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培德 王咸阳
桑家龙灯
据高陵县地名志载,明末桑姓在崇皇寺南建村,以自己的姓氏称村名桑家。
据桑家人传说,他们的先祖原是兴平桑镇人,迁移到此后,户族很快兴旺强大,为了活跃农耕生活,庆祝丰收,张显族威,从黄陵引进龙灯。
龙灯由三部分组成,龙头、龙身、龙尾,用十三节拐子撑起来。龙头用竹篾绑成框架,有老笼那么大,再用麻纸糊起来,龙角用木头雕成,龙眼是两盏碗口大的红灯笼(以后用上电池灯,两条光柱直射前方,十分耀眼),龙身是在撑柱顶端,钉一块木板,呈“T”字形,木板上面用竹篾扎成圆拱形,这样每个拐子就形如“ ”形,然后用白细布圈缠起来,这样就形成一竹圆筒形,用较粗的白布连接起来,在相接的地方放置蜡烛并留有透气孔,龙尾是用竹扫帚包扎而成。这样,龙的雏形就形成了。然后请画师用红、黄、绿等颜料绘画出龙头、龙鳞、龙尾,一条五彩缤纷的长龙就装扮起来了。为了防止用力摆耍而脱节,又用大绳从龙头到龙尾连接起来。这条龙究竟有多长呢?据说每年把龙装扮好后,先要到村中的龙王庙烧香还愿,三间大庙,龙头跪在神像前,龙身绕庙一周,首尾相衔,这龙至少有八九丈长。
每年春节,二月初二(民间传说龙抬头)都要耍龙,每节龙身燃亮蜡烛,浑身通明,因此,人们称桑家龙灯叫“明龙”或“龙灯”,夜晚远看,一条巨龙腾跃翻飞,或做行云布雨状,或做雷鸣电闪姿,腾云驾雾,上下翻滚,十分好看。每次耍龙,锣鼓、秧歌、狮子等轮番上演,撑牌灯的、放松香火的、提蜡烛的、打杂的,总共不下五六十人,故全村出动。
桑家耍龙时,每家都邀请亲朋好友前来观看,村里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户户门前摆上桌子放上点心等供品,龙在每家门前戏耍,人丁不旺的人家,就要求耍龙人把自己的独生子从龙嘴里递进去,再从龙下巴底下抱出来,俗称“过半”,主人家给龙披红挂彩,有的还给龙封喜钱。各家各户耍完后,龙要休息,秧歌、狮子接着上演,龙便找个宽畅地方缠绕歇息。
桑家龙灯已流传了二百多年、好多代人,可惜的是十年浩劫这条巨龙遭了厄运,被当做四旧付之一炬,每当提及,人们悔恨惋惜。可喜,有些当年参加过耍龙的人还健在,现在抢救这一民间文化遗产为时不为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文化娱乐需求日益迫切,相信桑家人一定会使这条巨龙死而复活,再现当年风采。
程家旱船
崇皇寺南桑家村西,有程姓人家聚居。后来,桑程二姓村民房舍相连,人们习惯统称桑程村,程家村南有于姓人家居住在一方形土城围子里,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为桑家庄、程家堡、南于家庄。
程家社火由来已久,旱船是清光绪初年,村人于乖娃在西康省雅安做商时带回旱船尺寸图样,由本村木匠按图仿制,船长5.6米,中间宽1.95米,底高0.668米,形成中间宽,两头尖的柳叶形,中间有一舱亭状若彩轿,舱长0.77米,高,1.40米,宽0.70米,舱亭四角呈飞桅翘角势,雕有四个龙头,下吊四个灯笼,舱亭内一人背船,前后也各有一人背船,且各距船端1.65米,保持均衡平稳,三人背带隐在上衣下面且各有一双假腿,作盘腿打坐状,行船时三人同步,亦步亦趋,平稳如漂。船帮以下用绿绸围就,上面画水波浪图,船儿前行,绿绸飘动,如波浪翻飞。船舱前后用彩绸搭成凉棚,近年来又在舱亭、凉棚楞角装饰彩色电珠,更显华丽辉煌。背船人按戏剧角色扮相,艄公丑角扮相,头戴彩色翻檐草帽,白髯口,穿黄袍(有时白裙、皂袜)与背船人(旦角或生角)对白,语言风趣、幽默,逗人捧腹,忍俊不禁。耍了一会,有点累,艄公便说,水浅船搁,我撑它不动,三人下船假装合力推船,仍推不动,艄公便说要给河神唱戏还愿哩!这时,狮子、大头娃、秧歌等节目相继上场轮换演出。
一百多年来,程家旱船,随着时代前进,不断变换戏耍内容,除装扮传统古典戏剧,还有《解放军渡江》《刘伯承撑船》《卖余粮》等节目,品类繁多,层出不穷。
程家旱船,造型美观华丽、轻巧灵活,背船人与撑船人配合默契、技巧娴熟,常做出上船、下船,搭客、载货,搁浅、起锚转舵等动作,时而飘逸游荡,时而沉重颠簸,艄公适时插科打诨、逗乐,妙趣横生,使人解颐不绝,观者欢呼迭起,好一番热闹景象。
程家社火配合巧妙,相映成趣,多年来蜚声四境,每逢演出,吸引数十里外的群众赶来观赏。程家人将自己的社火,尢其旱船视为族人骄傲,代代相传,薪火不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爱国人士程久铭对本村社火倾情支持,亲自组织,具体策划,把每场演出组织得井井有条,耍得有滋有味,获得好评。十年浩劫,程家旱船险些被毁,改革开放使这个古老的民间艺术,又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由坡吉党支部、村委会负责组织演出,而且培养出许多年轻人才,新手们不但继承了前辈的传统技巧,而且在装扮演技上还创出了新的花样。
船张芯子
船张是高陵县崇皇自然大村之一,南濒泾渭河交汇处,“泾渭分明”即源泉于此。有500多户人家,2000多口人,张姓占绝大部分。据考,唐代以前就有人在此聚居,唐时已形成规模,因泾渭交汇得名“会泾寨”,后因河水冲刷,北岸崩塌,村向西北方向迁移,到元代,村民在河上设渡,船家多姓张,又改名船张村。清时,京广杂货、山西煤铁、盐等均沿渭水溯河而上(拉牵),宝鸡等地的木材等货物放筏顺流而下,东西货物在两河口形成集散地,故船张村商贾聚集,贸易繁盛。店铺林立,民国时期,陇海铁路延伸到西安,船张村顿趋萧条。
说起船张芯子,到底源于何年何代,虽无稽考,但村人都传说着引进芯子(当地人称亭子)的一段故事。相传张姓先祖,看到栎阳的芯子华丽险峻,引人入胜,因而很想引进这门社火,但栎阳芯子构造、装饰从不外传,扮芯子也是秘密进行,外人难得一见,船张人很想引进,终于想出了办法,他们选派一聪 明人,装作“疯子”,打入栎阳芯子卸妆场地,人家清场,他装疯卖傻,不肯离去,清场者见是一疯傻人,就不在意了,疯子傻头傻脑看看这个,摸摸那个,东游西转,心中暗记尺寸、装扮办法,甚至用细铁丝折弯成芯子形状,回到村中,按记忆绘出图形,讲解办法,请铁匠按图打造,在实践中又不断改进,创出新的更为险峻的造型,终于成功地装成了十二桌亭子。
船张亭子大体分为两类,即立式亭子,也叫马亭子,这类可扮剧目有《李彦贵卖水》《白蛇传》《草船借箭》《藏舟》、《汾河弯打雁》《穆桂英》《盗扇》《花上美人》等,另一类是横卧式,这类亭子多扮成反面人物,如曹操、王莽、李良等,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造型惊险、别致,虽无声但有形,人物栩栩如生。通过奇特形象、夸张、惊险造型,反映人物丑美心理状态,达到褒贬目的,对观众产生强烈的感受。
亭子出场游行场面宏大,气氛热烈,前面20面彩旗开道,紧跟庞大锣鼓队,一面大鼓,20副铙钹,十多面大小铜锣分行当着服饰、化妆,浩浩荡荡,威武雄壮,每桌亭子两旁有人持拐子保护,亭子人物虽无唱词,但手足、身形、表情,都具造势,有的挥剑怒指,有的舞扇嬉戏,精巧细腻,气势磅礴,令人叫绝。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传统耍亭子的日子,据传,三国时齐王曹芳娶船张村张辑之女为妻,后曹芳称帝,册封其妻为皇后,船张人为显荣耀,在村东修座娘娘庙。二月初二逢庙会,村人早做准备,购置蔬菜、果品、鸡鸭鱼肉等,招呼亲朋前来观赏亭子,家家亲朋满座,街上人流涌动,大人小孩,一派节日盛装,兴高采烈。小商小贩也来赶会,船张村车水马龙,一派热闹景象。解放后娘娘庙废祀,但耍亭子延续了下来,现在多在春节、元宵,大型庆典活动时才耍。
于氏辉煌
自南北朝北魏至隋唐时代,高陵县城西南崇皇以东1公里处,有个七里流村,这个村里住着一个辉煌了数百年的家族,这就是于氏家族。于氏源自姬姓。周室后裔。武王三子封于“邘”,其后世子孙就以封邑为姓,到后来简称“邘”为“于”。这支于姓,是于氏家族中的鲜卑历忸于,其远祖乃北周燕国公于谨。于谨,字思敬,先本洛阳人,从魏武帝入关,田家高陵。谨深沉高远,尤潜心研读《孙子兵法》,屡立战功,有大勋业,官至太师。于谨长子于寔,袭燕国公,又加上柱国,官至大左辅。次子于翼,历官太尉。幼子于义,起家直阁将军,累迁行军总管,行军元帅,封延寿公,迁上柱国。著有《汉书刊繁》《略览》。于义长子于宣道拜车骑将军,次子子宣敏,拜车骑都尉。北魏至隋代,于氏家族中,有大将军十余人,称为贵戚。
唐代于宣道之子于志宁,历官中书侍郎,太子左庶子,尚书左仆射,加光禄大夫。与李谆风合著《隋书志》,与李勋修订《唐本草》四十五卷,著《五经疏义》。怀仁和尚以王羲之书法集成唐太宗所撰《圣教序》,他奉敕润色,遂成千古名集。于志宁曾孙于休烈进士及第官拜散骑常侍,迁太常卿,进工部尚书,兼修国史。于休烈次子于肃,翰林学士,官至给事中。于肃之子于敖进士及第,历官秘书省,校书郎,给事中,户部侍郎。四子于球,于珪,于瓖,于琮皆进士及第,其中二子、三子分别中状元。一家五进士,两状元,在当时传为佳话。四子于琮官至尚书左仆射,还被皇帝招为广德公主的驸马。另于立政(出自何人不详),官至虢州刺史,为唐代书法家。
于氏家族数百年间,历三个朝代,人物辈出,才兼文武,功德赫赫,政声琅琅,不愧为高陵北魏至隋唐历史上辉煌的名门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