书,才可以聘教授。鲁迅一直是兼职,所以只能是讲师。


蔡元培一进北大,便邀请鲁迅,为北大设计了一枚校徽,这枚校徽后来一直沿用到1949年。随后,鲁迅加盟《新青年》杂志,发表《狂人日记》、《孔乙己》、《药》,崛起为文学巨匠。


鲁迅在北大中文系,讲授《中国小说史略》。德语专业毕业生冯至,听过鲁迅的课,他回忆说,“这门课名义上是《中国小说史略》,实际上是对历史的观察,对社会的批判”。每一次,当鲁迅老师仰着冷静苍白的面孔,走进教室,喧闹的教室只剩下呼吸声。大家听着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仿佛听到全人类灵魂的历史,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惭与愤怒。


鲁迅经常在寓所接待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夜深了,他总是端着油灯,把学生们送出寂静的胡同。


鲁迅在北大只是兼职,所以从不以“北大老师”自居,但是1925年北大校庆27周年,学生会请他写篇纪念文章,他却欣然应允,写了《我观北大》。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北大为死难学生举行隆重追悼会。鲁迅写下著名的《纪念刘和珍君》,说1926年3月18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此后,张作霖父子和张宗昌进京,京城一片肃杀。因为师生恋和婚外情,坊间议论纷纷,鲁迅从此去了南方,1936年在上海病故。


1920年之前,影响中国最大的,还不是鲁迅,而是三只“兔子”。留欧的蔡元培,比留日的陈独秀大12岁,陈独秀又比留美的胡适大12岁,他们的生肖都是属兔,被戏称为“改变中国文化的三只兔子”。


后人常认为,蔡元培做了10年北大校长,其实10年中,他的一半时间不在北京。有时候,迫于政治压力,不得已离京出走;有时候,在欧美考察大学教育;有时候,在忙于党务政务。于是,他经常把校长之实,委托给北大总务长蒋梦麟。


蔡元培一贯认为,教师和学生,应该以做学问为本分,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五四学潮中,蔡校长一度离京出走,经过师生一再恳求,才勉强回校。回校之前,他发表文章说:“学生救国,重在专研学术,不可常为救国运动而牺牲。”


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对欧美的考察,更坚定了他平民教育的理念。他坚持读书不为做官,坚持男女同校。这些戒条,对现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1940年3月5日,中日战势正紧,蔡元培客死香港,享年72岁。为了纪念他对北大和新文化运动的巨大贡献,尽管他是国民党元老,甚至参与过“四·一二”反共清党活动,他的半身塑像在1982年被竖立在未名湖南侧的山丘之间。


被蔡元培三顾茅庐、请进北大的陈独秀,既是文学理论家,又是政治家。他从1917年起担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第二年又和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合办《每周评论》杂志,宣扬新文化和共产主义。第三年五四学潮爆发前夕,陈独秀被蔡元培舍弃。他生气失落,学潮中,他亲自去前门散发传单,当晚被捕。1920年,在李大钊帮助下,陈独秀逃离已经丧失了人身自由的北京城。


陈独秀和李大钊化装成商人,乘一辆骡车,出朝阳门东去,前往李大钊的河北老家。


历来史学界有一种说法,叫“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据《新青年》“二把手”高一涵后来回忆,1920年初,李大钊跟陈独秀坐着骡车,到乐亭去,在路上曾经商量过建立“共产党”的问题。

 

--北大原副校长沙建孙

 

李大钊把陈独秀安排在乐亭老家,而后返回北大,后来陈独秀南下上海。


高一涵回忆说,在政党名称上,陈独秀一直拿不定主意,不知该叫“社会党”还是“共产党”,他写信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建议,叫“共产党”。后来,在中共一大上,陈独秀被公推为总书记。


1927年,在包括蔡元培在内的国民党元老的支持下,蒋介石在上海全面“清党”,汪精卫在武汉“分共”。陈独秀反对武装反抗,使共产党坐以待毙,损失惨重。8月7日,陈独秀被撤销一切职务,两年后被开除出党。


陈独秀并没有倒向国民党,他依然脾气倔强,坚决反对国民党和国民政府。


1942年,在贫困交加中,陈独秀病死四川。


相比之下,陈独秀推荐给蔡元培的胡适,是更正宗的大学者。1917年,胡适尚未拿到美国的博士学位,便匆忙归国,担任北大哲学系副教授,他以宣扬新文化为己任,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影响了几代学者。直到五四学潮,胡适才跟陈独秀分道扬镳,主张“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1938年,胡适出任驻美大使,因为抗战,步入政界。4年后,胡适回国,担任“行政院”最高政治顾问。1946年,北大告别昆明,回京复校,胡适出任校长。仅仅两年之后,胡适乘坐蒋介石派来的飞机,南下避乱。为此,他被毛泽东描述为“罪大恶极的帮凶”,列入战犯名单。


后来,胡适去了美国,后来又到了台湾。1962年病死于台湾。


和陈独秀一样,李大钊也是留日学生,同样没拿到学位。李大钊在早稻田大学政治系求学的时候,选修过日本早期社会主义者安部矶雄的《政治经济学》,从此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潮。1917年冬天,28岁的李大钊加盟北大,接替章士钊,做了五年的图书馆馆长,而后改任校长室秘书。


蔡元培聘请李大钊时,刚好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李大钊是俄国革命热情的宣传者。在《Bolshevism的胜利》这篇文章中,李大钊用诗一样的语言写道:“赤色的旗帜到处翻飞,劳工会纷纷成立……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因为反袁运动,李大钊旷课太多,他被除名,只是早稻田大学的肄业生。不过,这并不影响他成为列宁主义的启蒙人。从1918年开始,李大钊把北大图书馆变成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传播中心。


五四学潮之后,新文化阵营分野。胡适宣布,二十年不谈政治。李大钊却开设了马克思主义课程,这是中国大学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列为正式课程。在蔡元培支持下,李大钊创立了“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这个研究会,以研究马克思的著作为主要目的,而且他们收集了很多马克思主义文献。当时蔡元培拨给研究会两间房,就叫“亢慕义斋”。

 

--北大原副校长沙建孙

 

1920年秋天,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在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基础上,组建“北京共产党”,高君宇、邓中夏、罗章龙、刘仁静、何孟雄先后入党。此前,陈独秀已在上海建党,北京共产党不久后更名“中共北京支部”,李大钊担任书记。两年后,中共召开一大,确认由李大钊负责北方党务。


1924年,张作霖击溃冯玉祥,重新控制民国政府。第二年,他自命“安国军总司令”,宣布“反共讨赤”。1927年,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战争中节节胜利,北京风声鹤唳。4月6日,张作霖指派警察,翻墙跳入苏联大使馆,搜出大量李大钊向苏共提供信息的证据,逮捕了60多名国共党员。


李大钊是国共两党北方党务的最高领袖,又被判定为里通外国,毒害青年,所以首当其冲,必死无疑。李大钊拒绝接受枪决,提出用绞刑执行。最后,张作霖从海外订购了一部绞刑架,处死了38岁的李大钊。20世纪80年代初,北大俄文楼前,树起了李大钊塑像。由于李大钊留下的照片都是正面,他的塑像后脑勺,不得不按照他的儿子李葆华的头形来塑造。


提到“北大巨星”,其实应该算上哲学和数学双料副教授张申府。和陈独秀、李大钊一样,他也是中共创始人。同时,他也是周恩来和朱德的入党介绍人。不过,张申府才华横溢,却刚愎自用,最后因为和陈独秀不合,半途退了党。所以在历史教科书中,共产党元老张申府,仍然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的“分析哲学”和马列主义,仅仅影响了他的弟弟张岱年。1952年,张岱年从清华调入北大,成为著名的哲学教授。那个时候,张申府人还在。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