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暗藏“军备库” 战服设计兼具美观实用

时间:2013-12-21 08:32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秦始皇帝陵被认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的帝王陵墓之一。记者日前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最近,编号为K9801的陪葬坑正在进行试挖掘。种种迹象表明,这个陪葬坑很有可能是秦始皇陵大型的“军备库”.

 

 

  制作一件石甲需花一年时间

 


  K9801陪葬坑位于秦始皇帝陵东南部的内外城之间,总面积达13000多平方米,是迄今为止秦始皇帝陵城垣以内发现面积最大的陪葬坑。在试掘方中出土有大量用扁铜丝连缀的石质铠甲和石胄。


  专家分析,石甲胄的制作应该结合了当时的玉器加工工艺。通过实验,手工加工一件平均有600片的甲衣,以每人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计算,需要工时344~444天,也就是说,制作一件甲衣,需要一年的时间。而陪葬坑内的铠甲和甲胄用到的甲片总数超过500万片,秦始皇帝陵的规模也由此可见一斑。

 

 

  秦军战服设计兼具美观实用

 


  陪葬坑出土的铠甲,主要由前后两片构成,前甲护胸,后甲护背,有的还配有护肩膀的披膊甲。据考古工作者介绍,裙甲不仅多采用小甲片,而且甲片与甲片之间的间隙也比身甲要大得多。这一别具匠心的特殊设计,使裙甲上下翻动更加灵活,从而使勇士行军作战不受拘束。


  而石质头盔的侧片直披肩膀,对颈部和肩部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甲衣和头盔的设计,说明秦时我国的军队战服设计十分先进,不仅注重外观,更注重了实战的需要。


  考古专家根据出土盔甲整齐叠压的状况判断:秦军的管理十分严谨,不仅队伍排列整齐分明,而且物资摆放也高度集中统一,井然有序。

 

 

  精美甲胄专门为秦始皇陪葬

 


  我国古代甲胄在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以皮革为原材料。


  据介绍,此次出土的甲胄的甲片全部用青石切削打磨而成。这些甲胄形态精美,制作工艺高超,但并不是实战装备,而是根据“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为秦始皇陪葬用的明器。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部副主任张卫星介绍此次挖掘中还发现了鱼鳞甲。专家介绍,鱼鳞甲此前一直被认为出现在汉代,由级别较高的军官穿着,此次在K9801中发现鱼鳞甲,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考古工作人员还发现了披在战马身上的马甲以及和车马配备的青铜零部件等。这些迹象都表明K9801陪葬坑的功能类似于一个大型的“军备库”. (央视、综合)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研究称秦始皇陵青铜水禽工艺源于两河文明
  • 专家谈秦兵马俑二号坑:未遭到大规模人为破坏
  • 秦始皇陵疑似军备库曝光 被评比兵马俑工艺考究
  • 秦始皇帝陵出土"军备库" 发现非实战装备石马甲
  • 秦始皇陵考古首次发现“土豪金”陶俑
  • 秦始皇陵陪葬坑新发现20余件“百戏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