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曾参演话剧《安重根》

时间:2014-02-14 08:24来源:哈尔滨日报 作者:刘大志 点击: 载入中...

邓颖超

 

  哈尔滨火车站大楼一楼,有一间面向广场的纪念馆。纪念馆外观古朴,门脸上方装饰着俄式老哈站风格--它就是新近落成的“安重根义士纪念馆”.纪念馆提醒着人们,这里驻足过一个名叫安重根的朝鲜义士。


  安重根,1879年出生在朝鲜一个世代贵族之家,他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仅汉学就学了9年。在复制的展品中,我看到了安重根的汉字书法作品,其书法风格堪称工整、隽秀且有着几分飘逸,足见其汉学造诣之深。但是安重根生活的时代,早已不能再让这位贵族之家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1894年,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出兵占领了朝鲜,又操纵朝鲜政府改国号为“大韩帝国”,此前朝鲜一直在非正式的场合下称自己是“三韩之地”,更改国号意味着与过去的宗主国中国清政府划清关系。接着又强迫韩国成为受日本“保护”的“保护国”,由日本前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任“大韩帝国”的“统监”,由他一手全权操纵“大韩帝国”的一切事务,这全面加速了朝鲜在1910年彻底亡国的步伐。这种情况下,热血青年安重根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反日救国的运动中。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朝鲜义兵运动。而安重根枪击伊藤博文事件,正是义兵运动的一次震惊世界的爱国壮举。


  1909年,日本政府派出朝鲜统监伊藤博文到哈尔滨,与沙俄财政大臣商讨划分日本与沙俄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安重根义士通过报纸知晓了这一消息,即着手策划对伊藤博文的刺杀,以掀起更大的民众反日救国浪潮。几经周密策划,历史的脚步终于走到了1909年10月26日9时30分,在沙俄财政大臣等人的簇拥下,踌躇满志的伊藤博文刚刚检阅完仪仗队,安重根即从沙俄仪仗队士兵的身后快步闪出,在5米的距离连发三枪,让伊藤博文暴尸在哈尔滨火车站站台上。枪击伊藤博文后,安重根扔下手枪,用俄语振臂高呼:“高丽,乌拉!”慨然受捕。


  在被拘押旅顺的日子里,安重根利用一切机会,向世人揭露日本在朝鲜的罪恶统治和它对中国的侵略罪行,呼吁建立一个没有种族歧视压迫的新东洋。他的胆识和才气甚至让一些日本看守也为之叹服,私下里向他索取书法作品。安重根索性将自己的政治理念抄录转送,我们今天看到的写有安重根政治主张的书法作品,或得益于良心未泯的日本看守之手。


  最感人的一幕是义士笑对死亡。虚伪的日本当局问:“对判决死刑是否需要上诉?”义士轻蔑地反问:“还有比死刑更重的刑法吗?”安重根的母亲得知儿子枪杀了伊藤博文后,即一针一线为儿子缝制了一套洁白的民族服装,准备送亲骨肉“上路”.她让义士的弟弟为他捎话:“你是做正义的事后被判死刑,所以不要卑贱地求生,应当遵从大义去死,这才是对母亲的孝道。”1910年2月14日,在预感即将走向刑场之际。早就皈依了天主教的义士安重根写信给妻子,希望大儿子将来做个神父,告诉妻子要孝顺母亲,跟两个弟弟和睦相处,好好教育子女……义士给妻子的信诠释了这一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安重根的义举震撼了世界,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之后,全世界用最快的电波传播了这一消息。义士殉国后,孙中山为他题词:“功盖三韩名万国,生无百岁死千秋”;章太炎赞其为“亚洲第一义侠”,梁启超激情创作了一首《秋风断藤曲》,赞颂道:“黄沙卷地风怒号,黑龙江外雪如刀,流血五步大事毕,狂笑一声山月高。”义士以自己的牺牲唤起了亚洲人民的觉醒。


  一进纪念馆,老一代革命家邓颖超的语录很醒目,她谈到:“我和周恩来曾演过歌颂朝鲜英雄刺杀日本伊藤博文的话剧《安重根》。”邓颖超在这个话剧中女扮男装,饰演了义士安重根。


  从纪念馆一扇巨大的落地窗向外清晰地看到:在站台上有一汪鲜红的红漆,这正是伊藤博文当年殒命的地方。它向所有世人警示:历史不可忘记,这是一切侵略者的必然下场。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掩护周恩来留港养病的假夫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