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商人:二十年巨变,八廓街变美了也变贵了

时间:2011-12-28 06:46来源:西藏商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这是王铁的藏韵艺博楼里出售的古董——古代藏族战士穿的盔甲。
  ▲40多岁的王铁看上去温文尔雅,一点也不像个从商多年的商人。

  八廓街这些年变美了,那些走起来磕磕绊绊、下雨积水的老石板路变平坦了,老城区的“蜘蛛网”入地了,为游客打造了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但这些年商铺的租金也在飞涨,别的不说,以前从没有的转让费,现在一个30平方米的店铺,转让费就得30万元。

  你别小看八廓街,这里的每一个商铺的经营状况都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世界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日本大地震等,在八廓街店铺的经营中都有直接体现,从游客的消费能力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经济状况,甚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

  ——八廓街上旅游用品经营者 王铁

  较早的旅游用品经营者

  说话简洁明了的王铁很儒雅,儒雅得让人看不出他是一个有着多年从商经历的商人,更让人看不出的是寡言的他曾经是一位导游。

  1991年,西藏旅游市场有了很大的起色,急需一些导游——外语导游,西藏国际旅行社到内地招人,当时在重庆一家国营单位上班的王铁不安于现状,在单位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到西藏当了一名德语导游。

  “那时候来西藏旅游的人不是太多,但旅行社也不多,游客多数是外宾,所以我们每天都有团带,办公地在拉鲁湿地北侧的自治区党校。”王铁说,“当时拉萨的宾馆很少,街头连饭馆都很少,我们早上去接团,都是自带干粮。那时候到机场路况不好,路上要走两个多小时,当然现在好多了,几十分钟就行了。”

  当了一年导游,王铁回到重庆,但还是没有回单位上班,他把西藏的旅游用品带到重庆销售,很受欢迎,也赚了一些钱。

  1995年,王铁又回到拉萨,这时候他和几个朋友集资,在罗布林卡内开了一家旅游用品商店,“当年投资了几十万元,那时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但当年就收回了成本。我的投资方向没错,当时看重的就是西藏的旅游市场潜力。”王铁说,“那时候虽说客人没现在多,但由于经营旅游用品的人少,利润很可观,不像现在,所有产品的利润都很薄。”

  1999年,王铁的旅游用品商店迁到布达拉宫脚下,“当时那个店是我自己出资建的,300多平方米,这在当年是比较大的店,旁边我还设了一个藏毯加工作坊,游客可以参观,也可以亲自体验,同时还可以订货,销售很好。”说这些时王铁一贯沉静的脸上没有任何欣喜的表情。

  “2004年,我的新店在八廓街开张,因为布达拉宫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很多建筑需要拆迁。”王铁说,“八廓街玛吉阿米旁的店巅峰艺术品中心有800平方米,租金一年13万多,可以说是最大的店了。那时候在八廓街做生意的多是藏族人和回族人,我是汉族人里面进驻八廓街较早的。”

  餐厅不赚钱,靠诚信经营揽客

  在八廓街转经道的西北角,有一个几个门面相连的店面,这就是王铁的新店——藏韵艺博楼,这里有三层,1500平方米。一楼设有旅游品专柜,唐卡,更多的是古董;二楼是藏毯和很多西藏著名画家的作品;三楼是餐厅,是接待旅游团用的。王铁的巅峰艺术品中心也是同样的布局。

  “餐厅是不赚钱的,很多时候会亏本,我们的目的是吸引旅游团前来就餐,然后在店内浏览时购物。”王铁说,“我们接待的游客主要是外宾,所以藏毯和西藏美术作品在这里销售很好。”

  当记者问八廓街的旅游商品似乎差别不大,如何在经营中取胜时,王铁说:“我们首先在产品上下功夫,提升产品档次,区别于大众化商品。在经营中做到货真价实,诚信经营,做回头客生意,最终的一点是我们让游客做我们的立体的、流动的宣传广告,所以我们的客源会越来越多,销售渠道越来越广。”

  目前,根据市场需求,王铁又在自治区图书馆大门西侧开了一家“雅拉香波”商店,这里和罗布林卡大门遥遥相对,相信在商业方面有自己独到眼光的王铁选择没错。

  古老的八廓街与世界相连

  现在的八廓街,店铺林立,连偏僻巷子里也开了小店。这里除了本地人,还有说着全国各地方言和世界各国语言的游客,颇有大都会的感觉。

  “旅游市场是脆弱的,经济的好坏会在游客身上显现,所以你别小看八廓街,这里的每一个商铺的经营状况可都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世界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日本大地震等,在八廓街店铺的经营中都有直接体现,从游客的消费能力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经济状况,甚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现在流行说世界经济一体化,一点都没错,这里与世界是相连的。”王铁说,“还有,这里的人你可能看不明白,那些不起眼的店铺,那些穿着普通的店主,很可能都是富翁哟。”

  八廓街的变化是近些年的事

  八廓街老城区,现在是老拉萨的标本,很多古宅大院政府都在修建——修旧如旧这是老城区改造的原则,所以八廓街老城区是焕发了青春的老城区。

  “作为一个商人,我非常赞同老城区修旧如旧的改造原则,这是政府明智的决定,不然,八廓街若失去了它特有的美丽,那么我们的生意也会陷入困境,八廓街寸土寸金,就是因为它的特色和魅力。”王铁说,“近些年八廓街变美了,那些走起来磕磕绊绊、下雨积水的老石板路变平坦了,老城区的‘蜘蛛网’入地了,为游客打造了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同时这些年商铺的租金也在飞涨,别的不说,以前从没有的转让费,现在一个30平方米的店铺,转让费就得30万元。现在我的这个店租金由原来的每年13万元,涨到每年40多万元了,目前一个30平方米的店铺转让费就得30万元,我这个店若转让,200万都会有人抢着要,要知道以前八廓街的店面是没有转让费的哟。”

  曾遭重创,但依然信心满满

  王铁从在重庆开始做生意算起,已经有20年,商场如战场,生意场上的事瞬息万变,谁也不可能保证一帆风顺。

  “其实我自己人为的失误或者失败很少,除了外界因素。”王铁说,“非典算是一次,但那时只是生意清淡些,没有太大的损失,几个月就过去了。真正的重创是2008年的3月,那次我真的是倾家荡产了,大家都知道,做生意的人挣的钱投在货上,当时两个店3000多万元的货化为了灰烬,那是我多年心血的积累呀,我相当于从头做起了。”

  “有没有想过回内地发展?”记者问。

  “没有,从来都没有。当初来西藏做生意是看重西藏的旅游市场的潜力,只是没预测到西藏的旅游市场会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现在西藏稳定了,发展势头会更好,这势头让我看到了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再说,这么多年来,我的供销渠道,我的网络关系,我的市场都在这里,回去等于从头再来,我不忍放弃,也不能放弃,这辈子只有把自己交给西藏了。”王铁说这些时依然语气缓慢,但听起来很有力道。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尼泊尔商人:我要让130年的夏帽嘎布继续延续
  • 回族商人:河坝林的茶叶生意是从马如骏开始的
  • 藏族商人:在我心里,八廓街不曾改变
  • 甘肃陇南地区汉族丧葬习俗
  • 甘肃各地农村汉族饮食习惯
  • 回族人为什么称“死亡”为“无常”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