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垃圾焚烧往往是不完全燃烧,这是导致二恶英产生的主因;又由于生活垃圾中的塑料非常多,露天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此外,垃圾里还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硝酸盐,这些物质会随着雨水进入地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从这个意义来说,垃圾的集中焚烧,确实要比散乱、随机的焚烧要来得好。这也是很多垃圾处理专家力挺这个产业的原因。
风险预知得越早,防范的可能性越大。毛达收集的一篇科学文献显示:
西班牙国家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癌症与环境流行病学分部的研究者,研究了1997至2006年运行的129座设施--其中14座为生活垃圾或特殊废弃物焚烧厂--之后,在《环境国际》发表论文,讨论废弃物处理设施与周边居民健康风险的关系。他们得出结论:“废弃物焚烧厂及危险废弃物回收利用或处置设施附近,城镇居民癌症死亡风险偏高”.
而这个研究团队的成员,早在1996年便发表了关于英国72座焚烧厂附近居民健康情况的研究,显示“一些癌症发病率偏高具有统计学显着性”.
日本和欧洲等国的经验表明,只有透明和公开,才是增强公众信任的唯一手段。只有增加经费投入和研究人手,对潜在风险进行监测和研究,才是应对垃圾焚烧所可能带来的环境隐患的理想办法。
2013年9月份,国务院隆重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对中国越来越严重的雾霾问题开始强势干预。毛达、陈立雯等人注意到了这个趋势,他们马上想到一个问题,在河北要压煤6000万吨,山东要压煤2000万吨,北京要开始变成“无煤城”的时候,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正在大量上马建设的垃圾焚烧厂,是不是对当地的空气污染制造新的负荷?
中国环科院研究员赵章元说:“十二五规划刚刚出来的时候,可能没考虑到空气污染治理的措施,会给垃圾焚烧产业带来新的排放控制。但现在,空气污染治理成了全国31个省市区主要党政负责人的重大政治任务。每个地方都与国务院签订了责任状,承诺到2017年当地的空气质量必须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比如北京,到2017年,PM2.5年均值要降到每立方米65微克以下。在这时候,如果北京的几大垃圾焚烧厂同时开始烧起来,这对北京的治霾,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北京是如此,全国所有的地方也是如此。在这时候,原本强力支持垃圾焚烧的政策,就可能出现调整。垃圾焚烧在中国的未来,也是一个变数。对于那些着急地投资垃圾焚烧产业的企业和资本来说,就必须警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