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书桌上堆着不少古籍,唐由之对古诗有所了解。为了从更多的方面让毛泽东了解眼科的相关常识,他找到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与治疗眼病相关的诗念给毛主席听:“案上漫铺龙树论,盒中虚贮决明丸,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毛泽东听了,自然懂得诗中之意,这时他已不拒绝手术治疗了。
进手术室前毛泽东问《满江红》“音乐准备好了吗”
住进中南海的几个月来,唐由之亲眼看到毛泽东昼夜不分,醒了就工作,饿了才吃饭,困了才休息,没有固定的作息规律。在毛泽东的床上,半边堆满了书籍,睡觉的地方只剩下一半。
1975年7月13日起,唐由之带着医疗小组对即将接受眼科手术的毛泽东开展10天的术前准备,并把中南海毛泽东的一间书房腾出来辟为临时手术室。大家只等毛泽东的“一声号令”了。可是,毛泽东虽然每天都接受唐由之的术前准备--冲洗泪囊,每三天一次结膜囊培养、滴眼药水等,但丝毫没有发话做手术的表示。
一晃到了7月23日,这是10天术前准备的最后一天。整个白天,医疗小组全体人员严阵以待,却没有接到任何指令。指针渐渐已近夜晚10点。屋里还是静静的,有人提议:“唐大夫,主席跟你比较熟,要不你进去问问主席吧。”唐由之轻轻走进毛泽东的房间,开门见山地问:“主席,今天是术前准备的第10天了,您看,做不做眼睛的手术啊?”
毛泽东反问了一句:“你都准备好了?”当得知唐由之准备好了,毛泽东又问了一句“没有问题?”唐由之说:“有,昨天我给您冲洗泪道的时候,您头在沙发上动了一下,我知道有一些疼,因为麻醉没有弄好。”毛泽东爽朗地哈哈一笑,一挥手说:“做!”
时钟已过22时,唐由之和机要秘书张玉凤共同搀扶着毛泽东从卧室向临时手术室走去。被通知赶到的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主要领导人在窗外看着这一切。
毛泽东走到半路时问唐由之:“音乐准备好了吗?”唐由之回答:“哎呀!这个我没有想到。”毛泽东随即叫张玉凤去拿岳飞的《满江红》弹词。毛泽东平时最喜欢岳飞的这首作品。
音乐在手术室回荡着,唐由之一边手术一边对毛泽东说:“我给您用点生理盐水,可能盐水流到嘴里,有一点咸,都是消过毒的,没有问题。”毛泽东这时很配合,一声不吭也不动。
其实,这时唐由之不仅球后麻醉已做完,而且已经拿起手术刀,开始做左眼手术了。很快,手术顺利完成!唐由之将纱布放在毛泽东的眼睛上说:“主席,手术已经好了。”毛泽东有些意外:“已经好了?我还当没有开始做呢。”
手术成功后吟诵鲁迅悼杨杏佛诗句“花开花落两由之”
手术只有四五分钟,进行得异常顺利,心电监护仪显示:手术中毛泽东的心跳一点也没改变。
当天晚上,唐由之就睡在毛泽东的外间走廊。毛泽东睡了一小觉就醒了,唐由之随即进去。毛泽东问:“谁来了?”张玉凤说是唐大夫,毛泽东吟诗相迎:“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这是鲁迅悼念杨杏佛的诗,由于毛泽东的湘音很重,唐由之没有听懂。于是,毛泽东叫张玉凤拿笔和纸来。毛泽东双眼隔着厚厚的纱布,摸索着,一会儿工夫,就用铅笔在白纸上默写完了这首诗。然后,他对唐由之说:“这首诗是当年鲁迅悼念杨杏佛的,里面有你‘由之’的名字呢。”
更让唐由之惊叹的是,毛泽东写完这些字后,还让张玉凤到他“左边书架上面第二层,拿《鲁迅全集》其中那一卷,翻给唐大夫看一看”.张玉凤拿出来一翻果真有这首诗……
当年,电影《创业》公映后在全国引起轰动,观众无不为大庆人“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战天斗地”的英雄事迹所震撼,但江青看后却暴跳如雷,认为这个影片在政治上、艺术上都有严重错误,下达了3条禁令,罗织了“10条批评意见”,对影片进行封杀。
7月18日,电影《创业》的编剧张天民分别给毛泽东和邓小平写了内容相同的信,信中叙述了《创业》“上映后,广大石油工人和其他战线的工农兵观众感到受到鼓舞,但同时也受到了领导的严肃批评,指出影片存在着严重问题”等情况,阐明自己对“10条批评意见”的不同看法,理直气壮地指出“从实践、从效果来看,《创业》是部好影片,它不是毒草”,建议“重新上映。”邓小平读了张天民的来信以后,很快送给了毛泽东。
术后20多个小时为《创业》“盲写”批示“此片无大错”
7月25日,做完眼科手术才20多个小时的毛泽东眼睛依然被蒙着,但他的工作已开始了。案头摆放着邓小平刚送来的信。
夜深了,唐由之和前一晚一样守候在毛泽东的卧室外,他侧卧在走廊的沙发上,闭着眼睛,却竖着耳朵倾听主席可能发出的声音。这时,隐隐约约地传来谈话的声音,原来是机要秘书张玉凤在给蒙着眼睛的毛泽东念这封信和相关材料。
张玉凤念完后,毛泽东停了一会儿,拿起递到手里的笔隔着眼罩“盲写”批示。隔着一扇门,唐由之听见毛泽东“盲写”的批示是:“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不要求全责备。而且罪名有10条之多,太过分了,不利于调整党的文艺政策。”
张玉凤看着主席盲写的批示,念了一遍以核实,问:“主席,您对这封信的批示是这样吗?”毛泽东点了点头说:“嗯,是的。还要注明,此信增发文化部和来信人所在单位。”
毛泽东蒙着眼睛写下的对《创业》批示的这份手迹,共40个字,却有6张纸之多,字迹很不整齐,最多的一页写了12个字,最少的写了5个字,其中还有一张纸是因为漏了字而补写的。透过歪歪扭扭的铅笔大字,可知毛泽东当时对调整文艺政策是下了多么大的决心。
唐由之没想到,更大的考验在术后。他回忆说:“我当时跟主席说要3天后才能拿掉纱布,结果他是这样算的:头天晚上11时做的手术,过了12时就是第二天了,再过一天就可以拆掉了。实际上只是过了不到两天,给他换药,他发现左眼能看东西了,就再也不肯包上了,这样很容易引起感染。”
术后第二天因包扎眼睛唐由之与毛泽东发生争执
手术后第二天,即7月25日凌晨,唐由之要给毛泽东换药。通过这一段时间对毛泽东生活和工作习惯的观察和了解,唐由之想,毛泽东一旦发现自己能看清东西,就肯定不再让包上纱布。于是,他事先叮嘱其他医护人员,千万不要给毛泽东拿+11度的镜片试看。尽管事先有所准备,但是还没预料到毛泽东的反应是那样激烈。唐由之回忆说:“我给他打开纱布换药,点好药后问他,‘主席您看见了吗?’大概是隔1米左右,我伸出手指试着让他看并问是几个,他说都看见了。我转过身拿纱布,这时有人还是拿出+11度的镜片给他试看了,毛泽东看得太清楚了,因此当我准备给他把眼睛再包起来时,他说:‘我已经好了。’我说,‘没有好,主席,你的切口还没有长好呢,还要包起来。’他说,‘我都好了,看得清清楚楚,眼睛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我接着又说‘不行啊,等切口愈合后才可以和外界的空气接触,否则眼睛容易感染啊。’主席仍不同意包,我一定要包,最后主席做了一个他特有的动作,把两手放在胸前打圈,然后向外一甩。这是主席特有的习惯动作,意思是请你们走开。”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