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皇帝。兵家和学者不喜欢李广,这没关系,但皇帝不喜欢李广就严重了。文帝虽然当着李广的面说过欣赏他的话,但临终前嘱咐太子(后来的景帝)时,推荐的不是李广,而是周亚夫。为什么?周亚夫治军极严,连文帝都进不了他的细柳营。李广则相反,连起码的侦察兵和哨卫都不派。在李广手下当兵,当然很自由很舒服,但若遇大敌,往往慌乱无措。李广所部至少两次面临这种情况:一次百人逢千骑,李广部"皆大恐";一次4千遇4万,李广所部"皆恐"、"皆无人色".(《史记·李将军列传》)司马迁这样写,本是为了衬托李广的镇静与勇猛,不料恰恰暴露了李广不善于治军带兵的弱点。而且,李广虽然爱护部属,但他动辄全军覆没,这样的爱护还有什么价值?实际上,李广爱兵和家长溺爱孩子最后却害了孩子没多大区别。汉武帝还算开明,起用了李广,给了他四次机会。但李广表现不行,结果连武帝也不想用他了。
四、公孙敖是谁?
《史记》中,李广与卫青、霍去病的传记之间隔了一个《匈奴列传》,但司马迁把李广与卫、霍进行比较的痕迹仍十分明显。其实,与李广更有可比性的不是卫青与霍去病,而是另一个人――公孙敖。公孙敖与李广有不少相似之处。第一,老乡,都是甘肃人;第二,发展轨迹相似,都是以良家子(西汉多征囚徒和罪犯从军,良家子指清白人家子弟)从军,均因在汉匈战争初期表现勇武调入宫中担任皇帝的侍卫;第三,共同参加过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四次大战(雁门之战、漠南之战、河西―右北平之战、漠北决战)。
值得细说的是第三个相似点的四次战事。
一是元光五年(公元前129年)的雁门之战。李广与公孙敖地位相同,均以皇宫侍卫身份出任将军,独当一面;所领兵力相同,均为1万;作战结果也差不多,都是惨败,李广则更惨,被匈奴生擒。有人认为,李广几乎全军覆没是因为匈奴只盯着他转,围着他打。这是偏见,否则如何解释公孙敖亦损兵七千的事实?李广与公孙敖败归后,论罪当斩,两人都花了银子顶罪,被贬为庶人。
二是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的漠南之战。李广和公孙敖不再独当一面,都成为卫青部将,出定襄寻歼匈奴主力。此役,李广为后将军,公孙敖为中将军,李广位置相对较差,两人均未建功。
三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的河西―右北平之战。此役,两人参与的是同一战略行动的不同战役方向:公孙敖与霍去病分兵出击河西,是主要进攻方向;李广与张骞分兵自右北平出击,是次要进攻方向。结果,公孙敖失道误期,第二次被判死刑,他再度破财赎命,成为布衣平民。李广稍好,杀敌自损相当,功过相抵,无赏无罪。
四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的漠北决战。李广与公孙敖再度跟随卫青出征,李广成了前将军,公孙敖还是中将军。李广位置更好,只要遇敌就有立功机会。但汉武帝战前授意卫青不要让李广与匈奴军接战,造成李广失道、误期、自杀。司马迁指出,卫青这样做是出于私心。原来,卫青尚未出人头地时,曾蒙公孙敖救命。公孙敖于七年前的河西之战中因失期削侯,故卫青特意带上他参加漠北决战,以戴罪立功。临战前,卫青把李广所部由"前军"变为"右军",公孙敖遂由"中将军"充任"前将军".此役,李广的军事生涯走到尽头,公孙敖亦未能立功。
两人也有不同之处。
第一,李广被贬次数较少,崛起速度更快。李广被贬为庶人只有一次,而公孙敖有两次。两人同在元光五年(公元前129年)的雁门之战后被贬为庶人,李广于两年后重新崛起,而公孙敖等了五年。
第二,李广上头没人关照,公孙敖有卫青庇护。公孙敖第一次被贬为庶人后,就是卫青帮忙,让他以校尉(略次于将军)身份随他参加了出击匈奴右贤王的行动(公元前124年),使公孙敖得以立功封侯(李广时任右北平太守,未参加此役)。
第三,李广自杀,公孙敖被斩。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的余吾水(今蒙古土拉河)之战是公孙敖最后一次告别演出。此役,汉武帝出动21万军队大举出击,欲再现漠北决战的辉煌。公孙敖率军4万(骑兵1万,步兵3万)出雁门,不料遭遇匈奴左贤王主力,伤亡惨重。结果,公孙敖第三次面临军法审判,按罪当斩。这一次,公孙敖未再交钱保命,干脆诈死逃过一劫,然后隐匿民间。正所谓逃过了初一,逃不了十五,公孙敖于五六年后被发现抓捕,旋因妻子参与巫蛊案被株连处死。
公孙敖出身与李广相似,军旅生涯同样曲折,结局也十分悲惨,但他没有李广出名。为什么?其一,公孙敖箭术不如李广,缺乏传奇色彩。其二,公孙敖才不出众,有卫青关照,且封合骑侯,不是怀才不遇的典型。其三,司马迁不重视公孙敖。《史记》中,李广单人为一传,卫青与霍去病战绩卓着,尚且合为一传,公孙敖的简要事迹不过附在卫、霍传之尾,寥寥数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