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秋:未授衔的女将军

时间:2011-12-21 21:39来源:鑫报综合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晚年的张琴秋

晚年的张琴秋

延安时的张琴秋

延安时的张琴秋

张琴秋与沈泽民结婚照

张琴秋与沈泽民结婚照

    电影《惊沙》自3月12日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演后,广受好评。影片取材于“临泽突围”的真实事件,生动地再现了75年前红军西路军在甘肃河西走廊的那段悲壮历史。特别是影片中桂芳最终和未出世的孩子一同牺牲的场景,震撼人心,令许多观众潸然泪下。《惊沙》的编剧秦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桂芳是他根据张琴秋而塑造的。”

    提起张琴秋,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她,但是,只要是了解和研究西路军历史的人,没有一位不叹服和敬佩这位赫赫有名的红军女将领的。

    当时国民党的一些报纸上称这位红军女将领“精通五国文字”、“能文能武,不下马可以写文章”。这位被敌人传的神乎其神的张琴秋,也的确非同寻常。

    女中英豪琴秋名扬

    1904年,张琴秋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1924年,她在上海认识了共产党员沈泽民,沈泽民是沈雁冰(即茅盾)的弟弟。经沈泽民介绍,她考入了上海大学。1925年底,张琴秋与沈泽民结婚。

    婚后,党组织派遣他们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春夏,张琴秋因刚生了女儿玛娅,回国时间稍晚于沈泽民。秋后,她将女儿送到了莫斯科国际孤儿院,回到了上海。中央分配张琴秋担任了中共上海沪东区委委员。

    1931年3月中旬,张琴秋和沈泽民被派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张琴秋担任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彭扬军事政治班干部学院政治部主任。1932年,蒋介石集中30余万兵力,对鄂豫皖根据地发起第四次“围剿”。党组织立刻派张琴秋去黄陂以北、红安以西50里处的新设置的河口县担任县委书记。她是鄂豫皖根据地的第一位女县委书记。

    1933年,沈泽民在艰苦的斗争中,肺结核复发,后又患上疟疾,不幸病逝。1963年4月15日,沈泽民的迁葬追悼仪式在湖北红安隆重举行。张琴秋携女儿玛娅参加了迁葬仪式。抱着沈泽民的墓碑,张琴秋不禁潸然泪下。张琴秋深情地说“泽民同志是我一生中的良师益友。”

    1932年11月间,在红四方面军翻越巍巍秦岭,进入关中平原前夕,张琴秋被正式任命为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后又调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1933年,当部队离开通江、巴中、南江一带北上时,张琴秋带领五百名女战士,担任护送三百名红军伤员的任务。在苦草坝附近时,她们遭到了军阀一个团的袭击。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她指挥战士们沉着应战,打得敌军晕头转向,敌人还误认为是遇上了红军主力。张琴秋抓紧时机,向敌人展开强有力的政治攻势,组织大家向川军的士兵喊话。川军士兵们纷纷调转枪口,产生哗变,将川军营以上军官们捆了起来,投降了红军。捷报很快传遍了红四方面军和根据地。从此,“五百农妇缴一团”,及“女将军张琴秋指挥如神”的故事在根据地广为传颂。

    1934年1月2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中央苏区瑞金召开。张琴秋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2月,张琴秋调任红江县县委书记。1935年,主力部队准备发起西渡嘉陵江战役前夕,妇女独立团扩编为两个团。张琴秋调任一团团长。

    2006年,本报记者在采访王定国时,这位身经百战的老红军一说起张琴秋赞不绝口:“她是土地革命时期乃至整个战争年代,在我党军队中担任最高职务的女同志。”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中谈到张琴秋的政治工作时说:“张琴秋同志任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原为七十三师政治部主任),沿途开展政治宣传工作认真积极,起了很大的作用。”

    她把孩子扔在了雪地上

    1936年3月,红四方面军攻占炉霍。在总部驻道孚其间,张琴秋与我军优秀的高级将领陈昌浩结婚。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师后,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第九军、第三十军、第五军及骑兵师、妇女先锋团等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组成“西路军”,转战河西,承担在河西建立根据地并接通“远方”(苏联)的任务。陈昌浩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张琴秋任西路军政治部组织部长。王定国老人回忆起他们俩位感叹道:“这对革命夫妻当时让多少人羡慕,他们双双都是留苏的学生,人长的漂亮,用现在的话那绝对的是俊男靓女。而且他俩都是我军的高级将领。但是在那残酷的战争年代,他们的命运都很坎坷。每每想起来,都觉得十分惋惜。”

    2006年8月22日,92岁的刘鹤孔在北京家中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我当时是西路军政治部的组织科长,是张琴秋的部下。她这个人工作能力强,人品好,我们大家都很敬重她。在河西走廊与敌人血战时,张琴秋正怀着孩子。”倪家营子血战中撤离出来的西路军将士,正在向东急进。这时,挺着大肚子的张琴秋要生孩子了。“我们当时都是些年轻小伙子,手忙脚乱的不知所措。苏井观当时是西路军卫生部长,他叫我们赶快找来大衣、布单子,几个人背对背围成一个圈。孩子生下后,哭声非常响亮……”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老人依然显得很紧张,嘴里不停地说:“那可是陈昌浩和张琴秋唯一的儿子,可当时敌人就在后面追,没有办法,只能把孩子扔在了雪地里……”

    西路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警卫员告诉了我,我立即命令他和挑夫一起,把马驮的一部分文件烧掉,能扔的都扔掉,去驮张琴秋。后来他们回来告诉我,生了一个男孩子,很好看,可那时正值西路军惨败,在弹尽粮绝的冰天雪地之中,只好把孩子丢在雪地里了。他们走了好远,还能听见孩子的哭声……”

    张琴秋产后非常虚弱,吴生霭想弄个担架来把她抬上,都没有办到。只好将她扶上李卓然送来的马上,她满含泪水,顾不上自己的孩子,骑上战马,随部队继续向前。刘鹤孔说:“天亮了,坐在马上的张琴秋,脸色苍白,但神情坚毅。血染红了她骑的马鞍。”

    由于敌众我寡,西路军虽英勇杀敌,但仍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王定国回忆说:“张琴秋在分散突围中被俘,敌人在审讯她时,我们怕她的南方口音暴露身份,抢着替她回答说叫苟秀英,四川人,45岁,是个做饭的。”就这样,张琴秋在战友的掩护下,暂时躲过了劫难,被押送到西宁羊毛厂做苦工。但不久,因叛徒告密,张琴秋的身份暴露了。当敌人知道她原来就是赫赫有名红军女将领张琴秋时,欣喜若狂,感到“立大功”的时机已经到来,立即派人悄悄地把她和其他两位女战士一道押送南京邀赏。1937年8月,张琴秋被押解到南京,关在“首都反省院”。不久,参加国共谈判的周恩来经与敌人交涉,将张琴秋等一大批干部营救出狱。10月,经历劫难后的张琴秋回到了延安。

    美丽温柔慷慨大度

    回到延安的张琴秋,曾任安吴堡青年训练班任生活指导处主任,后调抗大女生大队任大队长。在抗大女生大队期间,张琴秋管理着五个分队的七八百人的学习、训练和生活。这么大一支队伍被她安排得有条不紊。不久,张琴秋又调到王明兼任校长的中国女子大学任教育长。张琴秋不仅是个经验丰富的组织领导者、训练有素的军事教官,而且也是个出色的教育行家。

    由于过度劳累,陈昌浩的胃病复发,久治不愈,在缺医少药的延安无法根治。1939年7月10日,周恩来骑马时造成右臂粉碎性骨折,要到苏联去医治。毛泽东也批准陈昌浩一同去苏联治病。就在陈昌浩去苏联治病期间,陈昌浩在老家的原配妻子刘秀贞带着儿子千里迢迢奔赴延安,但此时陈昌浩已去苏联。在对待陈昌浩前妻和孩子的问题上,张琴秋表现出了高尚的人格和慷慨大度,一时间在延安传为佳话。

    后来,由于陈昌浩长期滞留苏联,而且他在苏联又成了家。面对名存实亡的婚姻,组织上也同意了张琴秋提出的与陈昌浩解除婚姻关系的要求。1943年春,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张琴秋与在河西走廊为她接生的老战友苏井观结了婚。 

    “部长当翻译”传为美谈

    王定国回忆说:“1955年授军衔时,张琴秋已转业到了纺织工业部任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虽然她失去了授军衔的机会,但是大家都称她是没有授衔的女将军。”她的丈夫苏井观则担任卫生部副部长。夫妻两人都是部级领导,这在当时还是凤毛麟角的。“那段日子,也算张琴秋最幸福而平静的生活吧。”王定国说。

    张琴秋是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但她从不以领导自居。1953年,她率领纺织工业代表团去苏联访问,翻译人员不够,她就主动给随她出访的工程技术人员当翻译。回国后,“部长当翻译”一事于是传为美谈。

    1952年4月,滞留苏联十余年的陈昌浩携苏联妻子格兰娜及幼子陈祖莫回到北京。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到北京火车站迎接。处于革命友谊的考虑,徐向前在自己的寓所宴请陈昌浩夫妇。张琴秋与苏井观夫妇二人,以及其他红四方面军的老同志也在座。陈昌浩见到张琴秋时说“琴秋,是我让你受苦了!我对不起你!”张琴秋大度地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张琴秋在纺织工业部工作了近二十年,她把自己的后半生贡献给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祖国的纺织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就是这样一位为中国革命出生入死,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呕心沥血的女将军、女部长,没有死在敌人的屠刀下,最后却被林彪、江青一伙人的残酷迫害致死。张琴秋是“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又曾是陈昌浩的妻子,西路军失败后还被俘过,张琴秋被定为“反党分子”而受迫害致死后,“四人帮”中的某个成员说“张琴秋生的女儿,绝不会是好人”。这样,张琴秋唯一的女儿张玛娅在母亲去世的第二天,就和丈夫一同被分别关押起来,进行隔离审查。1976年,张玛娅说“广大群众到天安门送花圈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有什么不对?!”就因为这一句话,张玛娅遭受了更大的迫害,最后被迫服了大量的安眠药而死。张玛娅的儿子刘秉宏回忆说:“那天,我问妈妈要冰棍,她给了我十元钱,说没有零钱。我当时太小了,否则也会感到母亲的异常。她去世五个月后,四人帮就打倒了。”

    1979年6月23日,党中央为张琴秋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徐向前元帅亲自主持了追悼会。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非遗展演:未曾离开的文化记忆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