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U-2高空侦察机是怎样被击落的

时间:2013-08-12 09:41来源: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U-2侦察机

 

  防空导弹萨姆-2走上游击战之路

 


  1961年春节前夕,北京北锣鼓巷空军司令部的大楼里,司令员刘亚楼上将、副司令员成钧中将,同空军作战部、高射炮兵指挥部的作战班子聚在一起开小会,照中央军委副主席贺龙说的"认真研究出对付U-2的办法".


  一位参谋"看得见的打不响,打得响的够不着,够得着的挪不动"的话,成了这次会议的焦点。面对最大飞行高度达2.8万米的U-2,雷达看得见,不能打;歼击机能打,却打不到;而打得到的萨姆-2导弹,却笨重得难以移动。


  作战会议从白天开到深夜。最后,他们酿出了一个古老而又新奇的战法:把地空导弹部队撤出北京,转移到外地去机动设伏,只留一个营在北京,继续担负保卫首都的任务。


  当时,人们把这叫做导弹游击战。这在现代战争中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战法。地空导弹是二战后出现的新型防空武器。1958年7月,彭德怀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要建立地空导弹部队。10月,中国先后从苏联进口5套萨姆-2,组建5个地空导弹营。


  1959年10月7日,共和国十周年大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国民党空军上尉飞行员王英钦驾驶RB-57D,从浙江温岭上空窜入大陆,越过沿途歼击机的层层拦截,沿京浦铁路上空直扑共和国首都北京,被我地空导弹兵第二营的三发导弹击落,开创了中国空军和世界防空作战史上,第一次使用地空导弹击落高空飞机的战例。


  此后,国民党空军对大陆内地的高空侦察,间断了两年零三个月。而U-2一上来,便使出了个新招:它在大陆深远腹地到处飞行,却从不窥探首都北京。


  经贺龙批准,1962年6月27日,地空导弹兵第二营撤出北京。从此开创了中国空军地空导弹兵长达十年之久的流动作战,把共和国广阔的天空,变成了世界上最先进间谍飞机的死亡黑洞,并在世界地空导弹作战史上写下了极其辉煌的篇章。


  1962年9月9日,设伏在南昌附近的向塘的地空导弹第二营,连发三弹,将国民党飞行员陈怀生驾驶的U-2击落。无数西方记者开始追问,大陆军方是怎么把最先进的侦察机打下来的?陈毅元帅风趣地回答: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


  之前,外国人对解放军击落RB-57D还持着怀疑的态度,而这一次击落U-2飞机,他们就不得不对当年"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刮目相看了。

 

 

  不理他,让他飞去,准备打回窜

 


  1963年11月1日早晨,U-2又找上门来了。情报站报告:U-2一架,从温州湾入陆,飞行高度2.05万米。在上饶的集群指挥所里,成钧坐在指挥桌前面,沉静地注视着大标图板上U-2的航迹。


  这架U-2的飞行员叫叶常棣。叶常棣被俘后供述:11月1日凌晨4点整,他接到命令到桃园四中队任务提示室接受任务。7点起飞,自温州湾进入大陆。此次任务编号351,要求无线电静默,高度保持2.1万米。


  叶常棣驾着U-2进入大陆后,便将无线电罗盘调至1440千周,对准延安广播电台飞行。他心里好笑,美国军官规定,U-2起飞后,无线电必须静默,不准联络,也不准地面呼叫,却让共军的广播电台来为他导航。


  这位国民党少校飞行员,1960年第一次驾RFl01A飞机侦察大陆,1961年入窜大陆侦察九次,两次受到蒋介石接见,两年被选为"克难英雄".1963年2月,他被派往美国接受驾驶U-2的训练,8月到10月两次深入大陆侦察,获"飞虎"奖章。蒋经国多次邀他到家中赴宴。就在10月份,蒋介石还接见了他。


  在集群指挥所,成钧等人对照以往U-2的航线推测,这次U-2进入的航线很可能从衢县东北侧飞过去。考虑到第一、四营营长、政委都在集群指挥所开会,不可能马上赶回阵地指挥。因此没有给有第一、四营下达击落敌机的命令。


  8点整,U-2果然从龙游、汤溪之间飞过,距离第四营在衢州的阵地35公里,在萨姆-2的有效火力圈以外。高大魁梧的成钧在指挥桌前立定,口气平缓地发出了第一道命令:"不理他,让他飞去,准备打回窜。"


  成钧料定,这U-2是到酒泉、兰州一带侦察照相的。有去必有回,从这里飞酒泉,再从酒泉回到这里,至少得六个来小时,让部队抓紧这段时间,把战备工作搞得好上加好,更有把握。


  他让地空导弹兵第二营营长岳振华、第三营营长杜宪照当天中午12点前赶回三条岗和弋阳的阵地,抓紧做好打回窜的准备。

 

 

  炮团团长用高射炮雷达打U-2

 


  叶常棣飞过了衢州、武汉、郑州,沿陇海铁路直向潼关飞去。他今年在这条航路上已经来回了两趟,这是第三回了。飞机刚过三门峡水库,叶常棣便立刻提高了警觉。时不时望一望座舱右面那块报警板上的黄灯和红灯。


  电子专家告诉他,飞行中,黄灯亮时表示地面没有飞弹,只管放心大胆地向前飞;如果红灯亮了,那就说明地面有飞弹。如果那报警板的小荧光屏上出现了亮点,扬声器里发出了嘀嘀嘀的响声,说明地面的飞弹发射来了,要赶快将飞机压大坡度,实行向外侧机动飞行,便可以避开飞弹的打击。


  这是美国人发明的预警装置,专门用来侦听萨姆-2制导雷达天线的工作频率的。只要萨姆-2制导雷达天线的电磁波一照射到飞机上,这警报系统立即反应:红灯亮,警报器发出急促的叫声。


  岳振华赶回营部,差5分钟就12点了。他肚子饿得咕咕叫,却没工夫吃饭。他把作战班子叫来,三言两语,把练习了上百次的作战预案再重复了一遍,然后各就各位,抓紧温习协同,只等那U-2回窜。


  14点11分,当敌机距上饶150公里时,成钧正式下达了作战命令:第二营负责消灭敌机,开天线距离压缩到37公里内。其他各营做好开天线佯动的准备和射击准备。


  在敌机距离70公里时,岳振华根据集群指挥所的命令,向部队下达了射击命令:前置法,导弹三发,28公里消灭敌机。并令松-9雷达开机,用松-9代替制导雷达求测射击诸元,使制导雷达天线的开机距离,压缩到了最小的限度之内。


  松-9原是高射炮上用作瞄准时,求测射击诸元方位、高低、远近角度的炮瞄雷达。高射炮团团长出身的岳振华熟悉这个兵器。六七月间,他和战友们在北京试验"近快战法"时,提出把这种炮瞄雷达技术移植到萨姆-2的制导雷达上来,把原来在120公里打开制导雷达天线捕捉目标、求测射击诸元的功能,交由松-9来完成,而制导雷达天线开机后,就只做"稳定跟踪"和"射击操作".


  他们把引用松-9的新办法,反复地演练了150次之多,操作得娴熟无比。松-9发现目标后,立即向制导雷达指示了目标,制导雷达依次求测了射击诸元。目标飞到60公里时,岳振华已经命令"接通发射架同步".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美国记者忆八路军围困日军:一根垒球棒就够灭敌
  • 盘点国外纸币上的名人
  • 一位美国人与岭南木瓜
  • 一幅地图让美国投身二战
  • 美国开国之初无海军 不堪海盗骚扰方才重建
  • 曾在海南流通的外国货币:美国银元 文莱铜元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