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到此一游” 不应止于“面子”

时间:2013-05-28 17:29来源:新疆网 作者:秩名 点击: 载入中...

  


  这两天,中国游客在埃及千年神庙的浮雕上划写“到此一游”的微博,在网络上疯传,让不少国人无地自容,深感丢脸。


  “到此一游”现象在国内早已“司空见惯”,且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疾”,更被称为“国人十大陋习”之首。缘何这一次引发这么大的动静,那是因为把人丢到国外了,用网友的话来说,“是丢了中国人的面子”。


  其实,批评“到此一游”,不应止于“面子”。与其纠结于“到此一游”产生的原因,不妨将目光对准它对文化旅游资源和文物瑰宝的“刻骨”伤害。此前,在北京故宫的“梁齐齐到此一游”事件中,公众就表达了对污染文物古迹从重处罚的意愿。因为,目前《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等条款处罚力度太轻。


  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旅游法》对旅游者的文明行为提出明确要求: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要达到这样的要求,除了法律规范,还需要让公众旅游不再成为“稀缺资源”。 5月19日,国家旅游局首次发布的《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国民工作日空闲时间仅为3小时,占全天的13.15%,远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8个国家23.9%的平均值。且从主观上来看,中国国民旅游休闲的愿望还不够强烈。


  如果非要追溯“到此一游”的祖师,大概可以追溯到孙悟空,其在如来佛祖手指上写过“齐天大圣到此一游”,想证明自己到过天边。而现在把“到此一游”刻到埃菲尔铁塔、自由女神像甚至埃及神庙,无非也是一种虚荣的炫耀。而这种炫耀,更多的来自于占有稀缺旅游资源上的优越感。


  由是观之,“到此一游”是一面镜子,不只映照了国民素质,还折射出我们一些稀缺的东西。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大西北网、鑫报联合开设曝光台 转发、专发“到此一游”图片
  • 各国对旅游陋习处罚 最高可判处无期
  • “到此一游”为何满天飞
  • “到此一游”事件值得社会各界反思
  • “到此一游”事件应“到此为止”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