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市易法真相:国家强制剥夺国民财产

时间:2013-10-17 08:58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魏天安 点击: 载入中...

王安石

 

  市易法是宋神宗时期的一项重要立法。从熙宁三年(1070)陕西沿边设市易务,至熙宁五年正式推行市易法,制定的时间长,遇到的阻力大。同时,宋神宗对市易法产生怀疑动摇,令权三司使曾布调查市易务的违法行为,引发变法新党分裂和王安石罢相。


  对市易法前人已有诸多研究成果,但多关注其官营商业的利弊、经营效果和新旧党争的问题,有的已涉及市易法中官营借贷业的作用,或市易法与政府购买的关系。本人也曾对市易法赊贷收息的实施状况作过研究。在此,拟结合市易法基本条文,对其经营模式的内在矛盾再作研讨。

 

 

  一、赢利方式--从放贷收息到高利贷

 


  熙宁三年初,同管勾秦凤路经略机宜文字王韶言:"沿边州郡,惟秦风一路与西蕃诸国连接,蕃中物货四流而归于我者,岁不知几百千万,而商旅之利尽归民间。欲於本路置市易司,借官钱为本,稍笼商贾之利,即一岁之入亦不下一二十万贯。"于是令王韶提举秦州西路蕃部兼营田、市易。初置市易司于秦州(甘肃天水市),后将市易司移于沿边重镇古渭寨(甘肃陇西县),拨钱三十万贯作本。设置市易司前,"蕃商以行铺赊物货,多滞留耗失",本地商户采用延期付款方式与蕃商交易,蕃商不能及时收回贷款,回买茶绢等汉货,双方交易受到限制,政府也未获交易之利。实施市易法后,"官为出钱市之,复令坐贾量出息,以赊价入官,蕃商既得早售,坐贾亦无所费,官又收息。"蕃商可以及时收到货款,本地商户仍旧延期付款,双方贸易更为便捷,"既足以怀来蕃部,又可收其赢以佐军费".王韶市易法的基本方式是:蕃商物货,由市易务收买,随即将蕃货赊给本地商户,同时货款也转到本地商户名下。形式上是市易务出钱买蕃货,实质上是商户贷款购得蕃货。这样,市易务出钱,成为本地商户的债权方,本地商户"无所费"即赊得蕃货,官府则获"收息"之利。由于市易务充当汉蕃交易中间人,市易务除获取利息收益外,还收取交易费即牙钱。


  熙宁四年,"置洮河安抚司,自古渭寨接青唐武胜军,应招纳蕃部、市易、募人营田等事,并令(王)韶主之。"洮(甘肃甘临潭县)、河(临夏县)、武胜军(临兆县)属蕃族辖区,宋在沿边城镇设市易务,加强与诸蕃部族的联系。熙宁五年七月,武胜军正式纳入宋之版图,并设市易司。王安石说:"洮河东西,蕃汉集附,即武胜必为帅府。今日筑城,恐不当小,若以目前功多难成,城大难守,且为一切之计,亦宜勿隳旧城,审处地势,以待异时增广。城成之后,想当分置市易务,为蕃巡检,大作廨宇,募蕃汉有力人,假以官本,置坊列肆,使蕃汉官私两利,则其守必易,其集附必速矣。"古渭寨(熙宁五年五月升为通远军)"令坐贾量出息,以赊价入官"和武胜军(熙宁五年十月改为熙州)"募汉蕃有力人,假以官本",意义相同,均是赊贷官钱给商人,收取利息。


  熙宁五年,魏继宗建议实行市易法:"榷货务自近岁以来,钱货实多馀积,而典领之官但拘常制,不务以变易平均为事。宜假所积钱,别置常平市易司,择通财之官以任其责,仍求良贾为之辅,使审知市物之贵贱,贱则少增价取之,令不至伤商;贵则少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取馀息以给公上,则市物不至於腾踊,而开阁敛散之权不移於富民,商旅以通,黎民以遂,国用以足矣。"魏继宗建议以榷货务钱贯为本,募"通财之官"和"良贾"操作,而官收"余息".于是,宋借鉴王韶的经验,首先在东京开封推行市易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三十一熙宁五年三月丙午条载:


  诏日:天下商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失业;至於行铺稗贩,亦为(较固)取利,至多穷窘。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於京师置市易务。商旅物货滞於民而不售者,官为收买,随抵挡物多少,均分赊请,立限纳钱出息。其条约委三司本官详定以闻。


  市易务经营过程大致如下:拨内藏库钱一百万贯、京东路钱八十七万贯,如不足,则以榷货务茶盐钞引等充市易本钱。市易务根据行户的需要,从客商收购物货,再赊贷给行户分销。行户以田宅金银等为抵押,从市易务赊贷钱款或物货,半年付息一分,一年二分,另纳相当于利息10%的市例钱。市例钱用于吏禄开支。逾期不能还本付息,每月加罚息钱2%.行户赊贷钱物的数量不得超过抵挡的价值,拖欠市易务本息不能偿还者,其抵挡产业(房屋、田产等)就要被籍没拍卖,一时卖不出去就先出租,以租抵欠。自籍家产日,与免罚息。拍卖收益超过所欠本息(包括罚息)的部分,退还给行户。


  王安石说:"市易之法,起于周之司市,汉之平辈,今以百万缗之钱,权物价之轻重,以通商而贳之,令民以岁人数万缗息。""贳"即出借、赊贷,将"官为收买"的物货以本钱的形式赊贷给商人,收取利息,平抑物价,是市易法的主要功能。知彭州吕陶言:"国家置市易司,笼制百货,岁出息钱不过二分,须以一年为率。盖为今年支出官本一百万贯,至年终要见息钱二十万贯,即不是早买一百贯物,晚卖一百二十贯钱。"市易务不是从商品交易中赚取差价赢利,而是以放贷方式获取利息。虽然市易务也从事商品买卖,收买"滞於民而不售"的客商物货,但都赊卖给了本地行户。表面上行户赊买的是物货,本质上赊贷了以物货为载体的市易本钱。


  市易务吸收不少商人参与市易务,使这些商人具有市易务官吏的身份,他们对市易务的本息负有责任,关心市易务买卖物货的价格。如果行户从市易务赊买的物货不能以高于赊贷价格卖出,就不能获得利润。有的商品季节差价不大,"物价增减,难以定期,而一州、一县价所增减,相去亦必不甚远,则货或积而难售",行户就有赔钱之虞,亏欠市易本息。市易务利用宋代科买物品时的时估上报制度,"每旬令一路州军估定物价,报提举司,提举司报辖下州,州下所属,榜募人出抵当或见钱",赊买市易务物货,并了解"州县物价",从地区差价中赚取利润。这样,"市易司收息至一分、至二分,令商人自卖,则官已收二分之息,而又有余利以资贩者。"从市易务收入的计算方式和每年以所获本息考核官吏看出,官府是以一个放贷者的身份介入商品流通的。市易务"每岁收息钱二分,市易官以收息之多,岁岁被赏",追求的是赊贷利益。官收二分年息,令商人自卖,是市易务赢利的基本方式。


  熙宁七年,"诏:'杂买务近支借钱一千三百五十缗,依条有息钱三百缗以下,今年息收一千七百余缗,委根究市易务利害所根究施行。'其後乃云,此本息共收数也。"杂买务是负责购买宫廷日常消费物品的机构,原隶内东门司,熙宁五年改隶提举市易务。市易务收息超过标准属违法,要追究原因和责任。杂买务放贷1350缗,按息钱和市例钱22%计,应收息297缗,杂买务多收了数十缗,应是罚息或牙利收入。


  市易息钱和市例钱有固定比率,市易官吏为扩大政绩,重视征收"罚息".市易法实施不久,就成立了"市易抵当所",负责追讨本息,处理商户抵当事宜。随着欠款和罚息的增加,市易法包含的高利贷色彩越来越浓重。


  熙宁七年,市易法推行仅二年,罚息问题就引起宋神宗的关注,要王安石调查"百姓为贷市易抵挡所钱,多没产及枷锢者","乃至无人可监守"的情况是否属实。熙宁九年(1076),"诏:都提举市易司,今日以前赊请过钱物,限外送纳本息已足,其罚钱并与免放。本息未足者,更展半年,足日准此。诸路诏到日以前见欠罚钱人户,亦准此。"此后直到元佑元年(1086)市易法废罢,每年都颁布减免市易罚息的诏令。罚息一直是导致贷款民户破产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王安石的另类智慧
  • 王安石游褒禅山为何半途返回?
  • 王安石冷漠没人情味:儿子生病逼其与妻子分居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